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2)

姜羽顾不上自己一身的伤,当即便起身朝宁坚的营帐而去,公孙克与戚然明都跟在他身后。宁坚已死,他门前的执勤兵仍在。他们看到姜羽,都抱拳低头:“将军!”

姜羽步履匆匆,略过他们,掀开帘帐走进去。帐内,宁坚安静地躺着,无声无息,没有温度,没有心跳,不会呼吸,他的肢体早已冰凉坚硬,皮肤白里泛青,毫无血色。

宁坚的尸首保存完好,只是从他的一身伤就可看出,他死前是经历了怎样残酷的战斗。

“宁将军是何时战死的?”姜羽低声问,像是怕惊扰了已沉睡的人。

公孙克道:“两日前。”

“立刻安排车队,送宁将军回京。”姜羽飞快地说,“如今已是深秋,天气凉爽,尸体不易腐烂,你等需快马加鞭,在宁将军尸首腐烂之前,把他送入国都。”

公孙克道:“属下遵命。”

“齐国已经派人来和谈,此事便交由董婴负责。”姜羽继续吩咐,“想来国君也是这个意思。”

董婴是世家公子,这种耍嘴皮子的事交给他最合适不过了。

“清点城内兵马总数,死伤多少人,还剩多少人,战马战车几何,皆来报给我。”

“是。”

“董婴和韦伯勇呢?他们应该还活着吧?”

“韦将军重伤,董将军也受了些轻伤。”公孙克说。

姜羽转身匆匆出了宁坚的营帐:“我去看看他们。”

姜羽和公孙克你一言我一语,戚然明站在那里,似乎就显得有些多余。姜羽向外走时路过戚然明,突然停顿了一下脚步,偏头看了戚然明一眼:“你回去歇着吧,让军医给你看看,你的伤不轻,就别再到处乱跑了。”

戚然明点了点头。

公孙克路过他时,也冲戚然明颔首,语速飞快地说:“戚车右大难不死,是上天垂怜,赶紧回去养伤吧,别浪费了将军的一番心意。”说完就跟着姜羽走了。

身为下属,公孙克当然不会去指责姜羽的所作所为,他只会选择服从。但不得不说,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姜羽这次抛下一城的士兵跑去找生死不知的戚然明,都有够莽撞,有够不负责任的。

关键是,宁坚还因此而战死了。虽然不能说是戚然明的责任,但唯一的知情者公孙克,心中对戚然明难免有些意见。在此之前,姜羽从没做过这样的事。

戚然明回到营帐后,让军医给他治了伤,包扎伤口以后,戚然明就在姜羽的营帐里静静地等着。而姜羽却一直忙到天黑,才停下来。

德县还剩下三千生力军,这三千大部分都负了伤,还有千余重伤者。而齐军的损失要更惨重一些,德县被包围时,燕军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爆发出的战斗力使人心惊,一个个都不要命似的,一个齐军和一个燕军,根本不敢正面对上。齐军来时五万人,只剩下不到三万人。

和谈在董婴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姜羽、戚然明和韦伯勇都养着伤。公孙克这些天也受了不轻的伤。

关于那对老夫妇的事情,姜羽没跟公孙克细说,只说他们救了戚然明,担心南宫绰对他们不利,就一起带到了德县。

然而公孙克却在与老夫妇闲聊时,听老夫妇说出了真相,即他们四人在城外的一整个过程。听到姜羽竟然冒险闯入南宫绰的营地救他们,公孙克想着就后怕,不过他思来想去,觉得这不像是姜羽的风格,却又不敢去问姜羽,只好自己憋在肚子里。

与齐国这一场战事停下来之后,听说楚国那边也停手了,两边都在和谈。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和谈,从秋到冬,天气愈来愈冷,夜里地上凝霜,哈出一口气都会形成白雾。

两国将士都思乡心切,急于回家,因此双方各让一步。

齐国将高阳还给燕国,把永静割让给燕国,另每年向燕国进贡黄金百两,肥牛百头,肥羊百只。而德县则还给齐国。

至此,此战算是燕国大获全胜。而姜羽也有空听听其他消息。

但公孙克看着旁边的戚然明,有些犹疑。

“不用避讳,直接说。”姜羽摆了摆手。

“是。”公孙克道,“有三个消息。”

“第一个,是来自临淄的,听说燕齐和楚齐这两场战争的大败,使得齐侯在朝堂上的威信受损,原先的三公子姜平带头反对他,说他无能。”

“第二个是来自秦国。”公孙克说到这里,看了戚然明一眼,戚然明恍若未觉,“秦国太子广陵君前几日出兵晋国,却被石襄一箭从战车上射了下来,听说射中了胸口,现在生死不知。”

“第三件呢?”姜羽问。

公孙克道:“第三件来自蓟城。”

“蓟城。”姜羽重复了一遍,“这个不用念了,我大概知道。蓟城的情形,等我回去了再说。”

“至于临淄,有楚侯相助,姜平胜出应该不难。毕竟晋国忙着应付秦国,没功夫帮姜固。”

“广陵君嘛……”姜羽摸了摸下巴,沉思道,“要是石襄真把广陵君给射死了,那秦国跟晋国这个仇可就结大了。如果广陵君没了,那广陵君的弟弟,公子喜……”

公孙克又瞥了戚然明一眼。

戚然明又在摸他那支白色的骨笛,像是把玩什么心爱之物。公孙克见了,随口笑问:“戚车右,你这支笛子看着眼生,之前在曲沃没见过,是哪儿来的?”

戚然明抬眸看了他一眼:“母亲遗物。”随后又扫了姜羽一眼。

第67章

他们试探得太明显了。

姜羽神色自然地笑了笑, 半点不尴尬,转头对公孙克吩咐:

“传令下去, 班师回朝。”

“是。”

公孙克一走, 帐里就只剩下姜羽和戚然明两个人。姜羽一手撑着下巴, 笑看着戚然明道:“此战你立了功,若跟我回蓟城, 国君不会亏待你。就算国君不给你加官晋爵,我也不会亏待你……你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