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谢淳姿态放松,不仅不慢地前行,顺着他问:“笑什么。”

“敢问路在何方!”

这要是别人莫名其妙地听到这句话,或许会多想,至少会有些感慨,但谢淳不是一般人,不清楚就不去想。

阿和高兴就好。

虽然有马,但他们这样走的速度基本就是步行的速度,走了挺久都没出皇城,宣和有些不耐烦了。

谢淳又不会跟他说话,他骑着马也是很无聊的好吗?

他打了个呵欠,谢淳就停下了。

不等宣和反应过来,人已经翻身上马坐在他身后了。

谢淳双手从宣和胳膊底下穿过一只手搭着他的腰,另一只手牵着缰绳。

他一上马,黑棋似乎也兴奋了起来,速度一下就快了许多,即便背上驮着两个男人也不能影响它。

欢快地一路跑出了皇城。

宣和原本坐在马上,风吹着有些凉,谢淳上马,身后多了个人,周围似乎都暖和了不少,因此对放在腰间的手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马鞍上做两个成年男人其实是有点挤的,宣和本就靠前,若是在坐正了身体只会更累,因而没一会,他又跟没骨头似的往后一靠。

谢淳搂着他的手紧了紧,呼吸都放轻了。

宣和没有说,但谢淳知道他要吃的馄饨是哪一家,纵着黑棋往东走,出了城门又行了一段,到了人多的地方他才又下马牵着黑棋。

宫里头遇见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身份,看起来还有些忌惮,这京城里的百姓可没有。

这马长得漂亮,叫人忍不住多看,马上的人更漂亮,再仔细一看,这不是宝郡王吗?

宣和是这街上的常客,众人知道他的脾性,纷纷同他打招呼,喊他郡王爷,宣和也同他们点头致意。

又走了一会,馄饨铺子就在眼前了,宣和看到前头有一个牵着驴的男人,驴背上坐着个女人。

他们停在卖酥饼的摊子前,那老板将酥饼递给男人,一边同他寒暄:“又来接你媳妇儿啊?”

这男人将手上的银子递过去,闻言回头看了看自己妻子,笑得有些憨。

宣和一向对这种伉俪情深的很有好感,谢淳停下脚步,他也不急,就这么坐在马背上看,看着看着觉出点不对来。

驴,牵驴的男人,驴背上的妻子。

黑棋,牵黑棋的谢淳,黑棋背上的他。

谢淳正巧回头看他,被他一眼瞪了回去,凶巴巴地质问他:“你看什么?!”

谢淳摇摇头,又转回去了。

馄饨铺子的老板同他比比旁人还要熟络些,宣和第一次坐下吃馄饨时他还有些意外有些惶恐,如今他按已经能十分自然地同他寒暄了。

因为宣和偶尔会来,老板便专程为他准备了一口碗,这碗自然还是不及王府的瓷器精致,只是也花了他一两银子,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老板对这碗十分珍惜,小心再小心地藏着,每日清洗,只在宣和光临时拿出来招待他。

如今宣和到了,他便拿出那口碗来,城中的百姓自然没有学过宫中的规矩,所谓行礼也不过是问:“郡王爷安好。”

宣和说:“你也好。”

老班替他们擦了擦本就无尘的桌子:“今日怎的不见百里小兄弟。”

百里汇自己也会来这吃馄饨,因此老板同他更熟些,又知道他是宣和的侍卫,才有此一问。

他这是把谢淳当作新的侍卫了。

宣和米有说百里汇,而是指着谢淳说:“这是我七哥。”

普通百姓见到王公贵族基本都是诚惶诚恐的,因而宣和不说燕王,只说是七哥。

他这样说,老板果然没猜到谢淳的身份,只当这位是郡王爷的亲人,不知是哪个府上的七公子。

“这位七公子,可要放些小葱?”

谢淳不知多久没听他喊过七哥,这一声虽然不是对着他喊,也足以叫他回味,他一时竟顾不上那老板的话,只看着宣和。

宣和说的时候没想这么多,被他一看倒是反应过来了,有些不自在,眉峰聚拢,先发制人:“问你话呢,发什么愣。”

谢淳嗓音比平日历更低些:“……不放。”

老板问明白了就去给他们煮馄饨,宣和后知后觉:“你什么时候也不吃葱了?”

谢淳不说话了。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莫名其妙。

宣和主动找话,抛出去的话头都跟石沉大海似的,他也懒得再搭理人。

好在馄饨很快就上了。

冬日里吃上一碗带汤的馄饨,整个人都暖融融的,十分舒适。

宣和喟叹一声,又想起来北街上有一个米饼铺子,那那老板娘是个寡妇,独自经营二十余年,米饼做得香酥可口,宣和如今想起来那香味似乎就在鼻尖。

谢淳又带他去买了米饼。

真拿在手中,宣和又觉得这饼的味道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吃,就这么带着一包油纸包着的饼回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