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大门打开,谢伯文穿着蓑衣走进来。
“伯文哥回来了?”谢琅惊讶道,“我怎么都没听见驴叫。”
谢伯文脱掉蓑衣进屋就说:“我回来的时候你正忙着做犁,没注意。”
“什么事这么着急?”谢琅好奇地问。
谢伯文:“我今天跟酒肆的人说了油皮,酒肆同意了,我打算明天就做。可我听小七的大伯和二伯的意思他们也想做。”
“做就做呗。怕我生气?”
谢伯文摇了摇头,“当然不是。是他们非要我问你,说你不同意,他们就不做。他们只做豆腐也行。”
“嗤!”谢琅不屑,“这话你也信?”
谢琅不同意,那俩兄弟也会做,指不定还得在背后骂谢琅。
谢伯文看到谢琅的表情,叹气道,“不止我,你大哥和二哥也不信。刚才特意去我家说,天晴了就跟他们分开。我觉得宁得罪君子,也不能得罪小人,就不赞同跟他们分开。你看呢?”
“你是对的!我大哥和二哥没脑子,别听他俩的。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
谢伯文:“我也是这样想的。可我和你嫂子都不甘心。”看到小七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就故意说,“想到他们连自己的亲侄子都不要,我们还得带着他,就觉得憋屈。”
“这有什么可憋屈的。”谢琅早料到这点,心中倒是没有一丝恼怒,“油皮的价钱是不是比豆腐高许多?”
谢伯文点头,“那东西要一张一张挑,我都没开口,酒肆就把价格调高许多。”
“这就成了。”
谢伯文不解其意,“此话怎讲?”
“价高,你说他们会不会只做油皮,不做豆腐?”谢琅不答反问。
谢伯文点头,一定会。
“油皮毕竟是新东西,酒肆要的不多,他们做太多,卖不出去会怎样?”谢琅又问。
谢伯文:“卖不出去就带回家。”
还能怎样?
“教我做豆腐的大哥只跟我说,豆腐臭了发霉了,用油过一遍还可以吃。可从未提过油皮和薄豆腐发霉了怎么办。”
春天霉菌滋生的时节。
此时的长安气候虽不如后世的江南潮湿,但比后世的西安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