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估计以前学语文时,做笔记都没这么认真的。
可笑的是,当年他们两方的歌曲发布时,有些人断定阮云荔抄袭后,还说:抄袭的就是抄袭的,一点原曲的精髓都没抄到。
阮云荔丢了手稿后,歌曲是重新制作过的,有些地方记忆模糊,却没想到,那些被他遗忘的精髓,重现在了龙洋的歌曲里。
由此可见,当年他的这张手稿,私下里被有心人偷看过。
不仅偷看过,甚至偷偷抄录了一份,变成了当年成功把他打败的“手稿”。
那不是手稿,那就是一份偷抄的纸。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阮云荔的手稿遗失,到了易朝的手中,到如今终于能重见天日。
阮云荔最后道:当然,纸张是可以被做旧造假的,所以之后,我会请专家来鉴定这张纸的年限。
他说:同时也希望某贵公司,做好旧官司重打的准备——哦不对,当年贵公司根本没起诉,到底是为什么放着法律途径不走,选择了用舆论去压倒人呢?这就不得而知了,可能贵公司有自己的考量吧。
不过他的考量是……
他要告!
阮云荔动态发布的一分钟后,易朝转发了他的动态。
全网傻眼!
[以前我看阮云荔人如其名,就是软绵绵的,没想到今天能把我给整的热血沸腾的!]
[仔细想想的话,我还是头一次这么认真的看他讲话,当然也不是真的讲话,只是想表达那种意思,就是感觉他那份文案写的条理清晰有头有尾,就好像是一个朋友坐下来和你娓娓道来讲一个故事,看完我只剩下心疼了。]
[我懂我懂,我这段时间刚粉上他,考古物料的时候,发现他其实不太会在镜头面前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什么事情都是藏着,还是头一次见他这么剖析自己。]
[我真的,我是粉上了一个宝藏吧!]
当年阮云荔吃的那个教训还是有用的。
在很多时候,一件事当中,明明受害者受到了最严重的伤害,但如果受害者以一种不完美、崩溃、抓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施害者以一种条理清晰、情绪稳定的状态出现,才开始人们可能会对受害者有所包容。
可久而久之,心里的天平会慢慢倾向施害者,而非受害者。
这种情况,不能以道德的标准去要求群众。
只能受害者自己进步,忍住情绪,有理有据,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自然明白该倾向于哪方。
[你们有没有人去听那首歌啊,其实真的很好听,明明是首快歌,但静下心来听之后,莫名能品到安静的感觉。]
[我也听了!我看当年很多人都说,阮云荔的这一版不如龙洋的那版,但是我觉得龙洋的那版太浮躁了,我一直觉得不好听,阮云荔的这版就刚刚好,想说不愧是原作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