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说了什么,杨希圣已经全听不进去了。
———
“赐座。”
黄禧把早就准备好的绣墩挪到李善长面前,扶着他慢慢起身,然后坐下。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以出色的目力仔细打量着他,揶揄道:“百室,这才多久不见,你怎么就变得如此苍老啊?连坐下也要人搀扶了。”
李善长心里一惊,面上仍凄苦怅然:“回陛下,臣与陛下有半年不见了,病来如山倒,模样老了,也是难免的。”
“嗯。”朱元璋其实不想知道李善长是怎么回事,反正他已清楚了这个老臣的心思,对他便不如对刘基忌惮,直接道,“来找咱有什么事?”
“臣来替熊义请罪,他大逆不道,犯下了无药可救的罪。”说着,李善长离开绣墩,重新跪在武英殿的地上,“熊义是臣的老部下,臣也有失察之过。”
提到被耍了的婚事,殿内轻松的气氛消失了。臣子和皇帝都不再说话,只有火盆里有银炭轻轻裂开,时不时发出咔咔的轻响。
李善长的头低垂着,他看不到朱元璋的表情,而朱元璋也看不到他的。
终于还是朱元璋先开口了,他靠回椅背,把胳膊搭在扶手上:“起来吧,你的消息倒是灵通……你是不是觉得咱太残暴了?”
李善长站起身摇摇头:“此事本就是熊家不对,九五之尊,岂容他们挑衅欺瞒。熊家太贪财了,又太爱慕虚荣,这种耸人听闻的事也做得出来,臣只是来请罪,不求陛下宽恕他们。”
“哦,你的意思是,这件事只是熊家的错,和杨宪的弟弟没有关系?”
李善长习惯了朱元璋的路数,竟然丝毫不慌,回答道:“臣不知道杨希圣做了什么,臣只知道熊家不对。天下的臣子全是皇上的臣子,皇上是万民的君父,做什么决定都是对的。”
“哼。”朱元璋笑了笑,“既然是你亲自来请罪,那咱就给你面子,熊氏咱是不会娶了,让她该嫁谁嫁谁,熊义么……以后不要再做官了。”
这样的处理对熊家算是优待,可李善长的脸色却因此变了,他做好了牺牲熊义的打算,没想到朱元璋却高高拿起,低低放下,而且是在他来请罪以后,传出去官员们会怎么想?
“怎么了,不满意?”
李善长艰涩道:“臣没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