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道:“不管什么人,只要不在高邮犯事,都与我无关。但若在高邮犯事,纵是天王老子的晦气,我也要找。”
韩若壁笑了笑道:“你的脾气很臭,偏我中意得很。这张水床不便携带,就送与黄捕头,全当教你学习如何享乐了。”
黄芩道:“不是我的东西,我向来不要。”
韩若壁不再罗嗦,无声地行至树边,解下白马,踩蹬上鞍。
黄芩追加了一句,道:“一路顺风,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来高邮。”
韩若壁缓缓驾马而去。
在马上,他一次头也没回,是以,黄芩瞧不见他的表情。
瞧着那骑马离去的背影,黄芩心里似是闪过一丝失落,但又极其短暂,叫人分不清它是不是来过。
待韩若壁走得没了踪影,黄芩又在湖边默然驻立了片刻,不知在想此什么。
而后,他解下腰间的那把匕首,把玩了一会儿,随手一丢,“扑通”一声,落进了樊良湖里。
这时,韩若壁已到了官道上,只见头顶上阳光普照,风淡云清。他松开缰绳,懒洋洋地任由马儿自行缓缓踱步前行,脸上笑意吟吟。
看他此刻得意的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风得意马蹄疾’。
但昨夜,他既没占到便宜,也没打到野食,更无喜事可言,又为何如此得意?
韩若壁会如此得意,只因已打定了一个主意。
他抄着手,在心里轻声道:江湖一旦成知已,明月他年鉴此心。黄捕头,不管你是何人,有多少秘密,都等着瞧好吧。
第一部:良药黄芩,横山若壁(完)
☆、第1回:走马出戈壁风雪阻西关,喋血托书信他乡遇旧识
嘉峪关,夯土而筑,南傍祁连山,北望马鬃山,东毗酒泉盆地,西为浩瀚戈壁,以其居高凭险,巍峨雄浑著称于世,绵延在广袤无垠的旱海大漠之中,总给人一种劲拔苍茫、浩气凛然之感,因此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嘉峪关的城关,设在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亘戈壁沙漠,是大明西北边陲的重要关口,也是针对西域各国的主要门户。
已值腊月,虽是晌午,天空却阴霾暗淡,纷纷而下的如席大雪把整个嘉峪关厚厚的裹了一层。城楼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哨兵一边巡逻,一边不停地打着哆嗦。虽然,他们的战袍、铠甲内已尽可能多地穿了好几层棉衣,但因为外罩着如冰铁甲,还是抵挡不住不断侵入的彻骨严寒。
都说‘瑞雪兆丰年’,岁暮年关就应该下雪,没了雪便没了丰年。可这雪已下了好些天,连地面的积雪都有一尺多厚了,却连丁点儿要停的架势也没有,着实急坏了没奈何被这场风雪堵在关城内,准备出关、入关的过往商旅。这些商旅心急如焚,不时地从客栈内行至城中空地,缩起脖子急急走上一圈,再焦虑地望一望天,然后或唉声叹气,或低声诅咒。当然,除了四处乱走,发发牢骚之外,他们原也做不了什么,毕竟,任是你心中如何抓狂,也晓得天寒人受冻,雪深路难行,人力终有限,无法与老天相抗。
此时,风雪虽大,但并未封关。
关口共有里外四层,分别是内城、外城、罗城和瓮城。罗城至瓮城的城门口,正有一人携着背囊、腰袋,牵着匹驮着马包的青鬃马,向当值的官兵递上通关需用的路引碟文,等待查验。
一名官兵接过,有些诧异道:“真是不要命了,这样的天气也敢出关?”他极少见到无视天气恶劣,大风大雪还硬赶着出关的人,因此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