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面无表情,回到他的位置开始批阅奏章。
这到底是许还是不许啊?
好心累,他这好基友脸上都没啥表情,到底啥意思啊?
徐长生心道,这么小少年,怎么能这么成熟稳重勒?
他没拒绝,应该是许的吧。
徐长生拿着白玉箫吹了起来,他最近熟悉了好久这只箫,已经大概找到了怎么弥补手指短的问题。
箫声起,空空明明,韵律宛转悠扬,正是有“孤篇盖全唐”之誉的《春江花月夜》,属于乐府编曲,澄澈空明、清丽自然。
李承乾都不由得诧异地抬起头,半响后才俯身继续批阅。
整个院中,箫声,少年,别是一番安宁的画面。
不多时,徐长生停下了箫声,看向李承乾,怎么样?一定惊讶掉了下巴了吧?
李承乾抬头,目无表情,半响才道,“徐家子荒于学业,罚!”
徐长生都惊呆了,说好的是好基友的!而且,刚才也没拒绝啊,现在怎么转脸就说他荒于学业了?
他的好基友好像翻脸比翻书还快。
看不懂。
徐长生被罚了,而且还是就地取材的惩罚。
他被挂在了院子中的一颗树上。
真的,晃来晃去,李承乾就在他面前认真的批阅奏章。
徐长生气得脸都黑了,他堂堂博士啊,被挂树上荡?
他正经得很,他才不要荡。
他才说要对他的好基友好一点,现在嘛,屁,就当他没说过。
气得用脚去踢人,可惜踢不到。
这时,李承乾才抬起头,“以后认真练字吗?”
徐长生叹了一口气,形势比人强啊,赶紧点点头。
哎,说好的好基友,现在怎么身份这么不平等,都不能好好交流了。
徐长生被放了下来,又开始坐小板凳上练字,这次老实多了。
在李承乾教徐长生练字的时候,徐长生那食盒也送进了后宫中。
长孙皇后看着端出来的豆花,“这倒是稀奇,承乾倒是有心了,只是让他以后别在花费心思去找这些东西。”
近侍赶紧答道,“也算不上费时间,是太子好友徐家子刚好来东宫,捎带上的。”
因为这时候李二陛下刚好也在,他怕陛下误会太子不务正业。
李世民一愣,“徐家子,他去东宫干什么?”
近侍答道,“太子正在教徐家子练字。”
李世民嘴角都抽了一下,“他那字的确该练练,要是有承乾三分样子,也不会那么不堪入目。”
长孙皇后一愣,“徐家子的字真有那么不堪入目?不是说徐家子最后懂了谦逊才没有和颜家那郎君比试书法吗?”
说起这事李世民就好笑,“你以为他真是谦逊啊?他那是滑头,要是真比书法,国子监任何一人都比他好十倍百倍,你不知道他那字,简直能让人恶心好几天。”
说完又道,“不过他以为他逃得掉,在国子监读书,他还能藏着捏着多久?他让国子监诸生丢了那么大脸,看他到时候怎么办?说起来,朕居然有点期待了。”
徐长生太嘚瑟,现在都想看他出丑。
长孙皇后惊讶得都捂住了嘴,“我本以为徐家子是个全才,真正的堪比那十二为相的甘罗,没想到也有瑕疵的一面。”
“谁说不是。”李二说道,“可惜啊那小子滑头,居然被他暂时逃过了一劫。”
这时已经有内侍将碗筷摆好。
长孙皇后说道,“既然承乾专门让人送来,味道定是不错的,陛下也尝尝如何?”
何止是长孙皇后没胃口,李二也没什么胃口,被那群请旨祭天的大臣气得不轻。
“嗯。”李世民答道,然后意思一下吃了一口,毕竟是太子专门送来的。
这一入口,先是一愣,然后眼睛都亮了,“徐家子倒是带来一件好吃食。”
长孙皇后都惊讶住了,李二没有胃口她是知道的,居然这时候称赞,不由得也尝了一口,“果然和看上去一样,别有滋味。”
太子近侍故意放慢了脚步,是看了两人吃了一口才离开的,眼睛都笑眯了。
他们太子啊,就是不知道讨陛下和娘娘欢心,一天面无表情,只知道为陛下办事情,但实事办了也得让陛下看着啊,也得多在陛下和娘娘面前多溜达啊,可惜他们捉急也没用,太子就那不冷不热的性格,哪像其他皇子,一天往陛下娘娘身边跑。
近侍心道,这个徐家子倒是办了一件好事,以后就让徐家子时不时送点豆花来,然后再让太子送进宫中,看陛下和娘娘也是喜欢的。
……
接下来的时间,徐长生基本就是三点一线,家,国子监,东宫。
徐长生上一世是好学生,这一世也是,为了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愣是削尖了一根棍子交给长柏哥儿,“我要是打瞌睡,你就用它戳我。”
哼,他还能不如那些古人?特别是严文殊那老头儿,天天让他举着手站门口,太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