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豫王人已就藩,不在京里,凭工部的胡尚书一人斡旋,堪称是左右支绌。幸亏魏国公终于从去年索军粮的事里回过味儿来,总算不撺掇着兵部求兵费。礼部尚书最是知情识趣的,见双方掐得厉害,自行退避,断然不敢拿今年的采选与长公主出降之事搀和。最终,户部借口用尽,最终还是松了口。
然而黄河每年两汛,上游春汛,下游夏汛。修坝开渠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工程,农民除了徭役还得放田假回去播种。若真等着户部松口,再派人运钱、运粮过去,单一个“拖”字诀,都足够叫豫王有苦说不出。
不幸中的万幸是,豫王和谢家走通的关系今次派上了用场。
豫王先一就藩,谢家就派大儿子亲自押钱粮上豫王藩邸,“孝敬”起来了。这原本是去年豫王陪着皇帝南巡,就已经和谢家说好的事,一大笔钱粮,专是为着修坝通渠的工程。虽然户部这边才松口,但豫王那边实际上已经开工大半个月了。
宗朔这段日子被杨守气得不轻,特地派了信得过的人去户部盯着进度。
好在豫王一封密奏,告知宗朔,他因收到谢家献的钱粮,二月中旬就已经率部监管通渠,大坝修筑也尽在计划之中,宗朔总算松一口气,心里不由大赞谢氏,他们如此应诺之举,既是功劳,更是功德。
他命人研墨,开始琢磨着回豫王的信。
豫王宗弛毕竟同其他藩王不同,乃是宗朔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二人在宫内算是相依为命的长大,尤其在先太子、先皇后接连薨逝后,兄弟二人更是有一段日子抵足而眠,相互依靠。
成元五年,朝内已经摆平了河南郡贪墨一案。如今河南郡由上至下都是宗朔派去的自己人,豫王到此处行事,应算得上顺利。
公务宗朔能放心,挂念的不免就是些私事了。
宗朔正要提笔,常路从外头弓腰步进来,低声禀告:“陛下,谢美人命宫婢来给陛下送新制好的军棋了。”
“宫婢来送的?”宗朔拧眉,表情明显不豫,“那她人呢?”
常路讪笑,“这……奴不知,可要奴去问问?”
宗朔悬着臂,墨汁顺着笔尖滴下去,在宣纸上洇开。他低眉扫了一眼,有些不悦地撂下笔,伸手撕了纸,揉成一团。
常路立在下面,一句话都不敢吭,心里却料定了——陛下这是还在跟谢美人暗中较劲呐!
宗朔一直没去后宫,起先是为着政事,忙得顾不上。虽然传人来过金福宫,但晋廷有规制,被召幸的内宫女眷,除四夫人外,照理是不得在金福宫内留宿,都要打发回去,算是个纯伺候人的事。但凡宗朔心里头尊重些、有情分的,譬如林修仪,那他都愿意多费点功夫,亲自过去,能显得多些温存,绝不会轻易召至金福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