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十四章、思公子兮未敢言(1 / 2)

紫诏天音 步非烟 3741 字 6天前

中堂,猛虎图。

卓王孙背负着手站立,道:“有人侵入太昊阵,你可知道此事?”

韩道明躬身道:“属下也是刚刚知道。此人武功极高,且对于太昊阵极为熟悉,几乎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来。只是此人没有料到阁主已经将太昊阵改造过,因此,还是被秋姑娘发觉了。”

卓王孙道:“依你之见,有几个人有此嫌疑?”

韩道明道:“首先便是青石天牢中的那人。倘若他破了锁骨的太玄链,杀回宫中,只怕太昊阵当真困不住他。不过前日我飞鸽传书,青石天牢如常,那人并未逃出。阁主自然也有这种力量,但想必不会自其中出入。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了。”

卓王孙道:“说下去。”

韩道明道:“第一个可能,就是步剑尘复活了。将这已存在数百年的四天阵改造为连环相生,互为屏障的防御圈子,乃是步先生提出并筹划的。后来虽然又经多方改益,但终究未跳出其窠臼。步先生能够从容出入,是非常可能的。第二个可能,就是姬云裳姬夫人离开了云南曼荼罗教,从边陲赶来。姬夫人叛出华音阁,加入曼荼罗教之前,与步先生交好,加之姬夫人当初乃是阁中重臣,是以四天阵阵图初成之时,就交了一份给姬夫人。因此,姬夫人大为可疑。”

卓王孙道:“还有没有其他人?”

韩道明摇头道:“这四天阵精妙绝伦,绝非人力所能抗,就算武功再高,也无法只力通过。天牢紧闭,步先生已死,这侵入太昊阵的人,姬夫人嫌疑最大。”

卓王孙沉吟了下,道:“伏在云南曼荼罗教的暗桩有什么消息?”

韩道明苦笑道:“这就是我最不明白的了。暗桩传来的消息,说他们的教主每日按时升殿,从未间断过!”

卓王孙眼睛抬起,深深望着那副猛虎中堂,良久道:“如此说来,我们要好好布置一番了。”

吉娜兴高采烈地站在虚生白月宫前面的小花圃里,她身后摆了十几把剑。

卓王孙道:“本派的剑招名□□水剑法,乃是隋末华音阁的第一任阁主简老先生所创。简先生当年号称剑神,生平大小千余战,未尝一败。这套剑法糅合了天下武功精要,比之少林的达摩剑法、武当的两仪剑法还要高妙,讲究的乃是‘以神为用’,只要深切认识到这一点,就已经得到了春水剑法的精髓了。所以春水剑法也可谓离析之剑,就是从陆离缤纷的剑招中,将敌人手中的剑离析出来,进而由剑及招,将他破解掉。你能听明白么?”

吉娜点了点头,道:“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听得明白。就是说,劈也罢,砍也罢,杀人也罢,剁肉也罢,剑还是剑,只要能绕过它,不让剑锋追上你,那便胜了。”

卓王孙笑道:“你这说法虽然粗俗,但意思是这样的。春水剑法形神十二招分别是冰河解冻、寒鸭戏水、潜虬媚渊、飞鸿远音、梦花照影、见月流芳、曲渡舟横、小浦渔唱、绿黛烟罗、红霓云妆、饮虹天外,怀珠沧浪。每一招都有一招基本的剑法,叫做‘形’,从这基本的剑法中领会出的剑法精髓,叫做‘神’,由神而分化,可以增生出千千万万的形,是以春水剑法虽只十二式,对敌的时候却可以千变万化,无休无止。你去拿两柄剑过来。”

吉娜兴冲冲地抱了两柄剑过来,卓王孙一剑在手,将一柄递给她,道:“你来攻我。”

吉娜看了看手中,道:“那砍伤你怎么办?”

卓王孙微微一笑,“放心好了,你砍不伤我的。”吉娜犹豫道:“那我砍了。”说着拿着剑歪歪斜斜地砍了过来。卓王孙突喝道:“认真些!”吉娜一呆,住手不砍,卓王孙手一抬,剑尖已经指在吉娜的颔下。寒气如针,直透心际,吉娜虽然明知道卓王孙不会杀她,但害怕的感觉仍然迎面扑来。卓王孙收剑:“再攻!”

吉娜喘了口气,一呼一吸之间,害怕的感觉猛然收缩到心间,化做一缕刺痛迅速通向右手。寒光一闪,剑走中锋,猛然刺出!

卓王孙身一侧,剑已到了她颔下,淡淡道:“你看,并不需要快多少。”收剑,“再攻。”

吉娜一声娇喝,一剑直劈下来。卓王孙斜剑一封,吉娜和身扑上,连人带剑向卓王孙撞去。卓王孙飘身闪开,吉娜大呼小叫地追了上去。卓王孙皱了皱眉,一剑平出,又指在吉娜颔下。

吉娜道:“你将剑拿开,我们再来打。不就是学剑么,有什么可怕的!”

卓王孙手轻轻一抖,剑尖发出一种鸾凤的清音,剑身倏然变的朦胧起来。在吉娜的面前荡出数朵剑花,明艳不可方物,一种森寒威严之气却荧荧然横溢而出,吉娜喉头一紧,话再也说不下去了。

卓王孙冷笑道:“这也是春水剑法的威力。你若是潜心学习,破解这一招不难。但若是象刚才那样自暴自弃,我一招就可以刺穿你的身体!在这一剑面前,你只是一只虫蚁。”

吉娜怒道:“我不是!”

卓王孙收剑淡笑道:“我从来不听别人的辩解。要说就用你的剑说。”

吉娜哼了一声,将剑抛在地上,狠狠地踩了一脚,道:“破剑破剑!”伸手对卓王孙道:“我要你那把剑!你那把剑好。我若用它一定能胜你!”

嵩山,少林。

少林寺的钟声仿佛是天宇中唯一的声音,在少室山上回响着,传入昙宗大师的耳朵。他听得有些出神。近日江湖纷涌并起,涌现了数十少年英豪,如同绝世奇葩,绽放出璀璨的光芒,映照起来,他就显得有些老了。相传了千年下来的少林寺,本应是江湖的中流砥柱,但现在,又有谁看得起他这个少林方丈?他禁不住叹了口气,若不是几年前天罗教横扫武林时,将少林寺的经典一扫而空,少林寺何止于落到今天这个田地?武林盟主的位子,又怎会让杨逸之做了?

昙宗大师想起六年前初见杨逸之的情形。那是一个大雪的冷天,他拿了块硬馒头,给了一个饿晕在山下的少年,他当时并没有道谢,吃完之后,就继续向南方走去了。六年之后,这少年居然重返中原,凭着一柄剑,击败不可一世的天竺高手遮罗耶那,赢得了武林盟主的称号,连昙宗大师都心悦诚服。当然,他服气的是这少年的武功,可不是他的地位。在他眼中,这武林盟主的位子,只有他,这少林寺的方丈才配做。

这是昙宗大师的心事,他从来没对任何人说过。他是个高僧,所羡慕的并不个人的荣誉,而是少林的荣耀。能够让少林寺重新成为天下第一大派,是他心底最深处的心愿。为了这一心愿,他甚至可以做任何事。但是,现在的他,却什么事都做不成了,因为,失去少林寺七十二绝艺之后,少林功夫一落千丈,就算以他的颖悟,也不过是江湖一流高手的水准而已。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怎么数都有几十人,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昙宗大师的真气随着暮夜的钟声运转,一直到秋夜的露水,将他的袈裟浸满,方才收功,缓步向后院走去。他每天入睡之前,都要去后院的水井前再坐禅两个时辰。他如此勤勉地练习功夫,冀图某一天能得悟大道,重新创出七十二绝艺来。他甚至是用苦行的方式,来祈祷佛组的垂顾。

古井四周布满苍台,井前湿滑的青石上,摆了个破旧的蒲团,此外什么都没有。当他跨近古井的一瞬间,他突然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