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咱们家还有钱吗?”父子俩个从书院里走出来,李问仰着小脸问他阿爹。
“会有的。”李山谷摸了摸孩子的小脸,别人家的孩子他不知道,他自己家的孩子却是打小就崇明懂事。
今日带孩子到安麓书院来,见到这么多有钱人家都想送孩子到安麓书院去读书,安麓书院还并不是人人都收,他孩子聪明考入了安麓书院,所以他就是再辛苦都要送孩子去读书,不能让这个孩子像他这个阿爹一样,日后是个没出息的。
李问知道他们家里肯定是没什么钱的了,他阿爹拉着他的手特别的紧,他反手抓住了他阿爹的手,父子两个走在街上。
早上他们来的时候时间还早,街上没什么人,等这会他们从书院里出来,外面的街上摆着的摊子就更多了,街上不少的人往来。
这还是他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到镇上来,李问的眼里带着好奇的到处看。上一世他只在电视看上过这样的场景,但是现实和他从前在电视看到的是有很多差距的。
到清平镇上来的都是附近几个村落的人,路上的人衣着朴素,精神面貌也不是太好,从中可以窥视的出这个世界大多数普通百姓的生活过的都还是比较困苦的,不少的人看起来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阿爹,我以前没来过镇上,我想在镇上走走再回去,可以吗?”走在街上,李问对他阿爹说道。
“三宝若想走走,阿爹就带你到处走走。日后你到镇上来读书了,这里你慢慢就会熟悉起来。”今日因为要送孩子到书院来,李山谷特意请了一天假不去做工,还以为书院那里还花很长的时间,没想到半日不到就弄完了。
他儿子顺利地考入了安麓书院,一想到这里,李山谷都为他儿子感到骄傲。这个汉子内心再高兴,面上都很少表露出来,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
父子俩个就在街上逛了起来,街上有各种各样的小摊子,卖牛羊牲畜的,一些人家会拿家里剩余的东西到镇上来卖,换几个钱,也有人做点小东西来卖的,总之街上摆着的摊子上卖的各种东西,琳琅满目。
路过一家卖冰糖葫芦的摊子,李山谷的脚步顿住了,低头问儿子,“三宝,可想吃冰糖葫芦,阿爹给你买。”
儿子跟他走了一路,一句开口让他这个阿爹买点吃的话都没说。
“啊?”李问还有点发愣,他一边走一边看,在心里琢磨着,如果他要在这里来做生意,他可以卖点什么?他们家里可以卖点什么。反应过来他阿爹问他要不要吃冰糖葫芦,李问就说道,“不,阿爹不用了。”
“阿爹给你买一串。”李山谷把儿子的慢半拍看成了儿子是想吃,掏出两个铜板给孩子买了一串冰糖葫芦。
一串又红又大的冰糖葫芦放到他的面前。
“……”李问,他伸手接了过来,说了一句“谢谢阿爹。”
“吃吧,对阿爹不用言谢,阿爹对你好是应当的。”李山谷牵着儿子的手,对这个还不到他腰高的儿子有着一种父子天生特殊的感情。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样,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只要有,他就想给。
“嗯,好吃。”李问记得小的时候他阿爹也给他买过一次冰糖葫芦回去,他阿爹对他算是万分宠爱的了,镇上做工的时候,偶尔的会偷偷给他带一块糖零嘴儿什么的回去给他吃。
他二叔就从来不会给四丫他们买任何吃食。
“阿爹,你也吃一个。”李问吃了一个,要他阿爹也吃一个。
李山谷拗不过儿子,只好也吃了一个。
“阿爹,好吃吗?”李山谷见他阿爹吃了一个,问道。
“嗯,好吃。”李山谷幼年就没了阿父,是他阿娘拉扯他们长大的,年幼的时候连肚子都吃不饱,就更别说吃冰糖葫芦这些东西了。等到他娶了妻子,有了孩子之后,这个汉子是加倍的对妻儿好,想把当年自己没有的弥补给他的孩子。
听到他阿爹说还吃,李问呲牙笑了,剩余的他也没舍得吃了,说道,“阿爹,剩下的我拿回家,给阿娘和阿奶他们分一个。”
李山谷摸了摸儿子的头,没有说什么。
小镇并不是很大,他们在镇上走了一圈,李问一边走一边记着路,还有看到的酒楼店铺,街上摆着的摊子,小贩们在卖些什么东西,他对这个世界的商品大概的有了一点了解。
他们刚好路过一家书店,想到儿子以后要去书院读书了,不能连笔墨纸砚都没有,“三宝,那里有一家书院,咱们到那里去瞧瞧,看看你要买什么的不。”李山谷带着儿子往书店这里来,他一个粗人从前是没来过这种地方的,不过今日他带着儿子来。
笔墨纸砚是要买的,父子俩个站在门口商量着。
店家见一对父子站在店门口,就问,“两位可是要买什么东西的?”
“伯伯你好,你这里有笔墨纸砚这些东西吗,我想瞧瞧。”李问也不怕生,他个子都还没前头那个柜子高,他踮起脚跟跟里面的掌柜的说道。
“哦哦,是有的,小公子这是要去读书是吧,进里面来瞧瞧。”掌柜的一见有生意上门,脸上露出了笑,一口气给介绍了好几种毛笔和纸张。
一听这价格李问就牙疼!
麻蛋,是不是太贵了一点,想他们家一个月都舍不得吃一回猪肉,这都够他们吃多少顿肉了!
李山谷一听也觉得太贵了,但是孩子日后去读书,必然是少不得这么东西的。孩子一年的束脩就要六两银子,再加上笔墨纸张,一年怕是要去到七八两的银子。
好不容易儿子才考上了安麓书院读书,总不能半途而废,总是要坚持下去的,所以这银子就是舍不得还是要出的。
李山谷一咬牙,对孩子说道,“三宝要买什么就拿,阿爹给你买。”
“阿爹,我就买点凑合凑合用行了,我现在也用不到太好的毛笔和纸张。”麻蛋,等他回去一定要想办法赚钱,今天这半天下来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了。李问把一双死鱼眼翻了回来,心里暗暗的想着赚钱的事刻不容缓。
再不想办法赚钱,他们的那点家底都要背他一个人掏空了。
总不能为了让他读书就让一家人去吃土吧?!
怪不得村子里只有一个李秀林到镇上来读书,其余的人家都舍不得送孩子来读书了,一听到这一大笔的束脩就不知道多少人望而怯步了。还有他以后要继续读下去,读书考学,这一路下来还不知道要多少的钱才能走下去,这一大笔的钱真不是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可以支撑的起的。
不过就算是如此,李问也不后悔他选择了去读书这条路,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里面,读书于他而言是最好的出路。想必这一次不用他李教授和宋女士拿着鞭子在后头鞭挞他,他都一定好好学习了!
挑挑拣拣,李问找了一条比较顺手的,价格上也比较过的去的毛笔,更好的毛笔肯定有啊,但是价格也肯定更贵,现在他们家里没钱,李问也不敢乱花钱了。
纸张他要的也是比较便宜的,也是最次的。
“掌柜的,我要这些就好了。”把挑拣好的毛笔和纸张给老板,李问已经在心里算过这要多少钱了。
他好话说尽了,才让老板给他去了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