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2)

焦旸下意识的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急道:“你听我说……”

“放手!”

陆沅离道:“谁让你在这里直呼我名字的?既然你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在校内就应该称呼我为陆教授,或者托马斯教授。”

“好,陆教授!”

焦旸急道:“对不起,请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陆沅离想了想,道:“鉴于你已经通过了学校的复试,为免给校方以个人偏见的感觉,这样吧,你写一篇宗教与犯罪心理相互关系的八千字论文给我,三天以内交上来……”

“三天?”这不是难为人嘛!焦旸一愣,“八千字?!”

陆沅离道:“怎么,有问题吗?”

“没有!”

焦旸忙道:“谢谢你陆教授!我一定会证明给你看,我可以学好这个专业的!”

等焦旸走了,陆沅离调出录像视频,重新审视了一遍,刚才两个学生的整体表现。

他始终认为,无论是确定嫌疑人并将其捕获,找到人证物证,还是取得口供,侦破案件的过程,都是执法者与罪犯心理、情理与智力的较量。专业是犯罪心理学,那么,每一个想要打击犯罪,捍卫公平、正义与理法的人,都应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否则,你便会轻易被罪犯所左右,甚至是引导、操控。

既然两人都已通过研究生复试,成绩没有问题,那么,主要的考察点,他当然就放在心理素质的考核上了。

不过,他还是随机抓取了一份复试题,以隐藏他的真实意图。

因为他刚刚晋升副教授,第一年获得招生资格,加上陆家的“刻意”处理,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很少。对于这种无人考场,黛西沃森表现镇定。在他亮明身份以后,虽然瞬间瞳孔放大,非常惊讶,还是至少保持了表面上的淡定,是基本合格的,焦旸可就不同了。

在得知他的身份之后,焦旸表现出了难以置信与不能接受,甚至是抗拒这个事实的反应。

毕竟“并肩战斗”过,虽然情感上,他的确把焦旸当做可以信赖、能够私下交往的人。但是,公私要分明,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当然,焦旸的表现,也许就是因为与他私下有交往,而焦旸完全没有想到的缘故,才感觉格外惊讶。客观说,如果刚才出来的,是国内那位比他还要年轻的教授,焦旸也未必会这样。

心理素质好,不代表要把人变成没有情绪的机器,或者情绪不能外露。有时候,这些都是私人选择,并不一定会影响工作。所以,他才愿意再给焦旸一个机会。

不过,刚才焦旸的种种反应,比如瞪大眼睛,双手瞬间停滞在半空,深吸一口气,好像都很可爱的样子呢!

不用睡觉了!焦旸一从学校教辅楼里出来,就赶着去写论文,自然就没空找新工作了。

焦旸废寝忘食地泡在图书馆里,一边查资料,一边感慨,陆沅离就跟川剧里的变脸一样,也不过一两天的时间,就好像完全不认识他了!明明遇到枪击那天,他们默契十足,互相配合,联手救人。而且他提出那么突兀的要求,要去人家家里借住,陆沅离都同意了,可是一转眼……

就是忙成这样,焦旸还得抽空再去警察做笔录、录证词。焦旸从警局出来,想到那天他们一起对抗极端分子的情景,越想越气,就冲去了陆家。

第7章 教堂血案(五)

陆沅离从猫眼里看见是他,下楼来开了门道:“不是说了,不要叫我的名字吗?”

“你那天只说了在学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