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过了农忙时节,李山谷也会到镇上去找短工做,辛苦是辛苦了一点,能赚几个钱就几个钱。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他手头上也不能一个子儿都没有。妻子的身子一直都不大好,要手头上有钱,还可以去请个郎中来给妻子看看,抓个药吃,所以这么算下来,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了去了,不出去干活哪来的钱。
“大哥,我和你一起去吧。”李老二见大哥要出去做工,没理由他这个做弟弟的待在家里头。家里婆娘又生了一个丫头,他们那是又多了一张嘴吃饭。
往年都是他大哥一个人出去外头做工,他在家里忙活家里这头,现在听他阿哥说出去做工,李老二的心里起了意,也想跟他大哥一块去。
“行吧,如今地里的活计不多,你俩要到镇上去找份活做就去吧,家里这边有大花和小怡,还有几个丫头,就让他们辛苦一点就是了。”李王氏听到两个儿子的话,想了想就点头了。
“那行,我们明天到镇上去找找。”李山谷当下了就决定了。
在他阿娘那里当跟屁虫的李问听到他阿爹说去镇上找活计做,眼珠子转了转。李问其实想去镇上看一看,他从长大到现在都还没有去过镇上,往年他爹到这个时候也会到镇上去打工,那会儿他还小一点,每次他说要跟着他爹去镇上,家里人怎么都不同意他一个小屁孩儿跟着大人去镇上。
这会儿他要找个什么借口跟着他阿爹去镇上比较好?
不过一想到他刚把自己走丢了才被人送回来,想也知道他现在提跟着他爹去镇上,家里人肯定是不同意的。这么一想,这个事就只能先放一放了,等过些时日,看什么时候合适再提。
李问是想到镇上去看看外面是一个什么情况,他阿爹去给人打工肯定是又辛苦,还赚不到几个钱,如果能找到一个什么法子赚钱那就更好不过了,李问的心思在动着。
不过现在这事要缓缓再说了吧。
好在这天他亲爹没有揍他的想法,夜里躺在他自己的小床睡了安稳的一觉。到了第二天的天都还没亮,李问就听到开门的声音,知道是他阿爹和二叔到镇上去找活计了。
那会醒了一会,只是不大清醒,后来他迷迷糊糊的又睡了一觉,到醒来都已经天亮了。
作者闲话:
第二十三章 他阿爹去做工了
自那一天后,他阿爹和二叔就在镇上找了一份活计做。
从他阿爹和二叔说的一些话里,李问大概的猜测出清平镇是靠近大河河域,很有可能就是长江流域的某一个分支。每年三月春暖后,上游的河面解冻了,水路能行,就有来往于南北两地的船只从这里路过,途中经过清平镇。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刚好春耕过后,地里的农活没那么多,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汉子们就会到镇上的码头去找工,他阿爹和二叔也就是到那边去找的活计,大多干的都是体力活,辛苦、也没几个钱到手。但是即便是钱少,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多少收入的家庭来说,不怕辛苦的人还是愿意去干。
按道理说他们这里是个交通枢纽的地方,也不算是闭塞,怎么李问觉得他们这里的人的日子过的都这么穷?不过这也有时代和人的因素,就好比他们这里靠近大山,除了干旱饥荒的年代,人们肚子饿极了才敢于到山里去扒食一样。如果地里能种吃粮食来,也没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到山里去找吃的,毕竟山里有吃人的野兽在等着。
而同样的道理,现在天下太平了,人们的日子过的去,大多数的人都会安于现状,没有那种去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想尽了办法让日子过的更好一些的思想意识,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因为时代儿受到的限制的问题。
这也就是后世的史学家们分析古代的社会状态,这是人们处于一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人们大多的是安于现状,社会止步不前的一个原因。
不过现在不管李问这个有着成年人灵魂的小子内心怎么想,说白了都是空想,他连李家村都没有出去过,连清平镇是个什么样子他都是从阿爹的话里分析出来的,自己都没有亲眼目睹,更别说自己亲自去看看这个世界了。
他阿爹和二叔去镇上做活计以后,要到晚上天快黑才从镇上回到家。
最近家里人都不怎么让他出门,李问才知道那天老牛是他二叔牵回去的,好在牛没有不见,不然卖了他都赔不起。不过现在族里的牛轮到别人看了,要等下次才轮到他们家,所以他连放牛的工作都没有了。
在家里的日子是很无聊的,李问想出去外面玩,但是家里人不允许,他阿奶和阿娘把他当眼珠子一样看着,生怕外面的人把他抱走了。
“阿爹,二叔,你们回来了啊。”见到他阿爹回来,李问巴巴的跑了过去,仰着头望着像大山一样高大的亲爹,心想他什么时候才能长的像他老子一样高大。
他亲爹的这个身高按现代的算法有一米七多将近一米八的个子,这个身高放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算是很高的了。不过他二叔的个子并不算是高,所以李问想他亲爹可能是像死去的爷爷,而他二叔看起来是像他奶奶比较多一点。
就是不知道他以后会不会遗传到他亲爹,个子也能长高一点,李问当然是希望自己的个子能像他阿爹。
“三宝在院里玩儿啊。”李二叔回来,见到亲侄子,还摸了摸亲侄子的头。见到自个的亲闺女,李老二似乎没有太大的热情,见到坐在院子里的亲娘,李老二喊了一声“阿娘。”
李王氏见两个儿子回来了,二儿子问她,她应了一声。
“嗯,阿爹回来了,你今天在家里有没有听你阿娘和阿奶的话。你阿娘呢?”李山谷低头看着还不到他大腿处的小子,到底是自己亲儿子,汉子想了想,还是弯下腰,一把把儿子抱了起来。
父子俩来了一个对视,被他亲爹抱起来的李问一脸囧,他想让他亲爹把他放下来,但是一想他这个年纪让亲爹抱抱也没怎么样,所以就任他亲爹抱他了。
李问说道,“三宝有听阿娘的话,不信你问阿娘。阿娘在厨房里头呢。”
在厨房里面的孙怡听到外头的声音,知道是家里汉子回来了,女人端了吃的从里面出来,放到外面的桌子上,说道,“夫君,二叔,你们回来了啊,锅里给你们留了吃的,还热着。你们肚子饿了吧,过来吃饭了,我去给你们拿两副碗筷出来。”
“嗯,好。”李山谷把儿子放了下来,走过去,坐下来吃饭了。
李二叔也坐了下来吃饭。
两个汉子在外头干了一天的活,中午吃的还是家里带过去的窝窝头,吃进去肚子也没几分饱。这会儿从外头回来是真的肚子饿了,兄弟俩个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家里两个汉子到镇上去做工后,一家人吃饭就没有再等他们回来了,因为有时候他们晚的话要天黑才回到家,一家老小就先吃了,锅里给他们留了饭。
见回来晚了的夫君和二叔在吃饭了,孙怡就去给儿子弄洗澡水,女人在屋里喊道,“三宝,回来洗澡了。”
“哦,阿娘我就来。”李问想缠着他阿爹说话,往后面看了一眼,还是往他阿娘那里跑过去了。
等他洗过澡出来,他阿爹也吃完饭了,李问就跑过去缠着他阿爹,问他阿爹在镇上做工的事情。李山谷对此也没有感到奇怪,只以为是儿子好奇外面的世界,所以儿子问他什么他也会回答,难得的儿子还亲近他这个阿爹了。
从屋里出来的孙怡,见到那父子俩个在说话,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作者闲话:
第二十四章 新鞋子
春日的午后,女人坐在屋子里面缝鞋子,小儿跟在阿娘的身边。
李问看着他阿娘捏着一根绣花针,一针一线的缝制手里的小鞋子,一双鞋子基本的雏形就出来了,他看在眼里觉得神奇极了。在现代社会里面,许多女人连穿针引线都不会,自己衣服破了都不懂得怎么补,更别提自己亲手做出一双鞋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