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商自然在心中大骂无耻。
结果当天深夜他们停泊在南海的商船便有两艘被疍民偷袭,损失无可估计。
夷商们面对的是日以十万计的损失,于是未曾参与鸦片贸易的洋人终于忍无可忍对东印度公司公司纷纷施压:你们莫要阻了大家财路!否则后果自负。
东印度公司在大清朝廷的暧昧态度中、在福建本地商户的联合抵制下、在福建两万驻军的虎视眈眈下、在南海疍民的频繁骚扰之中,只能想英国本土求助。
不过他们上面的人,显然不认为如今是与庞然大物泱泱大国的大清为敌开战的时刻,何况福建官民沆瀣一气,实在难以下手。
于是权衡之下,夷商们妥协了。
当他们再一次委派代表与朝廷钦差睿郡王坐下协商时,主动提出减少鸦片一项货物进口,但要求朝廷交出袭击船队的凶徒,并且承担损失。
睿郡王早已将吃人不吐骨头的奸商本色毫无保留地施展开来,皇帝能到了这个时候尚且保持沉默,便已经说明了态度。
于是睿郡王提出重新修订通商条例,对于部分非必须货物征收超过十倍的关税,并且迫使东印度公司点头。
英商们无不吐血三升,只是大清的市场着实令人垂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光是瓷器茶叶丝绸的倒卖就让无数人赚得双眼发红。
不过是近三个月的抵制洋货,便让商队损失接近八成,他们实在是耗不起了。
再次交锋,几乎是朝廷完胜。
口头答应的惩治凶嫌的协议,也因为拖延日久,最终不了了之。
最新签订的通商条例,连同睿郡王的认罪折子一同递交进京。
皇帝终于可以吐一口气了,这些日子他被御史言官们喷得满脸口水。
当然这些御史他尚且不放在眼里,他担心的是胤禩那边。如果老九果真闹出乱子,他自认为自己还做不到无视祖宗礼法,因为一个杨贵妃宠出一个杨国忠来。
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的比喻,于是深深得囧了。
胤禟附带的请罪折子,皇帝看了这份明着是请罪,实则是炫耀功绩的折子,心里很是愤恨。
要不是因为你!
你闹出来的那些事儿,圈你十次也不为过!
居然还敢跟朕求恩典!
胤禛耐着性子读完,心里将每年因为关税多出来的税金飞快核算一遍,终于决定暂时放过老九,就当是看在胤禩的面上。
而胤禟所求的,为南海疍民择一临海富饶之地准其上岸居住,并且承认他们为大清子民,受朝廷保护,并且二十年内免除税费徭役,胤禛自然是大度的准了——横竖耗不了国库一纹银子,都归地方管了。
第135章 出手
睿郡王将功折罪,没有赏赐自然也没有训斥,只轻飘飘地将郡王又降做了贝勒,不过俸禄不变。
这样的结局已是最好不过,胤禩与胤俄几乎都要弹冠相庆。而胤俄更是至此打定了主意在家做个闲散宗室,九哥这样的事他实在不想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