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晨昏 若花辞树 1978 字 8天前

他这样说,明摆着便是要公主发问的,明苏也就顺着他的意道:“是为何?”

“大抵是见着了旧日的兴旺了。”楚恩叹道。

明苏原以为多半是些恭维拍马的话语,谁知太尉却提起了旧日,这旧日指的自然是太傅还健在时。

她默然片刻,终是道:“太尉不在朝中,故而不知这几日大臣们的姿态。以中书令为首,群臣皆谄媚,无一丝风骨。”

楚恩听她这样说,竟是笑了笑,道:“未必就是谄媚,兴许是大家心中都高兴。”

明苏不解。

“到如今,已有六年了,幸而只过了六年,若是十六年,二十六年,殿下怕是看不到这谄媚了。”

楚恩笑着说道,“太傅秉政四十年,只六年时光,还不能将太傅的影响全然抹去,朝中大半仍是他当年提拔起来的人。

殿下便未发觉,许多平日在朝中不愿说话的人,这些日子积极多了吗?”

“殿下可记得,臣曾与殿下说过,「人老了,难免怀旧,朝中如臣这般,私下里怀念的大臣,应当还有吧」,都是见过当年盛况的,都是知晓太傅忠心的,那般忠心耿耿,全无私心的辅佐,都能招致猜疑,招致灭门,谁能不心寒?”

楚恩叹了口气:“加上陛下好听美言,于是善于献媚之辈崭露头角,二位皇子相争,派系之别甚于才干德行,习惯了旧日作风的大臣们自然看不惯,也自然只能沉寂下去。殿下此行,是拨乱反正,臣等期盼已久了。”

这是第一回有人告诉她,她所行是拨乱反正,是正义之举,而非遭人唾骂的谋朝篡位。

明苏有些无所适从,她不知当真是如此,还是掌权之后。

不论她所行为何,都自然有人将她所行粉饰成大义凛然的模样。

于是她也就未能接话,心头乱糟糟,说了一句:“太尉先回府去吧,母妃今日便会去看望外祖母的。”

楚恩闻言,也就起身告退了。

明苏枯坐了片刻,心下乱糟糟的,似是思绪缠成了线团,理不清头绪。

她很想与亲近的人说一说话,但淑妃眼下当已出宫了,而阿宓要晚膳时方至。

明苏有些后悔了,昨日她该与阿宓说,她不止要晚膳,她一日三顿加宵夜全都要。

不过,若是如此,阿宓兴许会觉得她黏糊糊的,过于粘人了。

明苏低落了一会儿,赐下许多珍宝,让淑妃带回家去,赐予太尉一家。

大臣们也很为难,中书令与几位重臣私下里商议了一番,接下去要如何行事。

陛下已被软禁,京中局势尽在公主之手,最好便是公主登基,如此局势也就平稳了。否则,兴许会再起动荡。

至于女子登基是否妥当,大臣们倒不大在意。前朝曾出过一名女帝,也是公主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