第30章(1 / 2)

不情不愿站起来的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一进公司就一路顺风,分部门以后,依然是最被看好的年轻人之一。

他想了想,回答说:“可如果特点太突出,不反而限制了我们的潜在顾客吗?”

蒋云怎么也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种说法,惊讶的挑起了眉头。

其实这年轻人的说法也是现在的主流想法之一。

国内穷了几十年,这些年情况才终于有所好转,人们的荷包鼓了,市场上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却都还没有及时跟上,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出去,而且获利不菲。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蒋氏服装被蒋临涯折腾了这么多年,还能有盈利。

然而这几年,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市面上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顾客的审美也越来越挑剔,然而很多老牌公司依然没有及时转变思路,还在用老一套的方法看待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世界。

品牌定位?口碑营销?那些是什么?可以吃吗?

许多人依然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够好,就总能在市场上站住脚,产品类别上也是尽量求多求全,巴不得上至八旬老妪,下到三岁顽童,无论是白领,主妇,还是学生,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才好。

求大求全的结果,往往也是死路一条。

除了蒋云,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他们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迎来一波信息狂潮,原本的报刊杂志迅速退出时代舞台,却涌现了更多争夺注意力的媒介,几万几十万种,甚至更多的品牌将用各种手段各种花样,对他们的目标用户进行信息的狂轰乱炸,然而人类的注意力有限,最终大浪淘沙,赢家寥寥。

“我问你,关于碳酸饮料,你第一个想起的是哪些品牌?”蒋云问道。

“可口,百事。”年轻人马上说,过了一会儿,才又说出几个其他品牌。

“那运动品牌呢?印象最深的有哪些?”蒋云又问。

“阿迪耐克……”年轻人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这么多做碳酸饮料的商家,可是你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只有两个,运动商品也一样,其他的品牌,给些时间你当然能想起来,然而,即便只需要几秒钟,他们也已经输了。”蒋云说。

“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产品也不是服务,而是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脑子,“只有让客户记住你,提到一种品类,头一个反应就是你的产品,这才是胜利。”

“你现在明白要怎么调整营销方向了吗?”蒋云问他。

年轻人似懂非懂,又似乎醍醐灌顶,模模糊糊看见了一个新天地。

蒋云终于把人忽悠成功,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这套话全是上辈子听言末说过的,他现在还能想起那天午后,他缩在被窝里头睡得迷迷糊糊,言末正在隔壁房间教训下属,门没有关紧,留下了一条细细的缝,言末低沉的声音从门缝里钻出来,晃晃悠悠的钻进蒋云的耳朵里,就像是跃动的音符,一个一个刻在他的脑子里……

蒋云一怔,又把突然泛起的柔软情绪给按了下去。

再开口的时候,他已经不如先前那么慷慨激昂了,只简单交代品牌营销部尽快做一个专门的网络红牌营销方案,就很快散会了。

刚被狠狠打击过的营销部一帮年轻人,却突然成了蒋云的迷弟迷妹。

“总经理真的好帅!说起话来气势十足,完蛋,明明比我还小几岁,我突然好想抱着他的腿喊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