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一会儿佛爷要来了,还要给他们准备茶水和饭菜呢。去晚了,是要被三娘骂的。”
另一个男人简直是用扔的,把邱子晋丢到万达旁边。还是脸朝下的姿势,看来一路走来是真的累惨了。
“嗯,等我下。”
抱万达的男人低头看着眼前这个杏脸桃腮的“大美人”,忍不住在万达的臀部上重重捏了一把。
“啧,这个不行,屁股太平了。手感不好。”
捏完,还一脸色相,品头论足地摇了摇头。
“你懂个屁,佛爷说不定就喜欢这样的,现在最受宠的几个‘仙妃’,都是身材纤细,清秀苗条的女孩子。佛爷每次一来,都要叫上三四个一起伺候。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
另一个男子羡慕地说道。
“我们也就这时候能揩点油了。哎,佛爷有那么多‘仙妃’呢,玩腻了哪个,能赏给我们多好,让我们也喝点肉汤啊。”
“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佛爷玩腻了,就要出去接客了。哪里轮得到你?外头胡同里那么多姑娘,‘留香馆’、‘飞燕楼’,只要有银子,什么样的姑娘睡不到?玩佛爷剩下的,有什么意思?还不都是残花败柳了。”
“哈哈哈,话虽如此,不要钱的不是更好么!”
两个猥琐的男人嘻嘻哈哈地彼此调笑着,勾肩搭背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万达听到了门被关上的声音,弹簧似得跳了起来,两手不停地狂拍屁股。
脏了脏了,我屁股的清白没了!
“万大人,这地方好眼熟啊。”
邱子晋走到窗边,看了一眼外头的庭院,惊奇地说道,“大人,这不是‘忘我阁’的那个院子么?”
万达揉着屁股,夹着腿,扭捏地凑到窗口瞧了一眼。
果然啊,斜对面那个小巧的亭子,还有亭子周围的莲花灯,这不就是忘我阁的院子么?
万达环顾四周,发现这间屋子和他们上回来的那间屋子的格局差不多。也是三开间,一明两暗,这卧房应该是在房间的最里头。
床榻的南边,贴着墙壁的一侧,放着一个比人还要高的朱红色柜子。床铺东边是一个围屏,地上铺着厚厚的波斯百花重工地毯,上面放了一个单足鼎立的仙鹤铜炉,和三个蒲团。
他记得上回来的时候,观察到这个院子是以“品”字形,分布了三间小屋,看来这个就是三间里面的另外一间了。
但是和上回招待他们的那间屋子不一样,这间屋子的装饰简直可以用“超凡脱俗”来形容了。
卧室屋子靠着南边的窗户下,用酱绿色的大缸种了数十竿潇湘斑竹。地下放着数盆鲜花,花开灿烂,纷纭辉映。
最让人惊叹的是,这二月里的天气,屋子内居然养了两盆睡莲,一盆才小荷露出尖尖角,另一盆小巧的白色莲花瓣已经微微绽放。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让莲花在初春开放的。
除了地上,桌子、案几乃至柜子上,但凡视线所到之处,都有插在各色花器中的缤纷花朵,君子兰花,弄出一屋子的和暖花香。
绕过卧室的围屏朝外头走去,中间横放着一条乌柏木书桌,上面笔砚齐备,纤尘不染,粗一看也能看出皆非凡品。
桌子后面是一张紫藤编就的靠背小椅,小椅下随意搁着一张金丝小杌子。
一把仲尼式的断纹瑶琴挂在粉墙一侧,另一侧的书架上整齐地放着各种经卷。邱子晋走上前去随手翻看,发现纸张精美,都是用蝇头小楷抄写,经文落款是“真空忘我”。
这里是“忘我阁”……真空忘我,原来如此,看来这里也是白莲教的老巢之一了。
“万大人,来看!”
邱子晋站在中堂,指着墙上的挂画,“你看这幅画,画的是谁。”
万达抬头一看——还是熟悉的笔法,还是眼熟的那个莲花钤印。只是这幅画上画的既不是观音,也不是无生老母。
“这是……哪位?”
万达疑惑地望向邱子晋。
眼前的画中的人物,梳着高高的肉髻,体态修长,面相圆润。身姿优美,体态健康。跏趺而坐,一手扶住膝盖,一手搭在身侧。说不出的风流潇洒,又带着大慈大悲的眼神。
“这是弥勒佛。”
邱子晋答道。
“弥勒佛?弥勒佛不都是圆圆胖胖,肚子很大,笑口常开的那种嘛?”
万达一边说一边比划起来。
他印象中的弥勒佛就是个慈祥的胖爷爷,随身背着一个大口袋,挺着圆滚滚的大肚子的模样。上辈子在美食广场打工,广场的入口处就供奉着那样一尊弥勒佛,老板说这是和气生财,财源广进的意思。
“你说的那种,是宋朝以后才有的弥勒佛像。他是以五代时候的‘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的。因为笑口常开,白白胖胖,面相讨喜,所以深得百姓喜爱。渐渐的,汉传佛教寺庙中的弥勒佛,就多以大肚弥勒的形象为主了。”
看来邱子晋的脑子没给迷药熏坏,拽起学问来还是一套套的。
“这尊弥勒佛,身材高大魁梧,健美俊俏。应该是早期佛教从天竺国传入中土时候的模样。也就是《弥勒下生成佛经》中本来的模样。”
“原来如此。”
万达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不过有一点他明白了——从印度到中国后,佛祖胖了。
“大人,您还是没有听明白啊。”
邱子晋叹了口气。
“白莲教最早的教义,就是从《弥勒下生成佛经》演化出来的。他们的教主诈称自己是明王下世,弥勒出生,要拯救黑暗,带来光明。”
“等等,那‘无生老母’又是哪位?白莲教拜的不是无生老母么?怎么又拜弥勒佛了呢?”
信息量太大,万达脑子有些短路。
“白莲教一开始是以弥勒净土法门为本宗,到后来,逐渐融合了各种本土宗教的教义。除了弥勒佛和无生老母,还有皇天上帝,地狱阎罗,甚至关圣帝,孙悟空,哪吒三太子都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义繁杂,各自都有各自的宝卷。不过信众的最多的,就是弥勒佛祖和无生老母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