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赫金斯伯爵内心斗争结束,做出是走是留的决定,第二幕便又开始了。
这一幕完完全全就是海伦娜夫人的个人戏。
她全身心投入到了玛丽安的角色中,完完全全地占据了整个舞台。
在第二幕的剧情中,这个被欺骗的可怜女孩将会面临整个世界的恶意。
她将会因为未婚先孕而被所有人唾弃、歧视,顶着不贞的罪名,四处流浪的同时,还要养育一个可怜的婴儿,然后,在一个冬天,眼睁睁看着那可怜的婴儿病死。
尽管那个婴儿只是一个道具。
但海伦娜夫人也许是带入了自己曾经失去的那个孩子,演得动情无比,让人甚至有一种她怀中的道具婴儿是真的一样。
及至到婴儿死去的时候……
她也不像以前那些演员表演得那么夸张,撕心裂肺、指天骂地,而仅仅是抱着孩子,爱怜地凝视着,又低低地哼着摇篮曲,仿佛那孩子只是睡着了一般。
好多观众都不禁为之落泪。
剧情明明没有一点儿波澜起伏。
从头到尾也只是散发着淡淡的忧伤,连音乐都是轻轻地和着,但就是让人莫名其妙地难受。
海伦娜夫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母爱,仿佛能触动所有人心灵深处最不为人知的脆弱。
让人的心仿佛被针轻轻地扎了一下,细细碎碎的疼。
所以,王室包厢中的艾丽莎王后泪如雨下。
尤其是想到那个流产的孩子,她哭得几乎要晕过去。
杰米尴尬至极,却不敢上前安慰。
他只好拼命给那些侍女们打颜色,让她们上前劝说。
剧院中的好些女人也是哭个不停。
连一些男人都不自在地揉了揉眼,又抹了抹眼角。
甚至连包厢中的朱迪安都不由自主地愣神了好一会儿。
然后,他突然喃喃地冒出来一句:“父亲,您,您还记得母亲吗?”
本就坐立不安的赫金斯伯爵直接僵硬了。
只因……
世界上,还会有比这个更令人尴尬的问题吗?
看着以自己为原型上演的自己同情人的戏,又要被儿子询问自己对妻子的回忆!
赫金斯伯爵再没有以往对《玛丽安》的那份热情了。
他只希望这恼人的戏能赶快演完,然后,自己才能飞奔回到房间,关上门,安安静静地装死。
第47章
(一)
第二幕结束的时候,剧院里总算响起了一些零星的掌声。
但这些掌声大概率是献给海伦娜夫人的精彩表演的。
因为,对于这一幕的情节……
在场的绝大多数男士们除了在玛丽安丧子时,被那种名为‘母爱’的感情,稍有触动地险些落泪外,其他时间还是很难对她的经历有什么感触的。
尽管他们认为玛丽安的境况很可怜。
但这感觉更像是看到了一只流浪猫或流浪狗而升起的本能情绪。
至于说同她共情?
对她有什么同理心?
那是一点儿没有的。
大家更多的是感叹‘她识人不明、遇人不淑’。
而针对这一点儿……
趁着第二幕和第三幕中间较长的幕间休息的时间,好些人不免又讨论起来。
这里要忽略那些食古不化,一直死咬着‘玛丽安不守贞洁,是自作自受’的无新意观点……
一些年纪稍大的贵族男士们从另一角度分析起来:“由此可见,女性往往太过感情用事。而且,她们天性缺乏辨别好坏的智力和能力,极容易为一些坏人所诱惑、哄骗。因此,我们才总是不断地重复提醒,好女孩身边一定要时刻都有可信赖的男子跟随和指导,做好必备的防护,绝不能一意孤行、单独行动。”
这样的言论虽说听起来有些歧视,又限制人身自由,且不怎么中听,但好歹出发点儿勉强算是好的。
相反,在另一头……
出于男性的竞争心理,有几个年轻的花花公子倒是想借此机会,同旁边女伴夸耀一下自己。
因此,他们狠狠踩了剧中的男主角西蒙斯,为此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番英明高见(歪理邪说):“你们这些傻女人呀!总是那么容易被虚伪的男人所欺骗,认为他们给出的承诺十分宝贵,却不知这样宝贵的承诺,本就没那么容易兑现。”
“要知道,越是轻易说出口的话,往往越是做不到呢!”
“玛丽安就是太过天真了,才会落得这般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