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1 / 2)

比东城区的磨坊收费低得多的价格显然让住户十分心动,不多久,就有住户大着胆子、扛着装玉米的麻袋畏畏缩缩地靠过来……

每年秋收结束、玉米最廉价的时节,这儿的住户总会尽可能多囤点儿晒干的玉米粒;拿到城里的磨坊粗磨成碎粒,煮浓汤时加进去搅拌几下,就是能饱腹的玉米粥——虽然味道不会好到哪去,且只吃这玩意儿会饿得很快,但总比好几个铜币才能买一斤的黑面包划算。

原因纳得立城防军士兵、现为威斯特姆镇政厅干员的青年们,热情地拿出筛子和簸箕帮上门的客人筛除玉米粒中的杂质,便当场将筛干净的玉米粒倒进磨粉机的入料口内,启动机械。

轰轰声中,磨制成均匀细小碎粒的玉米面从出料口哗哗流淌而出……

围观的住户和还没离开的城门兵,嘴巴张得老大。

好奇的城门兵挤开人群走到轰轰运转的机器前,弯腰从出料口下方放置的袋子里抓了一把玉米面、用手指捏了下,直起身时特别惊奇地道:“嗨,伙计们,你们这是什么机器?怎么能磨得这么快、又这么细?”

青年们只笑而不语……

这帮青年干员从威斯特姆带过来的磨粉机器吧……并不是工厂区里那种能把面粉磨得特别精细的大家伙,而是更加轻便小巧的饲料粉碎机。

车马司的马车虽然坚固,但载重上限摆在那,工厂区面粉厂用的磨粉机器可带不动几台……尤其是在还要带柴油发电机的和柴油桶的情况下。

相比之下,饲料粉碎机就要实用得多,这玩意儿连树枝都能打成粉状,打个玉米面简直轻轻松松——可别看这东西不是正经的面粉机,打出来的颗粒也是微米级,比水力磨坊靠谱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第一位勇敢吃螃蟹的客人背来的二十斤玉米粒不过短短几分钟便磨制完成,这位贫民区主妇高兴地付了两个铜币,欢喜地把打好的玉米面背回家,更多的客人便涌了上来。

俩城门兵互相看看,同时转头往回跑。

玉米面对城里的平民来说算是与土豆同等地位的辅食,这种超划算的加工玉米面的机会,城门兵也不想错过。

半小时后,便有城中居民陆续出得城来,加入贫民区前方空地处的打面粉队伍——不光有背着玉米来的,还有背着小麦来的。

到第二天消息传开,不光是城内更多的居民往西城门跑,连周围乡村的农户都牵着驴子骡马,结伴拉着家中粮食赶来打面粉……

城里的磨坊主听说西城门外多了这么个明目张胆抢生意的“移动磨坊”,鼻子都差点气歪,当天便纠集了几十个伙计学徒,准备上门找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