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正是节后‘年味儿’浓时。
东西各宫在元宵节前后三日,在晚膳中都增了元宵一品。良妃禁足期满,胤禩携了福晋,带了弘时与弘旺两个小子入宫向良妃请安,也从自己府里带了马氏亲手做的元宵。良妃忙让小厨房将元宵做熟了,端出来一家人一块儿尝尝。
这八爷府里小厨房做的浮圆子虽说没有御膳房特质的八宝元宵那么朝野闻名,但也是小巧精致,掐的是桂花襄胡桃馅儿,裹的是江米做的皮子。
两个小阿哥吃的欢欢喜喜,胤禩正陪着良妃说话,便碰着又上门讨吃的胤禟与胤俄。
胤禟与胤俄插科打诨,逗得良妃笑个不停。
末了良妃留了两个小阿哥在宫里过节,胤禩让马氏先一步回府,自个儿同胤禟几个慢悠悠地在街市上晃荡,陪着胤禟去铺子上看看。
……
三人进了雅间,胤禟才倒弄着扇子道:“八哥,今儿你请安走的早,弟弟可听说德妃又给老四难堪了。说老四自己在家亲手剥胡桃磨江米,和媳妇一到做元宵失了身份,装模作样博取名声,哈哈,八哥你说好笑不好笑?还有额娘嫌弃自家儿子孝顺的?非得安个罪名不可。”
胤禩抚额,自从自家弟弟猜到自己与老四不清不楚的关系之后,似乎格外留意老四的动向,永和宫里老四被德妃穿小鞋,他比谁都知道的快。
胤俄虽然不明就里,不过话都到了这个份儿上,他也自然乐得八卦一番:“听说,是连着四嫂一起给了个没脸儿,说她不贤不惠,不知劝谏。”说完还摇头晃脑一番。
“十四呢?”胤禩低头掀了掀茶盖。
“他?”胤禟嗤笑一声:“他说了几个笑话,听说是去天桥专程学来的段子,德妃倒是一个劲儿的夸啊,这回倒不说人不务正业了?这一碗水可端得真够平的。”
胤禟的确看不起德妃,宜妃对几个孩子各有亲疏,但怎么着也尽了做额娘的本分,哪里像是德妃,把儿子比个外人还不如。
胤俄逗了逗屋檐下的八哥鸟儿,嘻嘻笑道:“我看那老太太还记恨着除夕那晚的事儿呢。不过八哥你也知道老太太那性子,同老四差不多,他俩谁也不肯下个矮桩子,就一直这么僵着。”
胤禟怪笑道:“老十,真难为你还能猜到这由头!长进啦。”
胤俄一脚踹过去:“滚边儿去。”
胤禟闪过,笑着用扇子拍了拍胤俄的肩:“这是爷的铺子,要滚也是你滚呐。”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也许与正文无关)
老四:十四,你为什么要到皇父那里告你八哥的状?
十四:只有离间了你们,弟弟在有希望。何况,皇父猜忌八哥,我才有机会。
老四:你就不怕你八哥知道了……
十四:我自然有办法说服他我是为了他好,八哥心软,四哥不是不知道。
老四:你太不了解你八哥了……你以为他真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