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孟则知则并不拘泥这些:“如果你实在是不甘心,留待以后慢慢研究就是了,当务之急是先完成这个项目。”

他想了想:“不如选用对数生长期的7721细胞,等细胞融合度达到百分七十的时候,转入干扰rna……”

祝正卿细细琢磨着孟则知的话,眼睛越来越亮,“到时候,只要用荧光显微镜一扫,就能准确的观察到各组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此来判断质粒转染程度。”

他总结道:“步骤虽然繁琐了很多,但更换载体之后,实验结果显然更加直观。”

祝正卿弯着唇角,越想越欢喜,不止是为横亘在自己面前的难题终于有了解决办法,更是为孟则知的博学多才。

他从不怀疑孟则知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生物学造诣,因为在哈佛,在美洲,最不缺的就是“离经叛道”的学者,比如探索天体运动规律的投入了化学的怀抱,研究历史的拿到了大卫威尔兹经济学奖……

他想着,这样的孟则知怎么可能会去强占学生的研究成果呢?

难道是徐业华他们合起伙来骗他?

那更不可能了,先不说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利益冲突,最主要的是,这种一戳就破的谎言,他们是得有多蠢,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祝正卿若有所思。

孟则知对此一无所知,他低喃着,一遍又一遍:“更换载体,更换载体……”

冥冥之中,他的心跳开始加速。

就在某一刻,电石火光之间,横亘在他脑子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壁垒碎了一地。

率先回过神来的是祝正卿,“孟教授,实在是太感谢你了,等哪天有空了,我请你吃饭。”

孟则知低笑,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哪里,该是我感谢祝教授才对,你可能不知道你帮了我多大的忙——”

回到办公桌上的孟则知文思如泉涌,他打开抽屉,拿出厚厚的一沓草稿纸,挑出一小半来直接扔进了垃圾桶,这才迫不及待的拿起笔,接着前面的内容,演算起来。

接到孟大姐电话的时候,孟则知正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一步验证。

“已知:r(n)≤《7.8n{(p-1)/(p-2)}n{1-1/{(p-1)^2}}{n/(lnn)^2}……(36)”

“老四,如果我要离婚的话,何振理肯定不会愿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就怕他闹出点什么事情来……”

“由于n/(lnn)^2=(1/4){(√n)/ln(√n)}^2~(1/4){π(√n)}^2……”

“所以我想好了,我要留在何家……我给老何家当牛做马二十几年,现在也该轮到他们来伺候我了。”

“综上,即可证明猜想成立。”

沙沙声嘎然而止,孟则知放下手中的笔,缓声说道:“好。”

第11章

其实也不难理解孟大姐的心情。

年纪大了,没那么大的勇气离婚重新开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概也是不想太拖累孟则知——何振理不中用了,两个儿子都还没娶上媳妇,家里也没攒下几个钱,这样的情况下,何家人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孟家这座宝山。

正如同孟大姐说过的那样,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何家真要纠缠起来,孟家还真就不一定招架得住。

说白了,孟大姐是想息事宁人。

个人各有个人的缘法,对此,孟则知不做评价。

至于孟大姐以后能不能立得起来,孟则知早有打算,等他手里有余钱了,就在前身老家县城里买上一幢从地到天的房子,价格也不会太贵,三百万顶天了。到时候一家分上一层,一来孟母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二来有孟二姐和孟三哥看着,孟大姐就是性子再软,何家人想住得安稳,就只能缩着脖子过日子。

力所能及的事情,孟则知不介意帮忙。

看着桌子上厚厚的一沓草稿纸,孟则知伸手揉了揉太阳穴,而后重重的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哥德巴赫猜想一出,他的任务到此就算是完成了一半了。

他抬头看了看电脑右下角。

原来这才十一月份。

从他进实验室到现在,不多不少正好过去了两个月。

研究进展比他预计中的快了一半不止。

孟则知想了想,在草稿纸里翻了翻,抽出一张纸来,纸上除了变分法三个字被画上了一个圆圈之外,下面还列着筛法、圆法、密率法等字样。

左手食指轻敲着桌面,孟则知琢磨着,要不要再——玩票大的!

正想着,一杯咖啡放在了他右手边。

孟则知转头一看,可不正是祝正卿,他放下手中的稿纸,笑着说道:“谢了!”

然后他拿起纸杯,吹去上方的水汽,喝了一口,温热的咖啡划过喉管,顿觉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对了,你的实验做的怎么样了?”

祝正卿抱着咖啡,两眼微弯:“实验已经做的差不多了,论文写了个开头,下一个项目正在筹备中。”

“这么快!”孟则知惊讶道。

“已经算慢的了。”祝正卿无奈说道。

言外之意,就是项目组的人拖了他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