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杜来略微皱着眉,问:“可如果把运骸女葬在这里,那老书生是怎么回事?两个纸人又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

“只要能出现,答案是什么无所谓啊~”傅妙雪左看右看,叹了口气,“不过你说的对,要把运骸女引过来,必须找出一件特别点的东西……这些镯子、发簪、荷包香囊,都太普通了。”

他们只能将自己怀疑的东西全拣到怀里。

不敢再耽误时间,担心白幼薇和沈墨察觉,也担心那老书生突然出现。

离开时,傅妙雪忍不住回头又望了一眼。

只这一眼,让她停住了脚步。

“那个好像……”

她犹疑,眼睛盯着堂屋正中间的长案上,那里摆着老书生供奉的父母牌位。

“怎么了?”杜来问她。

“稍微……等我一下。”傅妙雪把怀里的东西全放下,一步一步,慢慢走向那对牌位。

其实昨晚,她就有些在意,只是心里害怕纸人,所以没敢多看。

而现在……

傅妙雪伸手,轻轻挪开那对牌位。

只见牌位后面,还有一个小些的牌位。

傅妙雪拿起来,有些难以置信,更多的是惊喜,“找到了……运骸女的灵牌!”

她转身将牌位举给杜来看,欣喜不已!

“这个就是信物!杜来,我们能通关了!”

第541章 一群老太婆

白幼薇和沈墨对宅子里发生的事浑然不知,他们来到村子里,发现昨晚出事的那户人家,也办起了丧事。

屋子里里外外挂上白灯笼,吊唁的人进进出出,一如之前的里正家。

如果按照每晚死一人的频率继续下去,这村子迟早家家户户都得办丧事。

沈墨依照名簿,找到和李氏一样无名无姓的女人们。

男人们去吊唁,女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晒豆子、洗衣裳、看孙子。

她们嫁过来时都是十五六岁如花年纪,如今最老的七十多,最年轻的也有五十多岁。

就算是那些只有五十多岁的村妇,也形容槁枯,白发苍苍,和六七十岁的差不了多少。

沈墨向她们询问李氏的事。

这些村妇没有一个知道的。

全都说与李氏不熟悉,也无交集,只知道她是李癞子从外面弄回来的媳妇。

其中一人说:“李癞子太穷了,人牙子不会做他家的生意!”

另一人则嘲笑道:“又懒又穷,还想买媳妇,这就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最后不也叫他弄来了么?”一个满脸褶皱的老太婆啧啧出声,“真是个傻大愣,也不怕给村子惹祸,居然从外头拐了一个来,也算他走运了。”

又有人不屑道:“走什么运,生不出孩子,全是白搭!”

旧时代的风气,对生不出孩子的女人万般鄙夷。

白幼薇看了看她们,问:“你们在村子里这么多年,没想过回家吗?”

“回家?”老太婆们相视一笑,纷纷摇头,“回去做什么?家里也穷,哪有米粮养闲人,就算回去了也要被赶回来。”

白幼薇又问:“李氏有回家过吗?”

这一次,她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沉默下来。

白幼薇看着她们,说道:“这个问题,要么回答‘有’,要么回答‘没有’,要么回答‘不知道’。

你们刚才说和李氏不熟,应该回答‘不知道’,可是你们没一个人出声,就说明答案在“有”和“没有”两者之中。

如果“没有”回家过,你们没必要遮遮掩掩,之所以不说话,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她试图回去,但是被你们阻止了。”

“没有没有!”

“我们怎么会做那种事?小姑娘不要乱说话!”

“是啊,每天的家务活都干不完,谁会管她回不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