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带着陆知书和赵向毅他们往他以前住的小院过去,院子还保留着他在的时 候的样子,院里和院外都收拾的井井有条,仿佛前面那小半年他没有离开过这里一 样。
书房还是保留着他在的时候的样子,几排书架子,上面都摆满了书。
“你们随便坐,这里就是我以前住的小院,我在南阳读书的这几年,_直都是 住在老师这里。”以前在院里做事的两个小厮也调了过来,李问带了陆知书和赵向 毅他们进来里面,让他们随便坐。
“你这地方真不错。”谢云飞在屋里转了一圈,说道。
“哈哈,那当然。”屋子里的东西都是按照他的喜好自己弄的,怎么舒服怎么 来,李问笑道。
管家给赵向毅和陆知书安排的院子都是他住的小院旁边,其实李问觉得他们几 个人都住在一个院子里面就好了,哪里要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啊,多麻烦!
本书由连城读书独家发表,请勿转载!公众号搜索连城读书,贈会员,领福利
第九十章 入局
夜晚,李问独自一人到了傅院长那里去,师生二人在书房里面关起房门谈了许 久的话。从傅院长那里回到他自己的小院,李问见到坐在他小院里的男人,脸上不 由地露出了笑,举步往那人走了过去。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赵向毅就知道是李六元回来了,他转头看向往他走来的少 年,男人的眸色不变。李问在赵向毅身边的位置坐了下来,侧着头看着赵向毅,笑 着问道,“你怎么没与我说过,原来你也是老师的学生?”
赵向毅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他知道李六元刚去了傅大学士那里,定然是从 傅大学士那里知晓了此事。其实这件事也并非不能让李六元知晓,只是从前少年不 问,他就没说。
至于太子殿下那的心思,他就不知道了。
过了会儿,赵小将军才皱着眉头说道,“这……没什么好说的,先生大概不想 我与旁人提起我从前当过他的学生。”相比于考上状元的李六元来说,他一个连一 篇文章都写不好的学生,说是傅大学士的学生,的确是有辱傅大学士的名声。
“噗嗤……”李问忍不住的就笑了,以傅院长的性格,还真的有这个可能。他 们两人认识的时间不长,却像是认识了许久的老朋友那样,李问也敢于赵向毅开玩 笑了,“你没听说过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赵向毅点了点头,说道,“当年傅大学士奉圣上旨意给太子殿下讲学,我是殿 下的伴读,因而我这个伴读也随着太子听几位先生讲学。傅大学士是一位才学渊博 的人,我心中一直都把他当成最尊重的人对待。”
所以他喊傅大学士为先生,严格说来太子殿下才是傅大学士的学生,他只能算 是半个。从前他并不是一个好学生,比起读那些四书五经,他更喜欢到练武场上去 练习射箭武义3
赵向毅还记得当年傅大学士气极了的指着他的鼻子骂:朽木不可雕也。
“哦哦。”李问点点头,这么说来太子殿下也是老师教过的学生,他们算来还 是师出同门了?
他记得初次见到太子殿下和赵向毅,是在傅院长这里。第二次见到太子殿下和 赵向毅,则是在南阳的一家酒楼上面。那么说来,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和赵向毅应该 是知道他是傅院长的学生,只是在后来的见面上,太子都并未提起过此事。
今晚李问在老师那里,两人谈论起了朝堂上的一些事以及如今朝廷的局面,这 些问题都是他之后入朝当官会面临的问题。从他与太子殿下以及赵向毅师出同门这 一层关系来说的话,他也算是这两个人的小师弟,所以日后他想和太子殿下撇清关 系似乎是不大可能的事。
在几次短暂的接触里面,他很难去判断这一位太子殿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尽管李问并不想去踏京城的那趟浑水,但是他他现在已经身处在其中,怕不是 他想抽身就能随时抽身走的了。
前面大皇子找过了他,怕是后面还会派人来找他。他手里还有一枚太子殿下亲 手赠与的玉佩,到了京城之后,李问并没有拿这块玉佩到太子殿下说的地方去联系 他。然而,他并不觉得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人物值得大皇子和太子殿下费什么心思
当然这只是李问自己个人觉得而已,以他这一个六元的身份,值得京城里的那 些人费尽心思想笼络他。
“赵大哥,你是多大给太子当伴读的? ”李问有点好奇的问道。
“五六岁吧。”已经过去太多年,连赵向毅自己都有点忘记了,他自小与太子 殿下认识,小到什么时候赵向毅自己都不记得了。他后来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两 人的关系就更近了。
赵向毅知道太子为何选他当伴读,而被太子选为当伴读,这也不是他能拒绝的 事情。只是不是太子选了他当伴读,也可能是其他的皇子,与其给其他的皇子当伴 读,还不如当太子殿下的伴读。
相比于其他的几位皇子,太子才是最有可能坐上皇位的人。而有了他们赵家的 支持,到时候太子坐上皇位的机率会更大。
这几年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对太子就更为忌惮了,其他的几个皇子的势力在 不断的増长,以及董相和董贵妃那里,他们想扶持七皇子上位。如今朝中的局势, 不到最后一步,谁都不知道最后坐上龙椅的会是谁。
从他当了太子殿下的伴读的那一日起,他赵向毅,以及整个赵家都和太子殿下 以及皇后绑在了一条船上,这艘船要翻了,他们所有的人都得淹死。
赵向毅看着面前的少年,他有一种并不是太想拉少年上船的想法。但是赵向毅 知道李六元不选择太子一派,其他的几位皇子必然也会想尽办法拉拢他到他们那边 的战营去,既然如此的话,还不如把少年拉到他们这边来,这也是这一次赵向毅为 何会听从太子殿下的吩咐,亲自护送少年回来的缘故了。
天上的月快要圆了,快到十五了。
李问一手撑着下巴,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他有点想家了。不过他们如今到了 南阳,再转一趟船,很快就能回去了,他说道,“以前在南阳读书,还不觉得离得 家里远。等如今去了京城,才发现原来回来一趟这么不容易。”
在这个时代,出一趟远门真的是太难了,他非常的想念现代的飞机和火车……
赵向毅知道少年想家了,等少年入了朝堂当官,三年才能回一次家乡看望家中 亲人。他年少也远离过家乡到遥远的边关去,赵向毅能理解那种思念家中亲人的心 情,他的父辈们还在遥远的边关镇守边疆,多年都不能归来一次。
见到赵向毅看着他不说话,李问打了一个哈欠,他有点困了,他说道,“时候 不早了,我去睡觉了,你也回去睡觉吧。等明日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好。”赵向毅并未问少年要带他去什么地方。
两个人结束了这一次短暂的聊天,赵向毅起了身,和少年告别之后,就往院子 的大门走出去了。看着离去的男人,李问转头,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往屋里回去, 爬上床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在府中用过早膳之后,和府上的管家说了一声,李问就带着赵向 毅和陆知书往庄子那边过去,他们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田地。
五月,地里的庄稼一片绿油油,一眼望去,都是绿色,望不到边,远方的良田 和蓝天相接,融为一体。
陆知书并不知李问为何要带他们到这个地方来。
“你们一定不知道我什么要带你们到这里来吧,”李问看了一眼身边的人,笑 的一脸灿烂。谢军师不耻下问,说道,“还请李六元提点一下。”
“嘿嘿,我不告诉你,你们一会就知道了。”李问并不告诉谢云飞,给了他们 一个“你们一会就知晓”的眼神。
赵向毅的心中并不着急,他落后一步跟在少年的身后。
扫了一眼地里种的庄稼,赵向毅发现这些庄稼比他们在别处看到的都要好。
“小公子,是小公子来了。”远远地,就有人看到了往地里走来的一行人,认 出了为首的小少年,有人就喊了起来。
“小公子!”
“是小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