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肆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纸墨味,景黎环视一圈,发现书架已经空了大半。几摞书本井然有序地堆放在墙角,有些甚至已经用麻绳捆好了。
景黎微微皱了眉。
他走到那摞书旁边,从一堆戏文话本里,准确无误地抽出了一本熟悉的封皮。
这话本比寻常的话本薄了许多,素雅的蓝底封皮上也没有绘图,只简简单单提着话本的名字。
——《梦谈小记?第一册》
府城人多,书肆鲜少再售卖手抄书本,大多都是印刷。
这个时代对于书籍的印刷出版,各个州府皆有不同的规定。在江陵府里,大大小小书肆有数十个,其中只有七八家书肆有投放出版书籍的权利。
这间书肆便是其中一家。
在府城出版书籍,首先需要书肆老板阅稿通过,向府衙监管此事的管事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方可购买书号,进行批量印刷。
书号,印刷,装订,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花钱的。
因此,许多新书在出第一册时,都会有意减少内容,以此降低成本。若销量达到预期利润,到了印刷第二册的时候,内容就会丰富许多。
景黎手里这本《梦谈小记》也是如此。
这话本只有第一册,不仅薄,就连装订也是最普通那种,甚至都请不起绘者画个漂亮的封面。
在一堆花花绿绿的话本子里显得有些其貌不扬。
景黎翻开扉页,一眼便看见提在书册的右下角的著者姓名。
昭离。
恰在这时,有人掀开内堂的布帘走出来,瞧见来了客人,忙迎上来:“客官是来买书的吗,想要什么书?”
景黎脱下兜帽,扭头朝来人笑了一下:“常老板,是我。”
作者有话要说:我们小鱼要搞搞事业了。
第101章
常老板将景黎引进书肆内堂。
这书肆从外面看有些破旧,里头倒是另有乾坤。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连着个两层的小楼,阳光从天井洒下,将屋子照得亮亮堂堂。
谈不上富贵,但还算温馨。
景黎环视一圈,问:“咦,常老板,你弟弟不在吗?”
“他……他不在。”常老板提起这事脸上神情有点僵硬,连忙背过身去取茶壶,似乎想以此掩饰什么,“前些日子我托人给他找了个活儿,跟着人出去跑商送货,现在不在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