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喻不由问:“他身体可还好?”
“前些年不怎么好,族长给他找了各种药材养身体,这两年好些了。”
楼喻笑道:“看来你们族长对你夫子还挺看重。”
荣献噎了一下,心道,岂止是看重?
老族长去世后,荣石少族长成为新族长,只要是学堂相关事情,全都听由夫子。
正因为这样,夫子才能心无旁骛地传道授业,培养出一大批人才,闻名于南方三州。
他们的学堂也从族学变成了面向三州招生的学院。
这些人才不单单是指可以参加春闱的举人,还包括可以参与三州建设的各学科人才。
荣献心中敬佩夫子,起了话头,便讲也讲不完。
但他到底知晓分寸,没有说太久。
楼喻神情略显遗憾:“你夫子算得上心性不凡,能有此成就,在朕意料之中。若非命运捉弄,他如今应当也在为朝廷办事。”
“陛下,夫子说了,他为朝廷培养更多的学子,同样是在为朝廷尽力。”荣献不遗余力地说着好话。
楼喻好笑地看他一眼,“那你就替朕带个信,让他继续为朝廷效力。”
“微臣遵命!”
“听说南方冬天不怎么冷,是不是?”
皇帝突然聊到气候,荣献愣了一下,下意识答:“确实比北方暖和不少。”
“以后若有机会,朕一定要去南方看一看。”
楼喻心中想着退休后便同霍延去南方度假,彻底躲开这些政务,享受宁静无忧的生活。
楼喻嘱咐荣献:“所以你让罗逸多保重,说不定朕去了南方,还能找他唠唠家常。”
“夫子若得闻陛下这般关怀,定然高兴万分。”
荣献回去后便传信给罗逸。
有了高效的物流体系,信很快传到罗逸手中。
看到荣献高中榜眼,罗逸唇角微微上扬。
待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他倏然瞪大眼睛,手指轻颤,眸中竟涌起一层水雾。
原来陛下还记得他这个罪人。
这些年来,越是看到大盛的繁荣,他就越发自责当年的固执。
同时也越发敬佩陛下。
荣石眼尖,见他泪盈于睫,不由蹙眉道:“荣献那小子说什么了?”
罗逸不答,他便自己瞧。
瞧完之后,不由目露惊喜:“这不是好事吗!这小子真是出息了!陛下看这情况也原谅你了,太好了!”
罗逸轻笑颔首,如释重负。
是啊,真是太好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楼喻已经登基十年了。
这十年间, 他励精图治,日理万机,让整个大盛焕然一新。
天下皆称其为圣帝明王, 赞颂他的文章数不胜数。
如此英明的君主, 唯一令人惋惜的是, 他到现在都没有立后纳妃,甚至连一个子嗣都没有。
十年光阴, 人们渐渐忘了青鹤观主的批语。
如今国富民安, 边境无扰, 大臣们没什么大烦恼, 便将目光对准皇帝的后宫。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他们是真的觉得陛下一个人太孤单了,而且这样的盛世当然需要一个正经的继任者。
“陛下已至而立, 而今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陛下何不立后纳妃,绵延子嗣?”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建议。
杨广怀瞥他一眼:“当年青鹤观主的批语忘了吗?”
青鹤观主已经仙去,但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管怎么样,总会有人牢记这个批语。
倘若皇帝真的立后纳妃,到时候大盛稍微有点灾难,估计老百姓都会怪到楼喻身上, 责任谁来承担?
楼喻近年已经很少动怒,他温和笑道:“为了社稷着想, 朕可以一直献身政务,不立后,不纳妃。以后这件事就都别提了。”
倒也不是不能说,只是每次一提, 他当晚都会受累。
某人听不得这些话。
当然,这些年也不是没有人给霍延做媒。只可惜,霍延根本不为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