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页(2 / 2)

胡明海把车窗摇上去,疲倦地摇摇头:“这次下来不是为了做表面工程的,有正事要做,没必要抛头露面。”

外面的记者除了本地报刊电视台的记者,还有不少主流媒体。毕竟这次的自然灾害很严重,所有的记者都第一时间涌了过来。

司机扫了眼前方,已经有不少记者把目光移到他们的牌照前。他整了下车前镜:“很累了吧,今天跑了一天了,唉,当大官也真是不容易。”

胡明海抿抿嘴,手掌大力摸索了下额头,显出几分颓意。

“还是露个面吧,咱们的车牌号本地记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虽然咱们不想干什么表面工程,但是也要让老百姓放心。传达一个思想: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胡局您啊,永远都会出现在第一线。”司机说着说着笑了起来,“只用把车窗摇下来,学政府那帮家伙摆摆手就好了。”

胡明海叹息着摇摇头:“你啊,搞得跟我秘书似的。什么时候在乎这些形式主义了?”

“我知道你担心什么,市公安局长出现在县公安局,难不成现场发生了什么重大刑事案件?记者们一通乱写乱猜,把事情搞得乌烟瘴气,天下大乱。”

胡明海点点头,慢吞吞地整理着领带。

“咱们换个角度来想。到时候案件破获了,总要开新闻发布会吧。毕竟不是小案子。到时候记者责难起来,说是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通报?又拿那套政府总是想欺瞒大众的说法出来乱写一通。”

“一直都是这样。”胡明海说,“这帮子记者永远都是唯恐天下不乱。”

政客和记者总是水火不容。记者总想搞大新闻,披露现实,引起关注。政客却永远想着,永远不把黑暗面表露出来,让大家总是看着阳光,有什么不好呢?

胡明海这个人总体来说是个好人。不过总是喜欢把所有人当傻子。大多数时候,他总喜欢一个人秘密的搞一些事情。他总是不放心,对社会,对周围的人,对领导,或许说是对体制,他有着深深的偏见。

司机跟了胡明海少说有八年了,车是个小小密闭的空间,经常会让人感到安心,接着口吐真言。司机是个嘴严的人,他不年轻,和胡明海的年纪不相上下,都是五十来岁的人。也正因为这个年龄,所以他对胡明海的想法深有体会。

胡明海家庭的烦恼,事业的烦恼,对社会的抱怨,对体制制度的不忿他都看在眼里。从某一种层面来说,他或许是真正懂胡明海的人。

司机干脆地将车停在记者面前,踩了刹车:“可是当他们回顾起来。公安局局长第一时间出动,就是为了稳定人心。把事情放在首要地位,这才让案件得以快速破获。这样来报道新闻,不是会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