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接了过去,没说什么话就拿着衣服走了。
刚睡醒的傅院长一副懒骨头似的模样,伸手拿起桌子上盖着的书,问道,“看 到这里了?”
“是,学生看的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还请老师责罚。”李问抬眼小觑了院长大 人,一脸做错事了的模样。
“读书读累了可以休息一会,我又没让你不能休息,责罚你做啥。上午咱们是
讲到了哪儿? ”傅易寒这会儿脑子还不大清醒,问道。
李问提醒了一句,“先生,我们讲到这里了。”
“哦,下面咱们接着继续讲吧。”傅易寒并不甚在意,开始继续给学生讲学。 师徒二人相处的还算是愉快,讲完了一堂课之后,傅易寒就起身了,留着学生在那 里继续看书,他则是出去外头走走。
男人沉默的跟在傅易寒的身后,不管什么时候,傅易寒一回头都能找到他要找 的人。
夕阳从东边升起,逐渐的往西边移动。
这一天李问在他们院长那里一呆就是一天,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他才辞别了 老师离去。走之前李问还问了一句,“老师,我明日可以再来吗?”
傅易寒摆摆手,李问自动的理解为院长允许了,笑的两眼弯弯饿的说道,“学 生谢过老师,明日学生一定准时到。”
我什么时候说可以了啊?我这不是赶你走?傅院长瞪眼。
书院的门外,他阿爹已经在等着他了,一出来就见到了他阿爹,李问欢快的往 他阿爹跑了过去,父子两个坐着驴车回家去了。
第七十三章 茅塞顿开
外面的人听闻了傅院长到了清平镇,都纷纷的差下面的人送了帖子上门,想要 来拜访傅院长,也有想邀请傅院长到家中去做客的。但是不管是哪家府里送帖子来 ,傅易寒一律都让下人回绝了,他从来都是最不耐烦处理这些事情。
在清平镇的这几日里,除了见他的小徒弟之外,傅易寒是没有见任何的人。
傅易寒没有反对李问喊他老师,算是默许了李问喊他一声老师。
安麓书院后面的这个小院的门,就连曲院士都是不能自由进入。唯独李问是可 以自由进出的,他经常过来,就连伺候院长的下人都记得他了,现在他过来,开门 的下人连进去通传一声都不用,直接的开门让他进去。
这也是傅易寒事先就吩咐过了的,如果是李问来,就直接的让他进去。
李问每一日都会傅院长这里来报道,先生那里知道他到院长这里来上课,是批 准了他暂时可以不用到那边去上课。
原本他是想过带陆知书和沈子敬他们过来见见傅院长,但是想到了傅院长这人 并不大喜欢见外人,因而在没有得到院长大人的准许下,他是不敢轻易的带别的人 过来,若不然怕是连他都进不来这扇小门。
第一天上课李问就知道老师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给他上学也不拘于一种 固定的模式。傅院长讲学是不需要拿着书本讲,各种典故也能信手拈来,经常是讲 到哪里就是哪里,就是这么任性。
但是回头李问细细一想,发现老师讲的所有的知识其实都是有联系的。
“啪!”
“哎呦……”李问夸张的喊了一声,两手捂着脑袋,这几日下来他挨打的次数 也没少。但是能不能每次都是敲脑袋啊,万一把他打傻了怎么办?他抗议道,“老 师,你要把我打傻了你去哪里找像我这么聪明好学的好学生啊!”
“哼,就你还聪明了? ”傅院长哼笑一声,一脸瞧不起人。
哎,你别瞧不起人啊!怎么说我都是考了县试和府试第一名的人!李问对上院 长大人看他的眼神,气势上顿时就弱了下来。
相处下来他算是发现了他们院长的并不是脾气太好的人,起码和他这个中年儒 雅大叔的人设是一点都不相符。果然人不可貌相,说的就是傅院长这种表里不一的 人了,李问只敢在心里哼哼傅院长,嘴上是不敢多说一句,怕再挨打。
其实打的也没多疼就是了,他就是喊来玩玩的,不然这每日就讲学和听学的日 子多无趣啊。
傅院长给他上课,是四书五经,各种典故都穿插在一起讲,一开始李问还有点 不适应,所以反应上也会慢一些,对此他没少挨揍。
李问才发现他对这些学过的内容远没有他所以为的那么熟悉,这让他心里一惊 ,起码是没有做的到像傅院长这样信手拈来就能用的地步。
一个人认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不可怕,最可怕的认识不清自己的问 题在哪里,
上了几天课下来,李问发现他逐渐的发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了。从 前他只是把读书当成一种用来考试的工具,并没有想过如何去灵活的运用这些东西 ,知识是死的,只有被人用了知识才能是活的,只有人才能賦予知识真正的生命力
听了傅院长上了两堂课下来,是以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中受益匪浅
每曰讲完课之后,傅院长还会给他布置作业回去做,但是他写了交上来的文章,往往都会被傅院长从头批到尾。
“你自己看看,你这写的这些都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回去重写重写! ”傅 易寒看了一眼,就把学生交上来的文章扔回去了,让学生回去重写。
实际上傅易寒的心里知道,以李问的这个年纪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已经是非常 优秀的了。
但是他对李问的要求并不仅仅是如此,要当他傅易寒的学生,就要比所有的人 都优秀。若是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就不配当他的学生。
“是,学生晓得。”听到批评的话李问也没有生气,他是需要一个指出他错误 的人,而不是需要只会夸张和奉承他的了。
等从傅院长的小院离去,回到家中李问再细细的回想院长说过的那些话,再重 读一边他写的文章的确是发现了各种毛病。
可不就是傅院长说的狗屁不通了吗?
以他现在的水平站在傅院长的面前,无异于就像是小学生站在国学大儒的面前 ,他写的文章在傅院长的眼里看来的确就是不堪入目。并非是傅院长对他的要求高 了,而是现在的他达不到傅院长的要求。
院长的话不仅是没有打击到他,反而是让他越挫越勇。
在了解到自己是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让李问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 ,也让他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他现在的水平最多就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
如果他想要在科举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必然是要更进一步,才有资格去与别人 相提并论,他现在只是比同期的人好一点罢了,比更上的人他是绝对比不上的。未 来的路很长,他需要努力去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
能遇到这样一个老师,是他李问的运气好,所以李问跟着傅院长学的就更用心 了。
几堂课下来,回去李问发现自己在写文章上越来越顺手了,对典故的运用上也 更为熟悉了,文章也越来越流畅了。起码是比从前写的都要有水平了一点,可见这 几日的魔鬼训练下来多少好还是有点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