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辞之中尽是嘲意,皇长子又一向没什么圣宠,众人偏着五皇子,更是大笑。
他没听出来,郑宓就坐在皇帝身侧,自是瞧出来了,陛下方才那句,并非嘲讽,而是真心话。
但殿中众人都会错了意,以为皇帝是在讥笑炼丹之术是无稽之谈。
殿中欢声笑语一片,终于有了新岁将近的喜气。
明苏端起了酒,轻轻抿了一口,心下很是惋惜,这开端极顺利。
可惜阿宓叮嘱过她,要她勿多饮酒,否则今日更该痛饮一夜。
但想起了郑宓,她心中又微微地生出暖意。
阿宓,你看,你虽不在了,我仍听你的话,便像你在时一样。
第四十六章
除夕过后, 便是初一。
初一一早,帝后便率文武百官与宗室皇亲前往宗庙祭拜天地与历代先皇。
这已是皇帝登基的第三十八个年头,他自觉江山稳固, 天下也安泰, 秉着香束立于先帝牌位之前时, 甚是自得。
郑宓身着朝服,立于他身旁,也望着先帝牌位, 想着先帝与祖父相识二十五载,君臣相得, 信任有加, 以致托付江山, 托付少帝,不知先帝若有灵, 看到如今这境况会是何滋味。
晚间宫中大宴群臣, 皇帝于升平殿宴请文武百官, 皇后则于凝和殿宴请内外命妇。
今日到宴之人,较之除夕家宴多上数倍。
凝和殿中坐满了命妇, 殿外廊上亦摆了食案,每隔一步,便有宫灯,将大殿内外照得有如白昼。
这时节,天大寒, 夜间更是不时有寒风呼啸, 廊下用宴的命妇不免受冻,菜肴虽美,不多时便凉透了, 品尝起来,无滋无味。
可这许多命妇却无一人有不满之色,皆是笑吟吟的,尝起酒菜,亦如品佳肴。
每年初一,能入宫饮宴的,不是三品以上的大员或是与皇家往来密切的宗亲勋贵,便是正得皇帝青眼,即将升迁前途无量的大臣。
能在宴上有一席之地,便是荣宠,大臣也好,命妇也罢,纵是受尽北风吹,也只有欢欣高兴的。
殿内自无外头的寒风萧瑟,暖炉将殿中的寒意驱得干干净净,丝竹声悠扬悦耳,往来的宫人皆是面带笑意。
郑宓坐在上首,下首左右第一位坐的分别是贤、德二妃,再往下便是其余妃位与公主,各家命妇则坐得靠里些。
明苏自开宴便有一遭没一遭地饮酒,她食案上的酒是郑宓特命人备下的青梅酒,果味浓而酒味淡,纵是将整壶都饮尽了,也不会醉。
她状似无聊,妃子与命妇也怕她,不敢轻易搭话。
唯有坐在她身边的祁国公主,与她道:“信国今日是怎么了?光是饮酒不说话?”
说着凑上去嗅了嗅她杯中的酒,而后便笑,“原来是青梅酒,没什么酒味的。难怪呢,我记得你是不饮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