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皇帝的面色不太好,看着跪在面前的几个臣子,说道,“起来吧。朕是让你们 来商议如何赈灾一事,不是让你们来罚跪的。”

“是,臣等谢过皇上。”

但是到底御书房里的皇帝和几位大臣们都商议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位大臣硬着头皮建议道,“皇上,臣看此事,不如明日早朝议,聚众人之智 ,兴许能有更好的办法。”

这一天皇帝在御书房里发了好大的火,几位大臣出宫的时候一个个都是愁眉苦 脸的。

这天夜里,宫外的皇帝和其余的大臣们很快的就知道了皇帝急匆匆的召几位大 臣入宫所谓何事,几位皇子都找到大臣们到府上去商议此事。

身在东宫的太子杨绍慕只是让下面的人去找了他的伴读过来,书房里还有几位 他府里养的幕僚。比起大皇子杨邵勇和三皇子杨绍康的府上的许多官员们进进出出 ,东宫这里可以说是冷清。

杨绍慕知道大皇子和三皇子他们府里的热闹,只是在心里哼笑了一声,倒也不 在意。

“我看你倒是沉的住气。”赵向毅和太子自小就认识,年幼他还当过太子好几 年的伴读,两个人从小的感情就好。只是他十五岁那年就跑到了边关去当兵,这一 去就是整整五年之久。

若非他到了这个年纪还未成亲,家中母亲不是写信去催促他回来。这一次更是 用了生病为借口让他回来,赵向毅明知这是一个借口,但是他也不得不回来京城。 赵向毅自己也知道,他这一回来,想要走一时间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五年前家中倒是给他说过一门亲事,只是两家的婚事刚定下来,那一位小姐没 多久就因病去世了,有一段时间京中还流传着赵将军府中的大公子命中带煞克妻一 说,再加上赵向毅这几年不在京中,也无人和将军府攀这一门亲事。

不过即便是他的人回来了,赵向毅对自己的婚事也并不关心。

“我要是沉不住气,今日就不是我坐在太子这个位置了。”杨绍慕在他这个伴读的面前从来都是自称“我”,而不是本宫,可见两个人的关系非同一般。

皇子召集朝中大臣都府上,往好听一点可以说是商议国家大事,往不好听一点 就是结党营私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这些年是做的越来越出格了,用尽了各种手段笼 络朝中大臣,因而朝中也分成了好几派,有支持太子的、有支持大皇子三皇子,还 有支持董贵妃所出的七皇子的。

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底下的皇子们一个个的心思就多了,大皇子和三皇子 那里的小动作也越来越频繁。

不过不见得他父皇就会乐意见到他们这些皇子们和朝中大臣们走的太近,杨绍 慕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南边三省发生水灾,杨绍慕这个太子心中是真的牵挂百姓,不然也不会连夜找 几个幕僚来商议这件事了, “本宫看父皇明日早朝一定会提及这件事。不知几位先 生对此事有何高见?”

有一位先生说道,“殿下,咱们不如先派人快马加鞭到那边去了解清楚是一个 什么情况。”

“嗯,这事是要。”

几位幕僚都纷纷的说了他们的意见,只是一来他们不清楚南边的情况,二来朝 中没钱也是一个事实,所以这个赈灾没有银两要如何赈,后者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 题。

还有那边水灾死了那么多的人,是一个什么情况,以及灾后的一个情况要如何 处理。灾后最可怕的就是一个瘟疫,一旦发生瘟疫,那是十城九空,几乎都没有活 命的机会。

这个瘟疫要如何避免和处置,这些都是他们要商议的问题。

一直到了将近亥时末,看时间已经很晚了,杨绍慕就让几位幕僚先回去休息了 。书房里只剩下太子和赵向毅两人,杨绍慕看向坐在这里一个晚上都没有几句话的 伴读,嘴角勾起了笑,说道,“阿毅,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我以为你心中已经有了章程,怎么还要问我?”他就一介武夫,能有什么看 法?赵向毅这个太子伴读当的一点都不合格,两手一摊,把问题扔回去给了太子殿 下。

杨绍慕伸手扶额,不由的笑出声了,说道,“阿毅啊,你和从前还是一点都没 变〇 ”

“阿毅,今晚留在我这儿过夜?”

“不了,我还是回去吧。”赵向毅起了身,没有在东宫留宿。

只不过除了太子身边的近侍,并没有人知道赵大少爷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东宫, 从哪里走的。

此时的赵向毅他的人已经回到了将军府,躺在他自己屋里的床上睡下了。

而杨绍慕在他的伴读走后,还在书房里坐了好长时间,才回屋里躺下没一会儿 ,寅时就要起床穿衣、梳洗后进宫中去上早朝了。

本本本

到第二日的早朝上,皇帝把奏折让太监送下去给臣子们看,问臣子们这事要如 何处理。

金銮大殿上的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父皇,微臣认为,此事应当让各地的知府先开仓赈灾,安抚难民。”大皇子 杨邵勇一开口就是开仓赈灾,再让朝廷分拨银两和派人下去处理灾情的事。

这一位不知民间疾苦的大皇子是不知道他老子手中没钱,还是假不知道?要是 皇帝的手上有钱,皇帝还要苦恼成这样?早就大手一挥,让人带着粮食和银两去赈 灾了。

太子杨绍慕低着头不说话,心里哼笑了一声。

开仓赈灾和分拨银两下去赈灾的道理谁都懂,但是这个钱和粮从哪里来?这才 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朝廷拿不出银两来,让他们下面这些人要怎么办?

显然皇帝对大皇子的这一番话不是很满意,开口继续闻到,“还有人有什么话 要说的。”

“户部尚书,你站出来说说你的见解。”皇帝点了户部尚书的名。

”皇上,微臣有罪。“站在队伍里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一站出来就是跪在地 上请罪,哭着说户部没有钱,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食和银两来,户部没钱,就是皇上 砍了他这户部尚书的的脑袋都拿不出这么多的银两来。

看着跪在大殿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老臣,皇帝的面色沉的都要滴出墨来, ”起来吧^’

“臣谢过皇上。”跪在地上的户部尚书狼狈的爬了起来,站回去队伍里还在用 衣袖擦了一把眼泪,显然是真的哭了。

南边三省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水患,淹没了这么多良田和死了这多百姓,朝廷肯 定是不能扔着不管的。

每年各地的各种水患雪灾以及旱灾,地方上发生了各种灾难都是上报朝廷,伸 手问朝廷拿钱,殊不知皇帝的手上也没钱,哪里来那么多钱到处去赈灾。

一个早朝下来,都商置不出个章程出来,皇帝又是发了好一顿脾气0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