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身子依然抱恙,在大夫的治疗下稍见起色。小公主为人乖巧灵俐,深受众人的喜爱。」男人不疾不缓的说。
「乖巧灵俐?」扶苏抽了抽嘴角:「你也不用哄我了,申儿是甚麽的性格我昨天已经见到了,现在我希望派你回去帮我把申儿习惯用了的日常用品要过来,以後就随我生活罢。」小时已经这麽熊,长大了还得了?他可不想自己老爹辛苦打回来的江山,真的国祚那麽短。
「遵命。」男人虽然有点不解扶苏怎会突然决定亲自教养小公子,但性格使他依然沉默。
扶苏跟他聊了几句,把他打发了出去。
花了半个早上把要紧的公务办起来了,扶苏便出去走走。
恰好见到申生气焰嚣张地指着一个下人大骂甚麽,扶苏摇摇头,觉得教小孩这个活真是任重而道远……
*
秦牧与蒙恬等人决定了夺回咸阳的想法後,便由蒙恬在大厅内把这建议说出来。
说到让扶苏冒险经过东河,沿水路返回咸阳时,立即有官员跪伏而出,大声反对,认为蒙恬其心可诛,如今之计应退守上郡再行定夺之类的。
秦牧简直要气笑了,要是此时项羽进一步,他们便退一步,那样就不用再谋天下了,直接混吃等死不是更好?而且上郡那边也不是好地方,背靠匈奴,万一有个好歹,简直让外族把中原之地置於腹中!
扶苏认真的听完这个老臣的一番见解後,表示了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关怀的感动後,话锋一转:「卿家如此确定项羽不会见我退守上郡时趁机追击,那这样吧,朕直接派你出使项军,与项羽谈谈如何?」
那位头发已斑白的大臣冷汗立即下来了,连忙道:「臣并非这个意思,只是如今咸阳已沦为鼠辈横行之地,而且四方无人援助,若强行夺取必使军力空虚,无力抵抗项军。如果退守上郡……」
扶苏好脾气地帮他接下去:「退守上郡,好歹还有一个三川郡挡住项军凶猛的攻势是不是?」
老臣已经察觉扶苏口中的不悦,立即低下头道:「老臣羞愧。」
「我觉得你说得不错啊。」扶苏突然道:「还有谁反对?认为我应该退回上郡才是稳妥之法?」
底下的十几个文臣你眼看我眼,有几分犹豫应不应该说真话。
「不用怕唷,为了让你们表达忠心,这样吧,在我退时,你们就留下来帮我挡挡好了,以後我一定会给你们追封,嗯,就在刻在烈士碑最顶层如何?为国捐躯,是好事。」扶苏冷笑一声。这群人都没有心的,让百姓帮他们挡住?也不想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胡亥是怎样忘的?难度教训还不够重?
他们彻底不说话了,贱民为他们所挡是理所当然,但自己去挡住叛军的步伐就不是很有趣的事情。
这些人多数是在咸阳未破之时已经早识先机,放弃抵抗从咸阳逃出,而真正忠烈之士却早已势死守住咸阳,战到最後一刻。可以说现在的多是墙头草之辈,随着风向变化自己的意见。
自古一直是大臣箝制皇帝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代甚至有些卿大夫比皇帝还要恶形恶相!不然怎会出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等的事件?只是秦始皇向来强势,才重拾皇帝的威严。
但遇上扶苏,他们却彻底没办法了。
他们哭,扶苏比他们会哭。他们闹,扶苏更能抛下身份比他们更闹。
闹到无法,扶苏甚至能一边抹泪一边喊着‘大臣害我’,然後作势要撞墙,口中却不忙让史官记下这些事,让历史还他一个清白!
大臣们虽然没有名流清史的奢望,但至少不能遗臭万年啊,让史官记下来今天发生的一切他们还有名声麽?尤其那些以清高自居的御史大夫,一个个更是斯巴达了!
史官?史官已吓傻。
扶苏对於自己死後的名声并不在意,在现代作为明星有那个没一两个负面新闻啊?被狗仔队跟踪乱写﹑被媒体随意抵毁已经是闲事了好麽?要是经历过种种还不够磨练扶苏的心?扶苏的心不玻璃,已经堪比钢铁了。更何况这年代又没有谁会跑来造他谣,指着他鼻子大骂无能。
套句名言‘我死後,那管他洪水滔天’,现在既然没有谁指着他鼻子直骂,那他死後惹人诟病那又怎样?他都死了,眼睛一闭,他们爱盖棺论定就随意去,反正他看来这麽多个朝代的皇帝,好的也能被那些史学家指着鼻子﹑抓到一两个细节开骂,更别提坏的那几位被人骂得如何不像样了。
扶苏表示毫无压力。
对於这个软硬不吃的皇帝,那些大臣只能成为史上最悲剧的──没有之一!
所以扶苏这样一说,他们都不吭声了,深怕这个荒唐的皇帝真的拿他们去挡箭──这种事扶苏还真做得出。
把大臣的意见压下了,扶苏很满意,对着蒙恬说:「蒙爱卿,你继续说你的意见吧。」
蒙恬行礼,应声道:「如今项羽坚守三川,就是认定我们无能一拼之,因此陛下若重回旧都,必然能一削他们的锐气,让他们见识到我大秦亦非无能之士──所谓不为,非无能也,实时机未成。且三川关防险要,亦非飞留之地。
三川作为北南的分界,是咸阳的门户,若扶苏坚守此处,必然直接面对攻击,大为不利。
「朕亦深有同感,此事就此定论,蒙爱卿,你与几位将军商量,我们择日突破重围,回到咸阳再建我大秦王国!」扶苏掷地有声的说。
一时间旧日的意气彷佛充盈在他们的心中,蒙恬大声道:「谢陛下圣恩。」
「好,那还有谁想发言吗?」扶苏问。
大臣都有几分赌气的不开声,原本有事想上奏的看到这情况亦不说话了,几人跪伏在下,明显是意难平,想为难扶苏呢。
扶苏笑笑,并不在意道:「既然无事,那退朝吧。言官回头把今天的会议记录交到我案头批阅。」
──没错,扶苏已经把早朝扭成了会议形式,他不能控制史官的记录,那还不容许他自己留下一份记录,以供後世传阅麽──如果真的能传至後世的话。
史官记下一笔:三世皇年前丧父,因而性情大变,任意妄为,不听劝谏,且以大臣之命相逼,似继其父之遗风焉。
扶苏看後大为感慨,提笔在一旁评曰:滚你妹。
作者有话要说:╮(╯▽╰)╭ 一直觉得古代的皇帝虽然权大势大,但其实很可怜的
连xxoo也要百官来管……更别提你宠谁在後宫干甚麽
~(≧▽≦)/~所以我要写一个不会受这些框架影响的皇帝~~~这样的皇帝在历史的名声很差,但活得逍遥
当然,扶苏苏是不会干太坏的事……嗯
53、汉祖皇后吕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