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论主有元一而并未证明事物何以成一。—992b1812。
假设一切现存事物均具相同要素是荒谬的。993a10章十 各家所论万物原理莫出四因之外,哲学
-- 384
。
283。形而上学
就旨有研究四因。993a1—993a28
卷(a)
二 概论学术研究
章一 学术研究——人智薄弱而真理不易识,然知识之积以渐,虽常人亦各有所贡献。993a29—993b3章二 四因均不能作无尽系列,种类也不能为数无尽。994a1—994b32章三 各种研究与教授须有各别的方法。994b3—995a21
卷(b)
三 哲学的主题|qi-shu-wǎng|
章一 怀疑而后能学问,审辩而后能解惑——列举哲学研究十三类主题。—995a2—996a18章二1。
事物或全备四因或不全备,是否由一门学术统研四因? —996a18—996b252。
研究本体的学术是否亦研究各门学术之通则? —997a143。
哲学是否统研一切本体?——是否另有研究事物属性之学术? —997a25。
哲学若不只研究本体,应否并涉事物之主要属性? —997a34。
有无不可感觉本体(如通式或间体)?
间体何在?有无间体之学?—998a19章三6。
事物之第一原理为科属抑为品种?倘从科属,则以最高科属为第一原理毋
-- 385
形而上学。
383。
宁以最低品种为第一原理? 998a20—99a23章四7。
是否有脱离个体而独立之抽象事物——通式可否与物质分离?99a24—99b248。
第一原理于类为一,抑于数一? 10a49。
一切事物若基本原理相同,何以有可灭坏与不灭坏之别? —101a410。
实是与元一为本体抑为属性?两者若非本体,一切普遍名词均非本体。若为本体,一切事物均将合一而成是。—101b26章五13。
数理对象,如数与图形,是否本体?早期思想家以实物为本体;近代思想家以抽象为本体。101b27—102b12章六14。
应否假定通式之存在? 102b12—103a12。
第一原理为潜在抑为实现? —103a61。
第一原理为普遍性抑为特殊性?如为普遍则非本体,如为个别则不可得知。—103a18
卷()
四 哲学研究之范围:本体与通则r论矛盾律与排中律章一 哲学的实务在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103a19—103a32章二 研究实是即研究本体之原理与原因——哲学研究实是的一切品种。103a3—103b23“实是”
与“元一”
常相联而为事物之云谓。—104a3
-- 386
。
483。形而上学
哲学因本体之类别而分支。—104a9哲学研究“对反”
如“元一与众多”
之诸品种。—104a32哲学研究一切事物之本体及其相应诸属性——辩证家与诡辩派专攻属性。—104b27一切事物出于对成,对成可简化为“是与非”
或“单与众”
两类基本对成。—105a18章三 通则(公理)
为各门学术所通用,哲学须研究通则。105a19—105b6一切原理中最确实的原理:相反(矛盾)
律。—105b34章四 一切事物不可能悉予实证;否定矛盾律,或要求证明,引致无益的困难。105b35—106b12矛盾律可由反面为之作证。—106b28“是”
与“非是”
各有确定的命意——以人为喻,这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107a21第一论证(“两可”
之说使一切属性皆成偶然,一切偶然属性成为无尽系列)。—107b19第二论证(若相反叙述均属真实,万物将归混淆)。 —108a3第三论证(否认矛盾律也须反对排中律)。—108a8第四论证(假如部分的否定矛盾律,这就得承认“除外”
条例)。—108a34第五论证——第六论证(经验显示常人
-- 387
形而上学。
583。
都有些判别能力)。—108b31第七论证(否认矛盾律,万物将无差别)。—109a5章五 否认矛盾律就得承认一切意见悉属真实。109a5—109a23对于矛盾律,从何引起怀疑?人们何由相信感觉现象为真实。—1010a15批驳现象论者(如普罗塔哥拉)
以部分现象来总概宇宙真相,不合论理——我们必须言明世上确有不变实是存在。—1010b1错误在我们的印象,不在感觉。—101a2章六 不可能一切事物悉予证明。101a3—101a17现象为“关系”
语,若求证明一切关系,将追溯无尽已的关系。—101b23章七 排中律的论证——“定义”
为祛除诡辩与折衷论的基础。101b23—1012a24章八“一切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