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2)

第二天秦黎起来,在院子里看到一位在打太极的老人,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才想起来昨天忘了问顾韩家里都有什么人了。老人注意到了他,打完一套太极停了下来,“顾韩昨天回来了?”

秦黎点头。

一个约三十五六岁的男人从外面小跑步进来,看到老人打招呼,“爸,你的太极打完了?”

“打完了。”指着秦黎说,“顾韩带回来的客人。”

“你好,我是小韩的大哥。” 顾家大哥十分和善,“你叫什么?”

秦黎微笑着,“秦黎,我是k中的学生,顾师兄这几天去参加校庆。”

“小韩的师弟。”转头看到老人向外面走,扬声叮嘱,“爸,别走太远了,记得回来吃早饭。”老人应了一声表示听到了。

顾家大哥热情地招呼秦黎,“等吃了早晚,让小韩领你到周围转转,虽然是郊区,但这里环境实在很不错,不远处还有一片枫林,附近人家采红叶都不用走远。”

顾家大哥端上水果,沏好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火车头一样冲进来,扑进顾家大哥怀里,“爸爸爸爸,采红叶采红叶。”男孩大约三四岁,穿一件大红色喜鹊登枝的小汉服,浓眉大眼。

“好,采红叶,不过要吃了饭才能去。妈妈还没做好早饭呢。而且,家里来了客人,小宁该怎么说?”顾家大哥抱住儿子,耐心地说着话。

孩子扭过头来看秦黎,一双大眼黑白分明,没有见到生人的畏惧和恐慌,只有好奇。

秦黎微笑着自我介绍,“我是顾师兄的师弟,我叫秦黎。”

孩子皱起眉,过了一会儿才把秦黎口中的“顾师兄”和他记忆中的人画上等号,“秦小叔。”孩子叫着,脸上淌开笑靥。

秦小叔?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称呼?

孩子扳着手指解释,“你是叔叔的师弟,那么我应该叫你叔叔,但是你看起来比叔叔小好多,就叫秦小叔了。”孩子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忽然想到什么,从顾家大哥腿上挣扎下来,“叔回来了——”叫着就往楼梯跑。

这么小的人要去爬楼梯,秦黎和顾家大哥忍不住一起站起来。

小宁被人一把抱起来,两条小腿乱踹乱蹬,还不停地大喊着,“放我下来,我要去找叔。放我下来!”

顾韩把小侄子举高到面前,让小家伙看清自己的脸。孩子一愣,旋即大笑着抱住了他的脖子,不停地叫着,“叔叔叔叔叔叔——”

顾家大哥咕哝,“没见你小子和老爸这么亲过。”

三人彼此打了招呼,顾韩看了看周围,“爸呢?”

“刚出去了。”

顾韩微微皱眉,“父亲还没有回来吗?”

“原本买好了机票,昨天下午就能到,但那边突然下了场雨,航班取消了。订了火车票,预计今天早上能到家。”

顾韩眼中就含了笑意,“爸生气了?”

顾家大哥笑着在弟弟头上敲了一爆栗,“没大没小。爸爸这两年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好叫人时时刻刻哄着他。”

秦黎在旁边听着有些迷糊。小宁在顾韩身上爬上爬下,抓他头发扯他衣服,秦黎惊讶地看着顾韩竟然一点也不恼,还护着小侄子不让他摔着了。

顾家大哥看不过,“你一回家,就把他宠得像是窜了天的猴子。”

小宁似乎知道父亲在说自己,躲在顾韩身后探头嘻嘻地笑着,对顾家大哥露出一口白牙。

“小宁还小呢。”顾韩说,双手把小侄子举起来,让他站在自己肩膀上,小宁呼扇这两条小胳膊,喊着,“我要飞了,我要飞了——”

顾韩这样放松,秦黎第一次见。

顾家大嫂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女子,她把早餐摆上了餐桌,领了儿子去洗手。出去遛弯儿的老人回来了,老爷子身体健壮,并不显老态,和顾韩站在一起,就看出来两人是父子,尤其那双一模一样的眼睛。

“爸。”顾韩拉开了椅子,伺候着老人坐下。

“顾伯伯……”秦黎叫人,发现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顾家大哥看看弟弟,“你没和小黎说?”

“爸爸姓林,我随父亲姓。”顾韩解释。半天后秦黎才回过味儿来,顾韩家里双亲不是一父一母,而是一个父亲一个爸爸。在这个时空,只能说秦黎大惊小怪。同性婚姻法在这里已经颁布多年,同性家庭虽然不是比比可见,但身边也不缺乏,秦黎只是惯性思维认为一个家庭是有一男一女组成。

顾家两个孩子,大哥姓林,兄弟姓顾。

吃完了早餐,顾家父亲还没有回来,林老爷子说什么也不肯跟着他们去采红叶,而且赶他们走,老爷子脾气很倔,一家人劝不住。

“我们中午就回来。”

顾家大哥姓林,叫林志远,他口中的枫林并不远,步行大约半小时,那里不光有枫林,还有其他果树,树木彼此交叉着种在一起,开花时榴红梨白,结果时桃红杏黄。小宁的情绪最是高涨,一路上大喊着“采红叶,采红叶”,也不让人抱,一个人在前面跑,跑了一会儿觉得一个人没意思,去拉顾韩的手。

路上遇到的人都是家人同行,彼此间气氛和谐,十分热闹。小宁的活泼引来多数人的会心一笑。

看着和小宁滚在一起的顾韩,秦黎只觉得心情很好,至于原因,是因为顾大牌没有形象,还是见到了顾韩不同于荧屏上的另外形象,亦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秦黎说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