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2)

木乃伊归来 沙缇 2579 字 8天前

经济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当埃及一年比一年强盛与富庶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引来其他国家的窥视——就算是不能从中挖一块肉,哪怕是喝一口汤也不错啊。

秉承着这样的想法,公元前1319年,埃及出兵以色列,在同年打败以色列军队,并让以色列国王签下臣服于埃及的条约,以色列国土纳入埃及的版图。

公元前1317年,赫梯与埃及发生海上边界的摩擦,与此同时,曾经逃散的“海上民族”的散兵趁机浑水摸鱼,将战势进一步扩大。

同年,亚述王与埃及缔结友好联盟,同时亚述出兵协助埃及。

公元前1315年,将残存的,已经沦为海盗性质的散兵全部清剿,埃及与赫梯再次签署领土协议。两国用条约巩固军事征服成果——赫梯承诺在原有的领土上割让出赫梯原在叙利亚的领导权,并将地中海东部归为埃及所有。

不知不觉间,自十四岁一来从未有过失败的战绩的荷伦希布被埃及人民神话成了“战神”——咳,当然总所周知,他们的陛下和战神最是相亲相爱了。

同年十月,叙利亚再次全部纳入埃及的版图,埃及的领土再一次扩大。

自从埃及领土的不断扩大,很早就从简单的自然经济过度到了更复杂更进步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的埃及,也早已经从一个主农的自产自足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著名的贸易中转国家和一个著名的加工业国家。

而埃及的统一甚至使海外的贸易也从一种可能变成一种众人熟知的贸易方式——埃及人已能造出巨大的运输船,不仅用于军事,也用于军事远征和贸易交往。

公元前1315年,埃及完善了在红海和尼罗河之间的图密拉特干河开凿的运河。不仅提供了埃及人所需要的蓬特香料贸易,同时担负着与红海沿岸贸易以及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之间贸易的重任。

也正是这条运河的存在,使亚历山大城成为当时的印度与西方的十字路口而蓬勃发展起来——使得埃及的“地方特产”譬如西三角洲居民的动物毛皮,瓦迪那特仑绿洲的盐碱,阿斯旺的石料,三角洲的纸草等等可以远销国外。

除了民间的零星贸易外,埃及的官方贸易虽然一直保持,但是性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随着埃及新王国的统一和埃及霸权的形成,以及埃及附属国的增多,这一项“简单”的“礼物交换”也演变成了国家商人再分配的任务。国际贸易被完全由国家垄断,除了一些贸易以外和不少无条件的进贡外,埃及也同那些国家协调,利用充足而富裕的货物交换对方的通商口岸的开通。

当然,作为尤蒙西斯的宰相给出的理由是更加方便双方的贸易——对于埃及让人眼花缭乱的货物商品以及不可否认的实用价值,那些国家在权衡利弊一番……甚至有些根本没有多想,就开通了各种贸易通商口岸。

或许他们更害怕是埃及人用铁蹄踏开海岸。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加工业兴旺起来,埃及还诞生了武器业这一新的经济行业——当然,铁的冶炼方法是无论如何不能流传出去的。

于是埃及的武器业,主要就是战车和弓箭——以打猎而繁衍起来的埃及人的弓箭如何好自然是不用说的。

埃及的战车虽然木材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但是制成的战车——尤其是改良后的战车——却是异常有效,几乎可以把进口木材的差价完全补上不说,还有大笔的盈余。

原因很简单,埃及人的战车偏向灵活性,而不是赫梯人依靠拘泥的冲击力。埃及人的双马战车扭力十足,能在战争中灵活的发挥自己的速度优势,从而获得一种打击优势。

正因为埃及战车的这种优越性,以及其特殊的美观性,不但巴勒斯坦黎巴嫩地区的小国将之作为主要战斗力。甚至连战车的发明地美索不达米亚的国家都会向埃及购买战车以增加国王的威武。

……

从九岁登基,到现在十几二十多年的上位生涯,再加上上一世获得的经验教训,已经足够让图坦卡蒙从一个天真懵懂的稚子成长为以为狠辣冷酷的君王。

埃及真正表面上和私底下的同意是在安克姗娜门与伊莫顿在神明与埃及人民(其中有大量他们的信徒)的祝福下成婚的时候。她交出了下埃及的统治权——虽然这么多年来,她也并没有插手多少政治,下埃及的实际权力就在图坦卡蒙手里握着。

而伊莫顿和安克姗娜门也在他们拥有了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脱离了神职人员的身份——虽然这并不容易,不过在图坦卡蒙的帮助下,倒没有多少人反对。就算是有,也早就被“战狮”悄悄的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