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1 / 2)

佛系重生 苏怀荒 4391 字 11天前

傅衍希还不忘提醒他:“蛮族席丹王过几日也要来的,江南林家在他们那边种地倒没什么,蛮族那片地方这么大,能种出东西来就已经十分不错了,只是后来听说林家其实是你这边弄过去的,而且这几年还越弄越好,他就有些坐不住了。”

青稞种子这事情席丹王知道,毕竟那是在他的地界粮食,也是借由他的手推出去的,但只有这个还是不够的。

关于运河的时候,积麟里面的这一段,其实都已经挖地差不多了。

效率之所以能这么快,还真不是傅知玉做的,还是傅燕然那边拿出来的工具,而且,不仅是普通民众,军队也加入了,人多力量大,效率便成倍提升。

“其实那东西是谁弄出来的,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傅衍希在饭桌上吃饱了,他这几天也呆地习惯了,人就更加放松下来,在傅知玉的宅子里面,便什么都敢说,“谢恪谢小将军嘛,那时候,当朝皇帝登基之后,他就退了下去。

那个时候他受伤的事情也是闹地全京城都知道,结果身体好了之后也不怎么出现,外面很多人都说他死了,谢家竟然也没有澄清过,就连皇帝都少见他,半年才能见一次吧,也不知道他这么多时间都跑到哪里去了。”

傅知玉拿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不着痕迹地换了个话题:“那……你和皇帝相处地怎么样,他过得好吗?”

“挺好的,我们面上是君臣,私底下仍然是兄弟,”傅衍希道,“他其实没什么变化,只是认真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很忙,有的时候和沈丞相彻夜洽谈,好几天也睡不好觉。

这几年,反而谢将军松懈了不少,他年纪也大了,慢慢地把一些权力还给了皇帝,两人相处的也挺好的,如今积麟看着也确实比之前好不少,我来之前,沈丞相本来也想跟着来,但是他手上事情太多,走不开的,更重要的是,他看着……也不是那么敢来,他跟我说说你大约不想见他,只让我回去的时候告诉他,你是否过得好。”

傅知玉和这几位之间的关系傅衍希看的不是很清楚,他也不想看的清楚,有的时候都是难得糊涂罢了。

傅知玉把手中的酒喝下去了,然后淡淡地应了一声:“其实没什么的,你跟他说,以前的事情,我早就忘记了。”

这好几天的日子里傅衍希写的差不多了,便邀请傅知玉去看看运河河道。

江南要挖的河道不长,只有一小段,更多的还在江南之外,对于这项邀请,傅知玉很愿意去。

目前已经挖通的河道也不是终结,规划里面还有更长的一段是往北边的,那里是蛮族的地盘,这就不是积麟能决定的了,当前也还在洽谈当中。

所以,这次席丹王来江南,也是带着许多任务来的。

这人虽然脾气古怪,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毕竟是个王,他也要考虑蛮族草原的发展。

蛮族地出北方,土地贫瘠,气候也十分不好,许多物资都稀缺,而且路也难走,运输极为困难,傅知玉给的改良的青稞种子和小麦种子救了许多人的命,也叫席丹王坐不住了。

这个人手上有更多东西呢。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江南,这回面对着傅知玉的时候,也没有那时候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果然是水土好,这东西我蛮族羡慕不来,”他感慨道,“我那时候看你,就知道你这人肯定有藏着什么,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你们傅氏皇族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傅知玉笑了一下,道:“我就当你这句话是在夸我了。”

“我本来就是在夸你,”席丹王看了他一眼,“深藏不露,一鸣惊人,实在厉害。”

傅知玉不对这恭维有什么多余的表情,他只是笑了笑,道:“那个时候,还要感谢席丹王帮了我的忙,否则我也管不住他们。”

“你说钱家的事情?”席丹王想起来了,脸上露出一点促狭的笑意,“其实跟我没什么关系,你也知道的吧,谢恪做的而已。”

傅知玉不说话了。

“我真挺好奇你们两个到底发生了什么的,”席丹王看着他,“都这样了,还是没一点进展?”

“……你运河还挖不挖?”

“挖挖挖!”席丹王顺口就应下了,他也听出来的,傅知玉不想谈这个话题,便闭口不谈,只是眼睛里面的兴味就更重了。

他们一起去看了除江南以外的其他地方挖好的河道,路上的时候,傅知玉还遇到了邓静河。

他负责的是河道边上的码头,码头的设置点也很重要,码头建好之后,货往哪边走,甚至码头边上适合开什么铺子,也是一门生意。

事实上,傅知玉和他不熟,连点头之交也算不上,只是邓静河盯着他看了很久,之后又转过了眼睛,低头做自己手上的事情去了。

邓静河的事情其实对于傅知玉来说算是别人家的家事,傅知玉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邓潜,叫他自己做决定。

“你的家庭教育确实不好,这点你要承认,”傅知玉道,“一个儿子被你教地离心离德,能力有余,德行不足,逼到最后甚至想要弑父,另一个儿子是能力不足才德同样不足,虽然没有害你的心,但若是你把家业交给你,往后也是被他间接害死的命。

所以,我把这些事情告诉你,是想叫你自己选择,人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你有这个责任的,我就不代你对他们两个人做什么了,只交给你自己来做。”

邓静河和上辈子不一样,如今他没有家业也没有其他的背景,邓潜要现在管住他还是很容易的。

他觉得其实自己之前也有错,一个孩子生下来了,就应该对他负责任,家里一直对邓静河不重视,一直对他说,家里的产业一分都不会给他,这样的区别对待,任是谁心里都会有想法。

“孩子都是债罢了,”邓潜叹了口气,“我也到了要还债的时候了。”

他收敛了一些风流的性子,一边对自己的嫡子严加管教,一边也给了邓静河一些机会,当然,邓潜依旧一直盯着他的动作,怕他有搞出一些自己控制不住的事情来。

但他没想到邓静河之后都挺听话的,交给他事情便去做了,每件事情都做的十分漂亮,能力确实是无可挑剔的。若是没有之前那件事,也许邓静河会把更多的家业交给他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目前来讲还不错,傅知玉也就不再管了。

在这个自由世界,有太多的东西发生变化了,眼前这个,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桩而已。

第九十一章

“这河一通, 便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一来为通商,二来为防洪, 三为引流灌溉周边田地, 四来, 这河道也是一门生意, 河边挖水塘,可以养鱼, 可以种菱角,”傅知玉带着席丹王, 一边看一边感慨, “能在几年内挖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席丹王在边上看的也很认真, 时不时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其他的不说, 草原上的灌溉问题确实是他苦恼很久的问题,若是能修运河,自然是好的。

运河河道很长, 傅知玉这一行人这一路至少要三四天, 这还只是粗略看了看沿途而已, 若是细看,恐怕还要更久。

“等通了之后再看, 便会大不一样, ”傅知玉道, “河边还可以种杨柳,到时候看着,也是一景。”

前几天都看的挺好的,席丹王看的也规划都差不多制定出来了,这运河差不多要修到哪里,沿途路经多少个城市,他大致心里已经有底了。

但是看到最后,他们见到了一个许久未见的人。

四年之前,谢恪被他发现之后,就真的老老实实再没有来过江南,反正傅知玉再没有遇见过什么奇怪的事情,便当他再没有来过。

这回,应该也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