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2 / 2)

这一顿早饭就用了快半斤黄豆, 鸡蛋更是一口气用掉了四个, 不对,是五个鸡蛋,顾益看看自己带回来剩下的鸡蛋,顿时悲从中来,这一口气就用了快四分之一, 剩下的蛋根本就撑不了多久。

而且最严重的问题在于,他家,从他爷爷,到他爸妈,再到他哥他侄女, 都很喜欢吃这个鸡蛋,就算他现在想把鸡蛋收起来, 他哥就算了,爸妈侄女想要, 难道还能不给。

而顾家人也是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两种蛋羹的味道不同, 原来是原材料的不同。

顾景倒是知道顾益和顾老爷子昨天去了哪里,本来对应家农场的印象不是很好,这一下也被美食给带的改观了,能养出这么好吃的鸡蛋的地方, 应该不会有多差吧。

顾父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内心也有点赞同,就他吃这个蛋羹来看,味道好的没话说,对方要是想赚钱,只要养鸡下蛋就行,那钱可能没有骗人来的快,但是赚钱的速度也是杠杠的。

不过顾父还是没有忘记昨天的事情,逮住顾益就问了一顿情况,顾益刚开始还是说的很正常,然后说着说着就到了在应家吃的美食上。

顾父听的眼角直抽抽,但从顾益的话中知道昨天的情况确实是个误会,也就没有再问下去了。

顾老爷子拿上他从应家带回来的药材就去和认识的药材检验中心了。

提到这个检验中心他就不得不感慨一下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了,以前收到的药材想知道药效如何,那是很难清楚的判别出来,只能凭借经验判断,可现在有了检验中心,虽然还是不能完全检验,可是多少有了数据标准,也方便了不少。

白松市的药材检验中心算是非常的有名气了,不光是本地的药材商会把收购来的药材抽样送检,就算是外地的药材商,一旦遇到了贵重的药材,也会拿过来送检。

毕竟药材不比别的东西,只要用来治病的,万一这药材药效不行,或者出了什么问题,那说不定会酿成大事故。

因为名气很高,所以药材检验中心也很繁忙,要不是顾老爷子和这边的检验人员熟悉,对方抽空加班帮他检验,可能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轮到他。

不过就算如此,检验结果也是等了两天才出来,这个时间相较于正常的检验时间有点过长了。

顾老爷子有点担心,不过他觉得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如果是药材有严重问题的话,对方早就应该和他说了。

“顾老,这是检验报告。”检验员把检验报告拿给顾老爷子,顾老爷子没有多注意对方的表情,直接看了起来,报告上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的多,甚至说好很多。

检验员也在一边感叹,虽然覆盆子不是常见的中药材,但是也不是没有检测过,顾老爷子带来的这个覆盆子药效比之前检测过的好太多了,甚至让人好奇,这批覆盆子是怎么种出来的,怎么药效会这么好。

不过检验员也没有太好奇,毕竟好药材来源也是一个药堂的秘密,就没有继续问下去。

这份检测报告不光是顾老爷子看到了,顾父和顾景也都看到了,不过哪怕药效比起普通的覆盆子要好的多,可是对于覆盆子的定价,两人还是有些不太能赞同,最后还是顾老爷子直接定下这批覆盆子,不过这样一来,顾家的药堂现金流就有点紧张了。

覆盆子到了就得用上,只不过开出的药方中,需要覆盆子的药方实在是太少了,而就算有需要覆盆子的药方,由于应家的覆盆子价格太贵,虽然开药方的大夫会问需不需要开这种贵的覆盆子,药效更好,但是这话一出口,就让病人下意识的以为药堂是想赚自己的钱,或婉拒,或直接拒绝,一时间覆盆子硬是买不出去。

不光是这样,外面注意到了顾家的现金流有些紧张,打听到是顾老爷子从姚深那边买了一批昂贵的覆盆子,了解到价格之后都感叹顾老爷子是人老了,心也软了,这种简单的骗术也上当。

现在弄的家里产业经营不善,现在想回本,不就只能从病人身上赚钱,可现在的病人精的很,哪里会那么容易上当。

不少了解事情经过的人都忍不住感叹,顾家可是被顾老爷子给坑惨了,这人还是要清醒,不能为了之前的一点情谊就头脑发昏,不理智,这不,就出问题了。

有些不光是注意这边的情况,甚至还在推波助澜,顾家药堂在白松市的名气还是不小,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少,如果因为这个问题倒了,到时候他们说不定还可以分一杯羹。

外面的风言风语老金也听说了,考虑了半天,带着银行卡去找了顾老爷子,直接把银行卡扔给他,免费借钱,只要顾老爷子把上次吃的酱菜给他吃就好了。

顾老爷子哪里不知道他的真实意思,就算酱菜再好吃也不至于为了吃的付出这么多代价,这不过是老金找的一个借口,或许吃是真的想吃的,但是最主要的想法还是要过来帮忙。

顾老爷子感动之余还有些哭笑不得,要说现金流紧张那确实是有点紧张的,毕竟一口气拿出一大笔钱,但是也只是紧张而已,稍微缓一缓就过去了,根本不是外面人说的那样马上要破产,要是就买点覆盆子就要破产,那他这和安堂也太凄惨了点。

第182章

老金听到顾老爷子的解释还担心他是不是面子上过不去, 所以不愿意收下这个钱,直到顾老爷子坚持,他才放下心来, 把银行卡给收回去了。

不过虽然说覆盆子卖的少, 但是也不是没有人相信和安堂的, 毕竟顾家的名气还是够大,也是有一些忠实的顾客在, 有些顾客甚至从小到大, 只要在白松市,就是在和安堂看病的,自然对顾家非常的信任,也相信顾家不会骗人,加上覆盆子治的病有有些不好和别人开口, 就干脆买下了贵的。

只不过他们信,但是他们的子女不是很相信,加上听说了关于和安堂的风声后,都非常的不满,觉得家里人上当受骗了, 毕竟这个覆盆子涨价之后,一帖药的价格都翻了不少。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 这多花了钱也不一定能治病了,有人想拉着他爸去别的地方治病, 别上当了, 但是老父亲听他这么一说,直接挥手拒绝,怎么都不肯去别的地方。

本来有点难言之隐就很尴尬了,去和安堂算是老地方了, 脸皮厚点也无所谓,但是去别的地方岂不是又要把症状给重新复述一遍,老父亲的脸丢的已经够多了,怎么可能再去丢脸。

不过家里人觉得浪费钱,他们也只能说买都买了,吃完这几贴中药就不吃了。

买都买了向来是个大杀器,有这句话挡在前面,多少还是挡住了不少阻碍。

这一贴药下去,当天还没有什么反应,可是到了二天再吃,效果就出现了,有人发现自己那个难言之隐好像没了。

哪怕是人到中年,还是会有点想法的,而且不想做和想做不能区别还是很大的。

并且这个病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的朝着年轻一代蔓延过去。

一开始,人们还嘲笑和安堂大概要萧条了,从白天来看,去的人确实的比较少,但是到了晚上,尤其是过了十点钟,街上的人少了起来之后,和安堂的人就多了起来,大多数是一些中年人,拿着药方,偷偷摸摸的去和安堂抓药,而且药方大部分的都是差不多的样子。

而到了后来,也不光是中年人,甚至有年轻人也过去买药了,一时间,和安堂白天比晚上还要热闹些,甚至有些人不给药方,直接就想要买覆盆子的,但是没有药方的情况下就被拒绝了。

这下被拒绝就没有办法了,只能白天再过来看病,然后尽量的让大夫把覆盆子给自己加进去,大夫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但也是会加覆盆子的就加,不能加的就不加,还有些人看到大夫只给自己开了几天的药剂,恨不得大夫多给自己开几天的药。

为此还出现了这种事,病人在和安堂看过病抓了药,然后又去别的中医那里看病开药,尽量引导大夫给自己开覆盆子,之后又拿着药方过来找和安堂抓药。

这种行为一开始还没有人发现,直到一个抓药的员工发现一个病人一天抓了四五回药了,他们抓药抓多了,对于什么方子治什么病也是直到个大概的。

对方抓药的方子就是治一个病的,但是却一天内开出了好几个药方来他们这边抓药,怎么看怎么奇怪,最后坚持不给抓药了,对方还恼火,他出钱买药怎么就不给抓了。

最后才吐出原委,原来他就是冲着和安堂的覆盆子来的,这东西拿回去之后熬粥做汤喝,可以治疗阳痿,这事其他人都知道了,不然的话为什么和安堂的覆盆子生意这么好了,大家都是冲着这个来的。

甚至在和安堂不知道的情况,他们已经成了不少来白松市人的首选之地。

在一些隐疾论坛、聊天群里,和安堂的名声都大了不少,虽然这个名声都是覆盆子功效强。

顾老爷子查阅最近的账也是发现覆盆子的销售变得异常火爆,一时间覆盆子的消耗情况竟然和常用的中药材消耗差不多,这个情况是很特别的,因为覆盆子的功效和作用,所以药方里有它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这段时间的消耗显然是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