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江州府控制住疫情,晋宣的功劳最大,不仅得到了张知府的赞赏,还获得了城中诸位大夫的尊敬。只不过在晋宣心里,这些功劳都是师父的,他不敢妄自居功,可就是这种谦虚的态度更加让人心生敬佩。

在这种情况下,晋宣自请去靖州府抗灾,不单单张知府愉快地大手一挥,拨了二十名府兵跟随保护,还有其他一些大夫也争相跟随。为医者,他们追求的不只是医术大道,生于俗世,名声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此次加入化解疫情的队伍中,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谁都不想失去这个机会。

当然,全城的大夫都跟去根本不现实,晋宣便从中挑选了两名老大夫和四名年轻的大夫。一来,老大夫经验丰富,能镇得住场子,二来,年轻的大夫可以去增长见识,于学医一途上大有裨益。

不比江州府的热闹,他们的队伍还没到靖州府城中,就感觉到了一种荒凉和萧条。路上时常能看到病死的尸体,靖州府官早已自顾不暇,这些尸体便没人处理,可若长此以往下去,对瘟疫的传播百害而无一利。

晋宣看在眼里,忧在心里,可惜他只是个大夫,没法去管这些事,希望到城中控制局面之后,靖州官员能听他一句。

靖州府中,因镇北侯世子染上疫病,大部分御医都围在他身边奋力救治,但能做到的只有延缓病情,无法彻底将鼠疫祛除。靖州知府眼瞅着那些御医研究不出来方子,而城里染病死去的百姓越来越多,他敢怒不敢言,毕竟世子身份尊贵,姑姑是宫里的贵妃娘娘,这些御医当然要紧着他的性命。

可是全城的百姓该如何?本以为圣上派遣御医过来,靖州就有希望了,可谁知,这些御医屁点本事儿都没有!

“大人,城外有人求见,说是江州知府派遣过来的大夫,能解城中险境。”一名城门守兵兴冲冲跑过来,迅速禀报道,他的眼睛里充满了希冀。

因爆发瘟疫,靖州府全程禁严,消息也不灵通,还不知道江州府已经解决了鼠疫,如今过来救援他们。靖州知府叹口气,虽不抱有希望,但还是让人将晋宣一行人请入城中,安排歇脚之处。

只是,守兵回去没多久就又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群人,被围在中间的是背着药箱的七位大夫,身边是二十位人高马大的江州府兵。

“怎么回事?”知府看了一眼守兵,不是让你带他们去歇脚吗?怎么带过来了?

守兵也不知如何回答,晋宣上前一步,温和道:“大人,草民与诸位大夫是奉张知府之命,前来略尽绵力。大人有所不知,靖州的疫情早已传入江州,江州也险些步靖州后尘,不过在知府大人的指挥下,草民与众位大夫同心协力,终于制出了消灭鼠疫的良方,如今江州已恢复昨昔盛况,只是知府大人心系靖州百姓,特地命我等前来救治。”

他话说得淡然,可传到靖州知府及众位官员耳中,无异于振聋发聩!他们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靖州有救了!

经历了这么多天的绝望,靖州知府喜极之下,居然当着所有人的面呜呜哭了起来。他长得五大三粗,须发茂盛,此时一哭,竟像个孩子般。其他官员见他哭了,深受感染,也随他一起哭了起来。

靖州官员在大庭广众痛哭失声,本会堕了朝廷威严,遭人唾骂耻笑,但此情此景,没人会这么想,连跟在晋宣身后的年轻大夫们都忍不住鼻子发酸,眼眶通红。

城中还存活的百姓听闻动静,俱围拢而来,听说江州府来的大夫找到治病的法子,来救他们的命,他们全都涕泪四流,纷纷跪地磕头行礼。

“大人,为今之计,先召集能用之人,对病患和其他百姓分开管理,还有各家医馆的大夫,全都召来配制药汤,草民与诸位大夫会将方法仔细告知,无需多久,便能保全靖州百姓。”

“快!快!吩咐下去!”靖州知府勉强止了哭声,声嘶力竭传令下去。

官府动员效率极高,在晋宣等大夫的带领下,各医馆纷纷忙碌起来,所有能用得上的人手都飞奔起来,生怕误了诊治时间,有更多人痛苦死去。

靖州府本是个萧条绝望之地,可晋宣等人一来,仿佛加了烈火的水,顿时沸腾嘈杂起来,人人脸上都布满希望。

住在知府宅子里的卫清晗等人,还沉浸在崔致越发严重的病情中,直到府中喧闹起来,有仆从过来禀告,他们才知外头的天已然变了。

“既然有法子,那还不快让大夫过来替世子诊治!”卫清晗此时也顾不上什么风度,皱着眉吩咐下去。

崔致不能死,至少,不能死在靖州府。他知道崔致此次过来仅仅是为了陪他,倘若出了事,侯府一定会迁怒于自己。

仆从跑出去叫人,可没过一会儿又跑回来,断断续续回道:“公子,知府大人说了,现在人手根本挪不开,崔世子既然是病患,就直接抬去医馆救治,那里有很多病人等着治疗,大夫根本忙不过来。”

卫清晗深吸一口气,为什么所有事情都跟他预感的不一样?怎么突然就有人破解了鼠疫?他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对依旧围在崔致身边的御医说道:“你们都没听到吗?医馆人手不够,你们还不去帮忙?”

御医一听,顿时明白过来,去帮忙就意味着他们也能得知治疗鼠疫的方子,于是抬起崔致就往医馆赶去。

卫清晗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压下心中的不甘,跟上他们。

江州府褚宅。

棋盘上的白子被黑子团团围住,无法脱困,谢厌不禁自嘲一笑,放下手中白子,坦然道:“我输了。”

下棋输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反正他的围棋技艺素来不及小久。

褚九璋亲自收拾棋盘,修长的手指一下一下捡着棋子,节奏感十足,仿佛踩着节拍的舞者,仅一个旋转就令人心旷神怡。

“你派去保护晋宣的人靠不靠谱?”谢厌说着,就要伸手去拿糕点。

褚九璋迅速挡了他的手,用闲置的银箸夹了一块,递到他唇边,“手碰了棋子,不净。对付卫清晗等人,足矣。”

看他如此一本正经地认真“说教”,谢厌忍不住笑起来,毫不犹豫一口吞下甜腻腻的糕点,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眸弯成月牙,多了几分可爱,少了几分老成。

只是这么看着,褚九璋的心情都愉悦得不得了。

隐在暗处的应十四娘不断腹诽:下次还是让应一来吧,她宁愿出去奔波,也不要再在内院看主子沦落了!

第16章 杏林圣手15

江州府抗疫有功,皇帝龙颜大悦,在早朝时特意对张知府大加赞赏,对江州府的大夫们也进行了褒奖,赏赐无数。

靖州疫情稳定下来,镇北侯府上下着实松了一口气,老夫人不晕了,镇北侯也不黑着脸了,正打算迎接崔致回府呢。

崔远单手驾马,一路疾驰赶往靖州,刚入城中,直奔知府。

一路走来,他将靖州府的情形与几日前收到的情报对比,发现因为晋宣等人的救援,这里如今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知府现在心下大定,干什么都有使不完的劲儿,成天对着晋宣他们咧嘴大笑,但因相貌粗莽,看起来颇为瘆人。听人禀报侯府次子拜访,他转了转眼珠子,起身行至府外,就见一年轻儿郎站在门外,英俊爽利。

见到知府,崔远行了一礼,“镇北侯次子崔远见过大人。”他是白身,知府乃朝廷要员,自然要恭敬行礼。

想起崔致刚来靖州的时候,职位比自己低得多,却傲慢得不行,这两厢一比较,知府对崔远的印象就相当好了,连忙笑着问:“你是来看你兄长的吧?他在医馆接受诊治,正好本官也要去瞧瞧,你跟我一起罢。”

与崔远一开始想象的不同,他本以为晋宣会因为神医之死,恨极崔致和卫清晗,定不会有好脸色。但走进医馆一看,发现晋宣居然神色如常,对崔致和其他病患一视同仁,丝毫不见芥蒂,心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医者仁心?还是说是自己太过心胸狭隘?

医馆里井然有序,每人各司其职。此时疫情不再扩散,患者也渐渐好转,所有人脸上都挂着希望的笑容。

崔远见之,不禁心生触动,还有什么能比活着更为重要?这些百姓病了,有人伸出援手医治,然而谢萦和那位老神医一生救治了无数人,到最后却因掌权者的斗争而无辜惨死!这两杀,不仅仅只是两条命,而是无数可能会被拯救的命!

倘若今后龙椅上的掌权者是如此的狭隘,只为了一己之私去残害无辜百姓,那天下百姓还会有好日子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