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1 / 2)

七颗舍利 ranana 5064 字 11天前

年轻人停了车,往前一指。怜江月跟着往前一看,就见一个没招牌的小店门口站着两个戴鸭舌帽的青年男人,一人手里拿着一碗酱油色的东西,两人说几句话,哧溜喝上一口碗里的东西。

风煦微一拍他:“走吧, 别看了,馋虫都掉出来了,丢人。”

他们就去了那小店吃早点去。

店里人不多,但食客们各个都吃得热火朝天,这还没入夏,就已经有人穿着背心短裤出门了,仍是吃得还满头大汗。原来这间小店卖的是热乎的炒肝和卤煮,怜江月要了一碗炒肝,二两肉包子,风煦微也要了一碗炒肝,加一个烧饼。拿了票,领了餐,两人找了张角落的空桌,面对面坐下。

炒肝勾着油亮的芡,猪肝嫩爽,猪肠肥香,包子皮薄馅儿多,一碗炒肝喝完了,风煦微拿烧饼抹碗底,怜江月就拿包子抹碗底。风煦微说:“北京必到景点你去了,必吃小吃你也吃了,还想干点什么?”

怜江月想了想,说:“我想坐地铁。”

风煦微哑然失笑:“你是想把怜吾憎干过的事情都干一遍是吧?”

“是,也不是,反正我来这几天还没坐过地铁,酒店的位置太好了,景点出门靠走就到了。”

风煦微也不常坐地铁,拿手机查了查,道:“倒是可以坐一站,坐到王府井,一站够你体验的吗?”

怜江月问他:“你也一起?不会给你添什么麻烦吧,地铁上人这么多。”

他左右看了看,早点店里大家都专注地吃碗里的东西,人少,他们坐得又是角落的位置,不怎么打眼。

风煦微说:“早高峰的地铁,补眠,打游戏都来不及,谁还顾得上注意别人啊。”

他又说:“我还要去拿车,再晚些车估计就要被拖走了,就不继续给你当地陪了。”他问道,“你今天就去泯市?”

怜江月点了点头:“有些事情,想到就想立即去做。”

风煦微笑了笑。两人吃饱喝足,就去了附近的地铁站。

确实是早高峰了,怜江月上了地铁就不敢动了,密密麻麻都是人,就坐一站,他生怕错过了下站的机会。风煦微想往里挪一挪,可也挪不动,他往车厢里看了一眼,微微低下了头。怜江月就伸出右手抓住边上的把手,他的手臂恰好挡住了风煦微的脸。他看了看周围,确实有不少坐着的人在睡觉,在打手机游戏,还有站着睡觉,站着看书,站着跟着视频学英文的。所有人都在自己所拥有的方寸之地尽可能舒适地忙着自己的事。

怜江月突然想到,他和风煦微在夜店里靠得都没这么近过。他就笑了出来。风煦微看到他笑了,也摇了摇头,笑了出来。

地铁轻轻摇晃,每个人也都跟着地铁轻轻摇摆着身体。

怜江月的脸靠在风煦微的耳边,他又觉得他只能闻到风煦微身上的气味,只能听到他的呼吸、心跳,只能感受到他的存在了。他想到小时候,风煦微来山里小住,他们在雁荡山里寻找大山雀,周围都是树,他们一声一声学着雀鸟的鸣叫声,他们走啊走,找啊找,周围又好像一棵树都没有,只有一道道光,他们就牵着手在那些光里穿梭,走得很不稳,身体也有些摇晃。他后来经常会梦到这个场景。

这是他从少年时就反反复复,频频梦见的一个梦。

怜江月小心地握住了风煦微的手。

这时,地铁到站了,怜江月被人潮挤了下去,他匆忙和风煦微做了个打电话的动作,挥了挥手。风煦微站在车厢里,朝他点了点头,也挥了挥手。地铁开走了,怜江月原地转了一圈,地铁站看上去是那么新,他跑去了楼上,找了个工作人员就问:“您好,请问八七年的时候有这一站了吗?”

年轻的工作人员莫名其妙地摇了摇头。怜江月就走去一边,上网搜了搜,也搜不到,他也就回去了饭店。

他先去找饭店前台问了问,这一整晚都没人来找过他。回到房间一看,他留下的字条还在原位,也没有人给他留下只言片语。窗户还开着,窗台上没有任何有人进出过的痕迹。

怜江月就收拾了东西,退了房,去了机场,买了张往泯市去的机票。

第24章 (1)

怜江月对泯市实在陌生,别说去过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候机的时候他先上网搜了搜怜吾憎当时给他的上官玉盏的地址,新民大道36号友爱小区5栋501室。地图上显示,这地方现在是个街心公园,离市中心的步行街很近。公园是十年前才建成的,至于它的前身 友爱小区,以前是地质勘察局的职工楼。网上能找到的信息也就这么多了。而搜索“上官玉盏”,搜索引擎给出的信息只有一条:您是要搜索玉盏吗?

怜江月点开这条关联搜索链接,得到的只有一条注释:玉盏,酒的别称。

他就在网上临时找了个离公园很近的小宾馆,就在新民大道上,价钱合适。他先预约了一个星期。

之后,他查了查银行存款,还颇有余裕,足够很长一段日子的花销了。

怜江月在卞家学徒这么多年,还是学徒的身份时,食宿都在师父家,身上穿的,平日里用的也都由师父师娘包办,成年之后,正式挂名出师,开始上手做一些订单,卞如钩都会支付他报酬。而他成日守在山里,平日里就爱爬爬山,和花鸟虫草为伴,没什么花销很大的兴趣爱好,他收到的报酬里的很大一部分,他都会补贴给卞如钩,作为自己的食宿费,其余便存下来。到了去杭州上大学的时候,他的存款已经足够支付自己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可老师父偏不让,说大学是他非要让怜江月去读的,学费生活费自然由他负责。怜江月拗不过老师父,只得听从。不过,老师父给的生活费,他也全都存了起来,他实在是用不上 他吃饭就是去食堂,业余时间不是和卞如钩泡在实验室,就是去图书馆,同学之间的聚餐出游,什么看电影,什么庆祝某某的生日,什么唱k,打球,他都没兴趣,拒绝了一两回之后,也就没人来邀请他了。遇到周末,卞如钩会喊上他一块儿去外头找一家饭馆喝上几口酒,他才会去学校外面走一走。

毕业那年,怜江月跟着师父回到了山上,过春节时,他把那些年师父给的生活费,外加那四年的学费,包成了个大红包给了卞如钩。卞如钩收到这么个红包,是又开心又生气,直和怜江月说:“我们师徒这么多年,你还和师父分这么清楚?”

怜江月着急解释:“这些钱就当我预先给师父的,往后我在您这里住的几十年的食宿费吧。”

卞如钩哈哈一笑,道:“那等这笔钱用完了,你就下山,自己立业去吧。”

怜江月更着急了,忙说:“那我就再缴。”他言之凿凿,“我不会下山的,除非师父赶我走,那我不得不走。”

怜江月从没想过有一天他真的会离开了卞家,他也从没想过,他这一走就再不想回去了,这一走,再想起卞如钩,卞家的民宅大院,工房火炉,他只觉得头昏脑胀,反胃恶心。他便在飞机上睡了一觉,下飞机时,人舒服了些,找了辆出租车往旅馆去。

这泯市说大不大,从机场到市区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说小,却也不算小,全市共有六个区,最大的密摩区,距市中心最远,从前是边关要塞,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怜江月坐在车上听司机介绍了一路,泯市自汉朝起就是交通枢纽,如今更是三省通衢之处,光是火车站就有四个,西边是茫茫大漠,市内却是水色怡人,四条主流水系衍生出二十多条宽窄河流在市内流淌,更有湖泊数片,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近年来沙漠旅游兴起,露天观星,古城探秘等户外活动很受年轻游客的欢迎。三年前,这座西北城市被评选为“全国最宜居城市”第五名,算是在全国人民中间打响了名头,房价由此居高不下。山。与三タ。

司机一边侃侃而谈一边从后视镜里打量坐在后座的怜江月,问道:“小伙子,你也是来旅游的?背包游?”

怜江月道:“算是吧,”他问了句:“泯市的酒是不是很出名?”

司机一拍方向盘,旅游概览似的说辞又是个没完:“那可不是!说起泯市的酒,那最有名的要属始创于唐朝的夜光酒了,葡萄美酒夜光杯啊,你以为这句诗夸的是杯子,是月光?那你就错了,这说的是这杯子里装的酒,你一喝,那滋味,在边关沙漠,枯燥乏味,没有夜生活的年代你都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整个夜晚都是容光焕发啊。

“小伙子,你以为葡萄酒就是老外的专利?我一看你就知道你是个懂得生活品质的人,平时喜欢喝两杯?喜欢品品酒?”

怜江月笑着点了点头:“品酒说不上,也就没事喝几杯吧。”

那司机就从兜里摸出了一张纸片,往后塞,道:“我这里有张葡萄酒交流大会的入场券,免费送你,有空瞅瞅去?就在步行街上,不哄你,真果的,真真的,你可以上网搜搜,这个交流大会三年才办一次,不光国内的酒商挤破了脑袋要一个参展的位置,国外也好多人来呢,全是高鼻子老外,要不你说这个泯市飞机场怎么叫国际机场?就是因为有国际航班,要接待国际友人啊,我前几天才接了一帮子法国人,他们说起话里那喉咙里像卡了痰,我看法国的红酒也不怎么样,烧喉咙!容易起痰!”

怜江月就看着那张券,没伸手拿,司机一皱眉,有些埋怨地又说了:“你拿着嘛!我给你送到宾馆,你看这大白天的,你报了什么一日团了吗?你有什么活动安排吗?没有吧?我就带你过去,不瞒你说,这展会是我外甥办的,他就是泯市葡萄酒贸易协会的总经理,娃娃够攒劲,我这个当舅舅的有面,”司机比了个大拇指,“不然我一个开出租车的哪去拿到这么高级的展会的门票?我是没时间去,我得养家糊口啊。你看啊,到了宾馆,你先去登记,我等你,然后我给你送到展会门口,不打表,我就收你个十块钱,你看怎么样?”

司机又把入场券往后塞了塞,怜江月不太好意思了,拿了那张入场券看了看。券上印着中英双语,还有微信公众号可以扫,展会地址在步行街上的酒文化大厦。

他就搜了下这个展会,还确实有这么个展会,网上多是好评,好些人说免费派的酒不错,还有调酒表演,魔术表演,模特走秀可以看,有的是自己去的,有的是旅游团带去的,不强制消费。内场照片也是拍得有模有样,确实有不少外国脸孔。

司机又看了看他,说:“真不是骗你,要是骗人的活动,早就被人曝光了,你说是不是?”

怜江月倒不关心这展会的真假,想到司机和泯市的酒文化有些联系,他就问道:“上官玉盏这个人您听说过吗?可能不是卖酒的就是酿酒的。”

司机摇了摇头:“你朋友?”

“我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