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脸红了红,装出不甚在意的口气,道:“不过是个名字,若是没有……你们,安徽多少百姓都会流离失所,我既然想要跟着恩公干,自然旁的都能舍弃。”
小飞正直男孩子变化最大的年纪,先前在兄弟会一直被拘在小仇小恨的环境里,如今不到一年的功夫,已然从一个半大的男孩子迅速褪去了青涩,在跟随于成龙的日子里,变得更稳重,目光也更长远了。胤禩心里暗叹,倒真是个可造之材的,总算不枉费自己涉险帮他一次了。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见天色渐渐晚了,酒楼里多了些食客,渐渐吵杂起来,胤禩便扔下银子起身准备回府。小飞也差不多该回衙门去,便与胤禩一同出了酒楼,还没来得及分手,小飞似乎忽然想起什么一般,对胤禩道:“对了,上次去你府上去的急,后来才知道你府上添了丁,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碰着,不如让我给小世子小郡主送点小玩意儿吧。”
胤禩也不去纠正小飞的口误,他知道小飞这是投桃报李,便没推让,点头笑道:“正好,我也一直想寻些寻常孩子们喜欢的有趣儿的小玩意,正不知如何着手,不如振飞帮我看看吧。”
小飞听见胤禩唤自己的名字脸上一喜,便转身同胤禩认认真真地在路边小铺子里选东西。两人转了几个铺子,过了三四个小摊子,寻了写不贵但富贵人家很少见的小物件,有给小子们玩儿的,也有个丫头的,都由小飞付了银子,转身交给胤禩。
胤禩接过来,只微微笑着道:“振飞的心意我领了,下次若是遇上,自然由我做东。小禄那里,只能托付给你了。”
小飞抱拳道:“一言为定。”才目送胤禩走远。
……
这个晚上,自然便有一份折子递到胤禛的书房,胤禛在‘酒楼与一男子叙话一个时辰’一行字下用指甲掐了一道印子,对弓着身子等候回复的男子道:“去查查今日和八爷说话的人,是谁。”
“嗻。”那人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胤禛有看了一遍那折子的文字,才将折子在烛火上点燃,将灰烬扔进青花瓷双鱼戏莲笔洗里。
……
胤禛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去八贝勒府,八爷打定了主意要做那掩耳盗铃之人,躲都来不及自然也不会登门拜访四贝勒。不过下朝之后两人总会遇上,总不能日日‘府里有急事’罢,因此偶尔两人也会结伴出来,无关痛痒的说几句话,或是一起去给康熙请安,外官们看来,到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同。
这一日两人入宫请安出来,看看天气正好,便也不乘轿子,就这么一路并肩缓行着往回走。胤禩是心中有事,一时忘了要时时‘远着’这件事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段时日老四也没多余的举动,一切似乎都已经正常了,戒心也便去了大半儿。
既然胤禩没开口,胤禛自然也不会找不自在,两人便并肩慢慢走在初秋的街道上。
良久之后,胤禛忽然道:“左右下午不必办差,不如去四哥府上坐坐罢。”
胤禩思绪被打断,抬起头来正要下意识地寻个托词,便听胤禛状似无意道:“弘晖在我跟前儿叨念好几回了,问八叔怎么不来看他。”
胤禩想起那个早慧的大侄子,算算他今年也五岁多了,想到这孩子不到三年便去了……便再也狠不下心来拒绝,顺着胤禛的话点点头,笑道:“也好,四哥府上的点心,弟弟可是想得紧呢。”
胤禛知道这人平素并不怎么吃甜食,嘴角勾了勾,也不戳破那人的话,心情渐渐愉悦了些。
胤禩使人回府知会福晋今日午膳在四贝勒府上用了,便同胤禛一路走走逛逛地回了四贝勒府。乌喇那拉氏见了胤禩也很高兴,想来自然是弘晖的功劳。
天气正是秋高气爽,胤禛下人备下了简单清爽的几样小菜摆在院子里:一碟子栗仁、两支莲蓬、合意饼、梅花饺、莲花卷、素的是时令河鲜、配着一小碗红畦香稻粳米饭,胤禛手边是一盏素酿松瓤虾丸汤,胤禩这边却是一盅雪耳莲子汤。东西虽少却清淡精致,正合了眼下时令节气,令人食指大动。
眼下只有他们二人,也便无所谓‘食不言’,胤禩觑着四爷手边的那碗汤,不满道:“四哥,怎么就偏给弟弟准备一份女人汤?”
胤禛神态少有的轻松,挑挑眉道:“在蒙古的时候见你夜里受了凉仍咳嗽不止,这个喝了对你有好处,都喝完,不准剩下。”
胤禩叹了口气,他两辈子都没这么被人‘记挂’过,说不清是个什么感觉,只能借着说话掩盖道:“若是再加上红枣当归,弟弟就不用见人了。”
胤禛喝了一口汤,斜眼看他:“怎么,不想喝?四哥转头就吩咐厨子下回多放红枣给你,要不四哥命人备了日日送到你府上去督着你喝?”
胤禩噤声,低头乖乖小口喝着,觉得心里也甜丝丝暖洋洋的,心道有哥哥疼就是不一样,怨不得老十三这小子对你如此死心塌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