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换成人的脑袋,这人必死无疑。
傅易寒顿时瞪大了眼睛,看着手腕上这小小的东西,有点不敢相信有这么强大 的杀伤力。就连站在傅院长身后的男人,眼神扫了一眼打入柱子上的铁箭,而后目 光落在傅易寒手腕的东西上,眼里带着一点探究。
“这是我前两个月让工匠做,上月才做出来的东西。学生没什么东西能送给老 师的,临走前就把这一把弩送给老师防身之用,这盒子里面附有图纸,若是老师有 需要,可以找人按照上面的图纸打造出来。”李问从盒子里面拿出一张纸,他连图 纸一并留给老师,还不忘记叮嘱道,“老师,你回头多练练,射头就准了,注意练 习的时候别伤到了自己。”
李问知道有人能伤的到傅院长的机会不多,但是凡事总是要以防万一嘛。
当他是傻子吗?傅易寒甩了一个眼刀子给这弟子,眼里对手腕上的弩还是带着 点新奇。他以前倒是见过一种,但是绝对没有他手中的这个东西来得巧妙,铁箭射 出去的力道这么足,就连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能用。
外面的人在等着了,李问知道他们要趁早出门,这会儿就该走了,“老师,学 生该走了,日后学生不在老师身边伺候,还望老师保重身体。”
“嗯,去吧,路上注意安全,等到了那边让人给我送个信回来。在外面遇到了 什么事自己想办法解决,别屁大点事儿都写信回来问我3 ”傅易寒把手腕上的东西 放回去盒子里,对要走的弟子挥挥手,让人走了。
他是不是可以理解傅院长这话的意思是他要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就可以 写信回来问他了?果然他的老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说反话,李问自己在心里摸摸明 白就好了,没打算说出来。
“是,老师,弟子走了,老师保重。”李问行了一个礼后,就转身往外面走出
去了。
在屋里的傅易寒看到少年转身离去的背影,心里莫名的有点不舍和难过。想那 一年小孩站在他的面前喊他老师,才不过是个九岁的孩童,转眼就成了如今的少年 模样,时光荏苒,过的真快啊。
门口的管事和护卫们已经等在外头了。
他们一行七个人,两名护卫负责赶车,两名护卫骑马跟在一旁。李问带着小丫 头坐在前面的马车里面,李童跟着护卫坐在车辕边上,跟着的管事坐在后边的那辆 马车里面。
“陈伯保重,来日再见。”
“小公子一路平安,祝小公子此次上京赶考,必定高中。”管家代老爷在门口 送小公子。
“借陈伯吉言。”李问上了马车,对门口的老管家挥手。
出发这一日风和日丽,适合游子远行。
“驾_”
车夫赶着马,马车缓缓地离开,坐在马车里的李问拉开车窗的帘子,看着他们 离的傅府越来越远,直到最后最不见了,他才放下帘子。
在到南阳府来的第一天,李问就知道这个地方之于他来说,只是人生的一个过 站,他会在这里停留,但是这里并不是他最终会停下来的终点。在这里停留足够的 时间,学到了该学的东西之后,他要往下一个站出发。
京城是什么样子?李问在脑子里想象了一下。
他并没有到过京城,因而他也不知道京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他知道那里必然 是比南阳府更为繁华的地方。
清晨的南阳府从安静中满满的苏醒过来,街上开始摆上了三三两两的摊子,蒸 着包子的笼子在冒着热气,远远的就能闻到肉包子的香味了。
打着哈欠的小伙计在打开店里的门,准备做生意了。
他在这个地方生活了五六年的时间,走过南阳府的各大街小巷,尝遍了这个地 方的各种小吃,与同学好友坐船游过河,两岸的风景依旧。李问知道街上哪里有小 摊子卖的吃食好,哪家酒楼的招牌菜不错,哪个铺子里的师傅手工做的好,如今到 要离开的这一刻,所有的画面都眼前都变得鲜活起来,一幕幕的在他的眼前呈现。
街上的人影和热闹都被风吹散了,最后只能化成一声无声的叹气,他要离开了 ,归期不知是何时。
同李问的惆怅相比,同他一起坐在车子里的小丫头就显然对外面的东西都感到 好奇,小姑娘拉开了车窗帘子往外面瞧,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坐好了,别伸个头出去外面乱看。”李问看到小丫头趴在窗边都不舍得走了 ,这个天拉开了帘子吹冷风也不嫌冷。小姑娘放下了帘子,坐正了身子,一双眼睛 盯着她哥看,在心里哼哼一声,小姑娘到底是不敢说什么。
能出来外面,小姑娘的心情却是非常的不错,上一次从家中到南阳来,一路坐 的船,她一个人缩在一个小小的船舱里面度过的几日,什么都看不见,四周只有白
茫茫的河水。哪像现在坐在马车里面,可以看到外面的街道,外面的小摊子和人。 城门已经打开了,士兵在检查进出的行人。
这个时候百姓们还在家中过年,因而并不像往常那样有太多的人进城,就连出 城的人也不多。如今城门外已经没有什么流民还在了,南边的洪灾已经解决了,到 外地的流民除了送回去原地的,还有的在外面找到了活计干,或者是有了别的去处
他们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查验了他们的证明,知道马车里面面坐了一位举 人老爷,态度都变得客气了起来,放他们出行。
他们的马车顺利的出了南阳府。
他们是要往京城的方向走,去往京城走的是官道。走官道的路好走些,路上也 会有行人和车马,是以也比较安全一些,就怕路上遇到土匪强盗,这年头天下也不 是很太平,路上打劫的土匪强盗并不是没有。
护送他过去的四个护卫一个个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
李问自己就是个半吊子的三脚猫功夫,打只兔子还行,要遇到个强的,只有被 人吊打的份儿。他当是让工匠打的是两张弩,一张留给了傅院长,一张李问自己带 在身上防身,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别试都没考就折在了路上,这个时候谁要敢拦着不让他去京城考试,他就敢跟 谁急了!
马车里铺了两层棉被,车子摇摇晃晃也并不会太难受。
李问身后靠着软枕,身上还盖了一张毯子,他的手边放着一个小矮桌子,上面 放着一个小烛灯,还有几本要看的书。车子出了城后,他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着微 弱的灯光看了起来。
见到她哥在看书,李瑾婉闭上了嘴巴,知道自己不能打扰她三哥读书。
第四十五章 赶路
赶路的路途是十分的枯燥无味的,他们一路上大多是在马车里面。正月的天还 很冷,外面的风跟刀子似的,没什么事他们都不想出去外面,在车子里面还能暖和 一些0
路上他们还是要不时的停下来休息,就算是人不用休息,拉车的马也要喂食和 休息。不然一直这么跑下去,不等走到京城,这几匹马就先倒在路上了,到时候没 了马匹,要靠着他们自己两条腿走到京城才是要命的事情。
李问让四名护卫相互轮流驾车,他们把两匹马拴在一起拉车,这样两名护卫在 外面赶着的时候,还有两个人能在里面休息一会。
出发的第一天傍晚,他们入了一座小镇,在镇上找到了一家客栈。
“请进请进,几位老爷这是要住店还是吃东西啊?”小二的见到客人上门,忙 的上前问道。
“住店,准备些吃食送过来。还有门外的几匹马都给我们喂好了。”管事赏了 几个钱给小二,让人把马喂好了。出门在外,还是出去外面见过世面的管事老练, 住店吃食都是管事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