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2 / 2)

想做点别的还真不太容易,就比如这个豆腐,买一斤黄豆做倒是能做,但是手艺不到家,做的不好吃也浪费了,还不如让应家干脆就弄点豆腐卖算了。

这个要求一在昌华市的本地论坛提出来,就引来了不少人的赞同,赞同的这一批大多数是既想买菜,偏偏时间比起那些完全闲着的老头老太太又慢了一步,刚好排在后面。

还有不少人提出干脆也卖点豆腐脑好了,不光可以白口吃,还可以拿去加点葱花做汤,省得应家的菜想做汤也难。

呼声太高了,应元白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也不是不行,就干脆同意了,毕竟黄豆的产量是真的不高,而且因为黄豆可以存放的时间过长,应元白肯定,就算他第一天的时候把黄豆的供应量扩大了,但是第二天来的人还是之前那一些,吃不上的人还是继续吃不上。

但是豆腐可是存不了的,稍微多放一段时间就会变味了。

于是在黄豆销售的那天,应家的顾客们就迎来了两道新鲜菜色,豆腐和豆腐脑。

豆腐的颜色看上去是微微带黄的乳白色,而豆腐脑则是嫩生生的雪白,一点杂色都看不到。

豆腐的价格也不高,一块五块钱,豆腐脑则是一铲三块钱。

店门才刚开,大家就先闻到了这香甜的豆腐脑的香气。

比起黄豆的豆香气更加浓郁香甜,尤其是豆腐脑还是热气腾腾的,看的人更是忍不住探头。

豆腐脑被装在一个大木桶里,有专门的人拿着浅浅的铲子给他们装豆腐脑。

因为应元白提前说明了,这次大家不光提着袋子篮子过来,还有人专门拿好了带盖子的碗过来。

倒不是不能用不带盖的碗,只是大家有一个担心,这不带盖,万一走在路上摔一跤,把豆腐摔出来了,那心要痛死。

豆腐摔一下说不定还能捡回家,这豆腐脑摔一下大概是什么都不剩了。

而切好的豆腐则放在另一边的木案板上,一层一层的摆好,看起来也是让人眼热。

排在前面的顾客虽然看着豆腐和豆腐脑都很是眼热,但是还是先选择了买黄豆起,毕竟黄豆才是最重要的,而应元白这次拿出来的黄豆数量确实不多,只有200斤的样子。

前面200个顾客一下子就把黄豆给买完了,剩下的就是豆腐和豆腐脑了。

看到黄豆这么快就销售一空,戴晨吸了口气,虽然他也想吃黄豆,但是排队和抢号实在是赢不过别人啊。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才在论坛上提出了豆腐请求,没想到第一天就派上了用场,就他现在这个排号顺序,要是应家卖的全是黄豆,他豆香都闻不到。

而剩下的顾客也陷入了纠结,豆腐和豆腐脑都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豆腐可以拿去做各中各样的菜色,只要手艺好,都能做,但是豆腐脑还是热的,尤其是那冬天的小风一吹,本来身上就凉飕飕的,闻着这热乎乎的豆腐脑就挪不开眼睛了。

尤其是因为起的晚而着急出门排队,都没有吃早饭的人,闻着这香喷喷的豆腐脑香气,肚子不争气的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想吃豆腐,又想吃豆腐脑,排队的顾客异常纠结,最后还是肚子里的咕噜声提醒了他,最后选了豆腐脑。

盛在木桶里的豆腐脑看着就很嫩了,然而用浅浅的铲子铲了一铲豆腐脑出来,白嫩嫩的豆腐在铲子上颤颤巍巍的抖动,更是嫩出了水的样子。

让端着碗的顾客都不敢太大动作,生怕把豆腐脑给碰碎了。

戴晨本来是想选豆腐的,可是豆腐脑的样子太诱人了,而且就算他买好了菜,也要带去公司,等到下午才能带的回去。

考虑了一下,戴晨还是选择了豆腐脑,润滑的好似白玉的豆腐脑在碗里晃动,戴晨撒上他事先准备的白糖,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豆腐脑放进嘴巴里。

白糖的甜蜜和豆腐脑的豆香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细腻嫩滑的口感更是把豆腐脑的美味提升了一个层次。

这个味道忍不住让戴晨想起上次在公司被人请喝的一杯双皮奶,两中食物虽然食材不同,但是看起来却有点相似。

但是要拿双皮奶和甜豆腐脑比,戴晨选择甜豆腐脑,两者几乎没有可比的。

戴晨一点点细细品尝豆腐脑的香甜,等他走到公司了这一碗豆腐脑吃了三分之二了。

同事从外面匆匆走进来,手里端着一个和戴晨相似的碗,但是并没有直接开始吃,而是端着豆腐脑到了工位了,拿出事先准备的调料,葱花虾皮紫菜榨菜辣油……

戴晨看着同事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加进来豆腐脑中,原本莹润白嫩的豆腐脑一下子就变了色,顿时眉头紧皱。

“戴哥,你怎么就加白糖吃啊,这么好吃的豆腐脑,就是要加点咸的辣的才够味啊!”同事探头看了眼戴晨的碗,注意到戴晨碗里那寡淡的颜色,啧啧摇头。

在他看来,加白糖的豆腐脑简直就是异端。

“你加那么多重口味的配料就是玷污了豆腐脑的香气,你自己闻闻看,现在还能闻到豆香气吗?”同事觉得戴晨是异端,然而戴晨则觉得同事才是异端。

“闻着香气是没有那么浓郁了,但是吃起来口味更多变啊,戴哥,你要不尝尝看,真的味道很好……”同事看出了戴晨是甜党,考虑了一下,为了让戴晨进入咸党,他决定牺牲一下。

如果同事没有说最后那句话,戴晨肯定是要反驳的,但是有一口白吃的豆腐脑在面前,只是要吃平常没有吃过的口味,吃还是不吃……

网上的顾客也知道了应家农场在本地的豆腐销售情况,只是他们再想,也没有办法,豆腐做出来太容易坏了,想要不坏的话,包装很复杂,几乎是要多出一个生产线,这对应家农场来说几乎不太可能这么做。

因此他们也只能看着昌华市本地的顾客开始在论坛上,花式炫耀各中豆腐豆腐脑吃法,羡慕的口水都控制不住了。

阮东俊就很羡慕他室友杨勉了,回家有新菜吃,其实他也很想跟着杨勉一起去昌华市,但是家里不同意,只能在微信上看着杨勉经常发各中美食朋友圈。

不了解的人可能看着还没有什么,可是一众知道应家农场的同学,看着那加上小葱做出来的豆腐汤,还有那麻辣可口的麻婆豆腐,和蛋液一起煎制的嫩豆腐,几乎是看到了就想吃饭了,恨不得直接去他家蹭饭,只可惜距离太遥远了。

阮东俊想吃豆腐都想红眼了,看着杨勉的朋友圈,恨不得马上就到抢黄豆的时间,他就可以一举抢下黄豆,也做豆腐吃。

而这次跟着抢黄豆的也不单单是之前的这些顾客,还有上次在应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的各个门派,收到应家黄豆的销售消息后,也都蹲点准备抢黄豆。

至于为什么不找人抢黄豆,他们还是要点脸的,这事不好说。

毕竟他们在别的地方都是有特权的,结果连个菜都要靠自己抢,而不是去农场订菜,说出去多少有点丢脸。

虽然知道了应家黄豆难抢,但是各个门派还是不以为然,毕竟他们已经选好了手机,手速怎么也比那些普通人快,然而他们太低估了那些和他们一起竞争的人。

他们的速度很快,可是和他们一起竞争的都是老顾客了,眼力和反应力都不是一般的快,几乎是预售倒计时刚刚归零,他们点进去,就发现结束了。

也不是说没有人抢到,毕竟他们的手速是真的很快,虽然对规则并不算特别的了解,但是这个手速也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