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想了想,道:“不如这样,你先将此物放在我这里,这几日我挨家挨户去找他们谈。若大家都同意这个法子,我再去县里请求协助。你觉得如何?”
这的确是最妥帖的做法,秦昭道:“全听村长安排。”
村长又详细询问了秦昭有关修建堤岸的细节,二人在村长家中聊了足足有一个时辰,秦昭才终于得以离开。
至于村长,他东西也顾不得收拾,直接带着秦昭的图纸去农户家了。
秦昭现在只是一名普通村民,做到这里已经是仁至义尽,接下来的事不需要他再操心。
想要劝说村民都答应这个方案绝不是容易的事,接下来几天村长都在忙活这些,只偶尔派人来秦昭家里,向他说明进度。
只是几天耽搁下来,村里又连着下了几场雨,溪水已经渐渐有涨水的趋势。
这日午后又开始下雨,景黎在纸上写完最后一个字,把毛边纸举起来给秦昭看:“我写好了,这次肯定没问题!”
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篇文章,是景黎刚默出的《千字文》。
秦昭接过来仔细看了看,没有发现任何错漏,点头:“你学得很快。”
景黎得意洋洋,若是鱼身,尾巴恐怕都要翘上天了:“这是小孩学的东西嘛,当然学得快了。”
秦昭正想再给他拿一本新的蒙学,听言动作一顿,道:“那你要不直接试试童生的书?”
景黎:“?”
蒙学书籍是为幼儿识字所用,里面用的字不多,含义也浅。景黎有些基础,学起来自然轻松。
不过正是因为轻松,反倒欠缺些挑战。
这几日秦昭早摸出了这小鱼的基础,以他的情形,直接读四书五经都不成问题。
秦昭这样想着,起身去书架上帮景黎找书。
景黎吓得腿都软了,连忙拉住他:“别、别啊,那些书我听你读都头疼,不想看那些。”
他只是想顺便认几个字,没有真的想考科举啊!
景黎拽着秦昭的衣袖,声音放软下来:“秦昭……”
“听话,这样识字更快。”秦昭浑然不理某条鱼的撒娇,从书架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印刷书,“这本《春秋》如何?”
景黎看见那厚度都感觉呼吸困难,摇头:“换一本。”
“那就《周礼》。”
“再换,要薄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