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一片黑白色中,演绎达生的演员变成了那一抹唯一的亮色,只有他是彩色的。
深浅蓝色格子相见的衬衣,牛仔裤,黑色的发,白皙稚嫩的面容,站在金色的阳光下,仰望着由石膏柱子撑起的艺术大学的校门口,面容虔诚而又真挚,一如这些年来抱着一腔对于艺术热忱进入艺术大学深造的芊芊学子。
达生记忆里的自己猛然回头,电影里的假扮苏枚的杀生刚刚抬起视线与之相碰,对视一笑。彼时他们不过都是唇红齿白的少年,一个温柔了岁月,一个惊艳了时光。
杀生的旁白很是时候的响起:“我走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各样的美景,品过多种的美食,与形形色色的人交谈、相识,暮然回首时,却发现只有那么一个人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永恒不退的色彩,和刻骨铭心的眷恋。”
记忆深入,电影继续。
在新建的新生宿舍里,达生再次巧遇了苏枚,两人都低着头一手拿着行李,一手拿着钥匙正准备打开宿舍的门,然后他们一起抬头,惊愕的发现他们竟然是一个宿舍的。
“你好,同学。”达生笑着说,“真巧,不是吗?”
苏枚点点头:“是啊,好巧。”
宿舍是六人间的上下铺,有自带的卫生间,因为达生和苏枚来的较早,还没有其他人,然后他们默契的分别选择了靠窗的一张上下铺的位置。
相视一笑,好像交到一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就是这么简单。
“美术学院,绘画系,38级国画1班,庚子肆。”
“人文学院,当代艺术管理与艺术鉴赏,也是38级不过我们系只有一个班,苏枚。”
整场电影里,除了达生以外的地方全部都是黑白色的,只有达生是彩色的,也只有被他接触过的地方才会变成彩色,他离去那些地方的色彩就会逐渐暗淡直至恢复成黑白。用这种色彩来充分说明了这是一场回忆,而在这场回忆里又突出了谁。
记忆里的达生和电影里的苏枚坐在午后的草坪上,苏枚也变成了拥有色彩的人。
达生给苏枚编造着他的故事:“叫戈薇的女孩就这样通过东山寺上的那口古井穿越到了好几百年前的世界,那是个妖怪与人类并存的时代,战乱使得国家分裂,不同的种族使得人类团结……”
“穿越什么的太异想天开了吧?”苏枚皱眉。
“怎么异想天开了?我就相信着穿越的存在。这个世界其实是由很多个位面组成的,我们的文学艺术其实都是衍生自其他位面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是我们并不知道,还以为那是自己的灵感乍现。告诉你,说不定我们也是别的位面人笔下的人物呢。”达生十分的笃定答道。
“根本不可能!”现实派的苏枚最后以这句话作为了结尾。
这段对话在达生的记忆里是没有的,不过,不得不说,达生很喜欢这段对话。
电影里,达生和苏枚的课程其实鲜少有交集,但他们却总是出入在一起,甚至苏枚被戏称为只为21个人的国画1班的第22位同学,最夸张的是在毕业的时候苏枚真的得到了双学位证书。
其实除了开头的基调有些沉重和压抑以外,那部电影还是走的欢脱风格的,就像达生说的,他不适合悲伤。达生和苏枚的活动也多以抬杠斗嘴为主,嬉笑怒骂,大学生的生活被演绎的活灵活现,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乌龙让人捧腹,达生老师不再是那个被神话了当代最伟大的漫画艺术家,而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男孩,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达生对苏枚说,只要我还是微笑的,我就是无坚不摧的,如果实在是无法笑出来,我会这样……
电影里的达生用两只手指撑起了自己的唇角,露出了一个略微滑稽而又可爱的笑容。
电影的最后,戛然而止在达生和苏枚领毕业证的那一天,达生意气风发,他和苏枚被拥挤在人群中一起拍摄毕业照,苏枚和达生耳语,达生问苏枚的打算,苏枚说会直接接手出版社,达生说他会成为世界上最棒的漫画艺术家。
最后一个画面定格在那张黑白的毕业照里,所有人都是黑白,唯有笑的一脸意气风发的达生依旧是彩色而又鲜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