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的真实性格,以及与明教之间的关系并不为人所知,倒是藉此暗中为明教打探了许多消息。
而原本与之交好的陶孟竹等人,因为成昆刻意断了与陶家的联系,也就逐渐疏远起来,虽然依旧有来往,却再不复少年时的亲厚。
元成宗十一年,阳顶天闭关五年后出关,将《乾坤大挪移》修炼至第五层,并继任明教教主,明教蒸蒸日上,同年明教第三十二代教主衣正风退位云游,不知所踪。
次年,元成宗被刺于宫内,举国服丧,明教教主阳顶天与混元霹雳手成昆却于光明顶成婚,此事轰动江湖,然碍于明教恶名,加上成昆交游广阔,各门派敢怒而不敢言,只能私下里说上几句,没人敢真的惹怒这两个人。
同期陶家庄与成昆断绝往来。
新婚之夜,阳顶天抱着成昆,道:“我毕生有三大愿望……”
已经二十三岁的成昆顿时笑出声来:“怎么你也学那些俗人弄什么三个愿望?”
阳顶天正色道:“我本就是俗人,这三个愿望也是发自心底的。如今已经圆了一个,我心甚慰。”说着将下颌放在成昆肩上蹭了蹭,他甘冒世俗之大不违执意与成昆成婚,并未拘泥于所谓名分,只是想要将这个人牢牢绑在身边,地老天荒,再不分离,而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
他虽未明说,成昆心中却已明了,他静了许久才问道:“剩下两个呢?至今没圆?说来看看,让成某助你一臂之力!”
阳顶天笑笑道:“第二个乃是很早以前就与义父商议好的,待我乾坤大挪移第六层练成,就去波斯总教,迎回圣火令,而后光大教派,将我明教教义宣扬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一点也不难做到。”
成昆明了,上辈子阳顶天临死乾坤大挪移也才练到第四层,这一世或许因为有过活死人墓中的奇遇的缘故,进境极快,如今第五层已成,虽然第六层较之前五层要难得多,以他如今的年纪,想必也不难成功,这个愿望想要实现,也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光大明教——他曾亲眼见过在阳顶天的治理下,明教曾达到怎样鼎盛的程度,这个人肯定能做到他所说的那些事情,这一点只怕他比阳顶天本人还要有信心。
想到这里,便顺口问道:“那么第三个呢?”
只听阳顶天道:“这第三嘛!便是驱除鞑虏,复我汉家江山!”他说着翻了个身,平躺在床上,只是话到此处大有未竟之意,却不见他继续,成昆有些诧异,伸手戳戳他:“这就没了?”
阳顶天哼了一声,伸手扯了成昆的手掌把玩,道:“我这几年里一直在想一件事,前日里虽然成功派人下了毒将那元成铁穆尔宗杀死,但是此举可一而不可再,且佞臣依旧,鞑子的血脉也未断,就算鞑子皇帝死了,对于大事却无助益。这一点我初时想不明白,现在却逐渐通透了。江湖人的这种手段,只能逞匹夫之勇,于事无补。”
这件事成昆也有参与,自然明了,又听阳顶天续道:“我明教自三十代教主起适逢鞑子建国,便始终抱持着复兴的想法。只是历经了石教主、衣教主两代,始终不曾如愿,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并未明教不兴盛,而是从一开始便腹背受敌,别说复兴,便是想要有所作为,也被江湖上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所桎梏。”
“难怪你这些年里一直约束教中人,不得随意与正派人士冲突,允许自卫,不许挑衅。”成昆了然,又道,“但是仅仅如此……”
“肯定是不够的。”阳顶天接过话头:“正道中人与我明教冲突已久,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通,再者,教中兄弟自由散漫惯了,一味拘束他们,只会适得其反。此事并未我一厢情愿就能确定啊!”他说着轻叹一声,想到教中现状,显然很不满意。
这么久远的事情,成昆从不曾想过,阳顶天却是不动声色的想了这么多。成昆虽然喜欢算计谋划,但是这种大局观却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他沉吟片刻,便用力勾住了那人的手指,道:“不管你怎么打算,我都和你站在一处便是!唔,你是打算先化解与正道之间的嫌隙?”
阳顶天道:“谈何容易?双方摩擦已近百年,就算我有意化解,彼此心中也难免会有猜忌。除非……除非有一个人,出身一方却站在另外一方,掌握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又能深得正道中人与我明教之人的信赖——这一点就算是我也做不到。只是想要找到这么一个人谈何容易?若真有,我定会将教主之位让给他,有这样一个人物居中策应,何愁大事不成?”
听他此言,成昆几乎是立刻便想到了张无忌那小子。他基本上符合阳顶天之前所说的所有要求,嗯,这么说来,上辈子他能达到那样的成就,也算是机缘巧合,缺一不可。只是这一世命运已经起了如此大的变化,张无忌就算是出生了,还能走回上辈子那条路吗?
想到这里,成昆悄悄伸手握住了脖子上的佛珠,眼中利光一闪:若定要如此,大不了他便走回上一世的老路,阳顶天肯定是动不得的,但是谢逊……
元仁宗五年,失踪许久的谢逊与成昆邂逅于江湖,其时落魄潦倒,被成昆收入门墙,并投入明教,后封金毛狮王。
元英宗一年,少林以成昆昔年隐瞒与明教关系、蒙骗少林为由奚落明教,阳顶天大怒,出手以一敌三,大败三渡神僧,一时间江湖上风头无两。第二年,年仅二十一的杨逍出道,与孤鸿子约战,其行事狂妄肆意,兼之口舌伶俐,竟生生将孤鸿子气死,后灭绝师太继任峨嵋掌门。
杨逍自小在光明顶上长大,虽然当年阳成二人答允了杨夫人隐瞒其身世,但杨逍生就一副倔强脾气,到底还是查出了自己的身世。
这件事的契机,乃是因为杨义时隔多年再度来了光明顶,恰好与他撞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