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2 / 2)

中山国首次开创了择优录取的制度,不仅吸引了外来人才,本国的未长成的人才的父母也对此喜闻乐见。

在不少家长心里如今存在一个等式——即想要做官,就得通过考试,想要通过考试,就得先入大学。

而大学如今是需要考进去的,就算考进去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分班教育。

没有个几年的基础教育,想要考入大学绝不容易,竞争者太多。而偏偏如今中山国尚未建立起公立基础教育设施,这其中就有个空缺在。

所以这无形中就给了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一个压力——教育。

在西汉没有学堂,私塾也很少,男子又需要工作,按照西汉官僚结构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的节奏,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回家。

就算回家了也不过休息一二天,要在这一二天内教导孩子显然是不够的,是以家里小孩们的启蒙教育都得由母亲来完成。

在一个家庭中,孩子能否成才,母亲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女性们来说,只要他们想要将孩子们培育成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或者能够想办法为孩子找到可以为他们做启蒙教育之人。

这一点,陈娇的学堂恰恰可以满足。

陈娇闻言沉默了,兄长给出的建议和她的目的是相悖的。

她其实想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同龄人,未来甚至可能将这些女子带去京城以来证明女子不亚于男子。

但现在……想也知道,按照这样的进度定然是来不及了。

若干年前,她和刘彻立下了一个赌局,但在三年后,这个赌局绝对没办法实现,就算她想要继续,她的母亲也不会同意。

刘彻已经是太子,是储君,是大汉未来的颜面。如果她赢了,丢脸的不光光是刘彻一人。

可是她不甘心。

她怎么可能甘心?

大哥二哥均不如她有才,但是就因为他们是男子,便享有先天的优势。

她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但她本身的意义却要靠她嫁出去之后才能实现。

在母亲心里,重要的不是陈娇本身,而是女儿的身份,任何一个带着堂邑侯和长公主血脉的女子都一样。

陈娇曾经意外听到了馆陶公主和陈午的一番谈话,虽然父亲对母亲想要去博这一场富贵并不同意,但是他们的家里面,母亲一直更为强势。

更何况若她真能成为大汉储妃,于她的兄弟也有不少好处。最后父亲亦是默许了这件事,没有人来问问她是否愿意。

陈娇不愿意,所以她挂着刁蛮任性的皮去试图破坏这一切。

哪知母亲想要将她嫁给表兄刘荣被她破坏不成,居然想要将她嫁给比她还要小上三岁的刘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