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会有那些大胆的人嘲笑张书言,但这从宫中出发,意义可就大不一样了。皇后一大早就去了清凉宫,亲自给张书言梳头,戴上珠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看着镜子中的张书言,皇后就有种她是在为她的珏儿做这些事情的感觉。
她的珏儿没得那样早,如果真的能让珏儿回来,就算珏儿想要和人结“契兄弟”,她也不会阻拦,只要她的珏儿还活着,只要珏儿幸福。皇后是真的就把张书言当成了自己早逝的儿子,心心念念地盼着张书言跟萧鼎在_起能幸福地生活。
鼎平君虽然有俸禄,但是领俸没有多久,所以也没有攒多少,皇后就从自己的私库里拿了不少出来,让张书言带着进侯府。这些本来也是她为珏儿准备的,现在给了张书言,她才觉得没有白白浪费。
至此所有人都知道,鼎平君并非无权无势,他是陛下钦封的郡王,有皇后娘娘宠着,如今跟定国候大婚,便是真正举足轻重的人物,谁也不能再拿他的出身说事。
大婚过后两个月,二皇子中毒身亡。没人想到这事和定国候夫人有关,都只当是后宫中为了太子之位的竞争使出的手段。皇帝皇后命人彻查,皇帝是真的气愤,但皇后却就是那么回事,面上看着重视这件事,但真没怎么放在心上,甚至还有种快意的感觉。
皇后仁慈,本不会因为二皇子不是自己所出就如此轻慢这件事,只是因为当初大皇子落水,看似是意外,但其实很容易就能猜到是二皇子的手笔,因为如果没有大皇子,二皇子便是距离储君之位最近的,而且大皇子也和二皇子多有不和,更有宫人看到当日大皇子失足落水之前,是跟二皇子在_起,而且还有所争执。
可是因为没有证据,皇帝又不想再次失去_个儿子,这件事便没有一查到底,只是株连了不少宫人。但是在皇后心中,早已认定这件事就是二皇子做的。自然不会详细调查二皇子的死因,只是如当初大皇子之事一般,惩治了—些个宫人。
殊曼华的酒楼生意已经趋于稳定,也找了专门的人来负责酒楼,他现在算是无事一身轻了。前不久他心中已隐隐有所动,感知到这第一世的历练已
经结束,现在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脱离这个小世界。而等他脱离之后,阁主那边也会自主脱离。
说起来其实殊曼华还有些舍不得。在外面,他跟阁主虽然心意相通,但因为诸事繁多,还不是结为道侣的时候,但是在小世界,他们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夫了,这种感觉非常好。而且小世界里一片平和,没有外面那么多危险,也没有那么多心怀叵测的人盯着他们。若是能如此平凡一生,也是好的
有不少修士在入世修炼的时候,都会沉迷在小世界的平静享乐当中,即便完成了任务也迟迟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知道,等回到了外面的大世界,
等待他们的就只有枯燥的修炼,只有修真界的弱肉强食,所以不少第_次入世修炼的人,都会磨磨蹭蹭等到小世界的自己寿终正寝之后,再结束试炼。
但其实这么做并不好,若是任务还没有完成也就罢了,一旦已经完成,
留在小世界的时间越长,就会导致下一次试炼的难度加大。因此殊曼华也不敢滞留多久,大婚后十年,便让张书言因疾去世。而在张书言去世后的第二天,萧鼎也在床上抱着张书言生前的衣服静静地没了呼吸。
萧鼎的身体明明一直康健,无数人都说,这是因为侯爷深爱夫人,不忍夫人一个人在下面孤独,所以才自己了结了。一时间,定国候与鼎平君之间的佳话传遍了大江南北。这对夫夫成婚十载却恩爱如一日,侯爷更是追爱至黄泉,这是多少夫妻之间都做不到的,当被后人传送,流芳百世。
当殊曼华再次有意识的时候,他正站在_个池塘边上。环顾四周,这应该是一处府邸的后院,看这院落的规格布局,当是个富贵人家,但想来不是官宦权贵,而是富商巨贾之类。
池塘里还有个衣着华丽的青年在扑腾着喊着救命,远处已有杂乱的脚步声往这边过来。
电光火石中,殊曼华的识海里迅速涌入这个小世界的情况。
同样是个凡人世界,跟第一个小世界差不多。被殊曼华附身的原主叫寇惊蛰,是个商人之子,而且是正房所出的嫡子。但是就从他惊蛰之日出生便随便取名叫宼惊蛰也能看出,他并不得自己父亲的喜欢。反倒是小他三岁的弟弟,由姨娘所出的庶子更得寇父喜爱,取名宼元思。
寇父名宼千山,从前就是一个穷酸秀才,而宼惊蛰的母亲钟以秋则是江南第一富商钟德元的千金独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富家小姐。
两人从第一次见面开始,便是在_个诗词会上,宼千山参加诗词会是为了拔得头筹,嬴了银两之后便能上京赶考,但奈何最终还是输了。但钟以秋却是被寇千山英俊的面庞和略带忧郁的气质吸引,觉得对方的诗词当中也有着一抹挥之不去的令人心疼的忧伤,便就此倾心,与之结交,甚至还说服父亲出钱给寇千山当盘缠,资助他上京赶考。
宼千山感念钟以秋的的相助,也明白钟以秋的爱慕之心,但他并未许诺什么,因为他不爱钟以秋,也看不起钟以秋商人女的身份。士农工商,本来经商就是排在最末等的,身份低下,他将来要入朝为官,怎能娶一个商人之女做妻子?
但钟以秋痴心一片,丝毫不介意对方没有任何许诺,甚至还觉得对方不轻易许诺是人品好、重承诺的表现,比她那些追求者中动不动就许下山盟海
誓的人要好得多了,便更是不由自主地将芳心托付。
寇千山脑子不够聪明,文采有限,最终未能金榜题名。秀才考举人称秋闱,秋闱三年一次,第一次寇千山不中,没有放弃,想着继续留在京城苦读,下次再考。钟以秋便_直资助寇千山,如果没有钟以秋,以寇千山_个穷秀才,没有半点身家,在京都那样的繁华之地,估计就只能当街乞讨要饭了
宼千山又连考两次,历时六年,都名落孙山。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这份才华,只得放弃。而在京城这么长时间,见惯了奢靡富贵,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过回苦日子去,便违心求娶了钟以秋,入赘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