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诺大的京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书院,京城这地方的人员复杂,在京城读书 的学生,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京城中最高等的学府还数国子监 ,能进去国子监读书的大多都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的子弟。

这个时候李问也没这个能力把他们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但是即便他有这个 能力,他也不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把他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

一来他们家小孩年纪还小,在府试之前考的大多都是平时读过的书的基础知识 ,在外面找一家稍微好一点的书院读书,都能打好基础了;再者他们出身平民,小 孩刚到京城,对这里什么都不懂,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他们不如找一个环境相对简单、声誉良好的书院,送他们家小孩去读几年 的书,让小孩适应京城这里的环境先。

这会儿李问有一种作为家长为家里的小孩挑选小学的感觉,京城这么多的书院 ,到底要把他家小孩送到哪里去读书的好。

当然他也不能完全的把孩子读好书的责任放到书院和先生的身上,但是良好的 环境还是能够为小孩的读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好的影响。

经过一番挑选,对比了好几家书院的优势之后,李问还是看上了距离他们这里 不远的一家书院,松柏书院。

松柏书院是一家声誉不错的小书院,先生姓高,进士出身。

“李问见过先生。”李问带了他弟来书院见高先生,高先生看起来四十来岁的 年纪,留了一把美须,相貌儒雅,给人的第一感觉还算是不错。

李浩鹏跟着他哥,有模有样的给先生行礼。

高先生听到李问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再看带着小儿来的少年,未及弱冠之年 ,姓李名问,这该不会就是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口中谈论的李问李六元了?高先 生看着面前的少年,面上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你难道就是今年科考的状元郎, 李六元?”

“呵呵,让先生见笑了,正是在下。”听到高先生的话,李问有点不好意思的 承认道。

他在京城会这么有名吗?报个名字对方就知道他是谁了?

李问这段时间离开京城,回乡省亲去了,所以他是不知道在殿试过后的很长一 段时间,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的口中谈论的最多的都是他。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果然是英才出少年。”高先生激动的起了身,亲自 去请李六元上座,道,“李六元请坐。”

“谢过先生,先生请。”李问谢过高先生,同请对方入座。

两个人同坐了下来,中间隔着一张小桌子,李问对先生说道,“今日我过来见 先生,是带家中胞弟来见先生。听闻先生学识渊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先生,因 而我今日过来,是想带胞弟过来给先生看一看,不知贵书院录取学生是有什么条件 ,才能录取学生入学。”

“不敢不敢,我这哪能称得上是学识渊博。”高先生听到李六元对他的这一番 赞美,惭愧的说道,“我这充其只是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今为先生,平 日就更要读书,识文断字,才能为学生讲学,免得误人子弟。”

李问知道这些古人说话都喜欢自谦,说话还軎欢拐弯抹角,往往这些人说的话 他要转个弯来理解。

两个人相互的商业互夸了几句,才转到了正题上来。

“咱们书院收学生并无太苛刻的要求,一是最好能在家中读过书,识得几个字 ,另是学生品行端正,并无恶习。令弟在家中可有读书? ”高先生刚才就注意到在 李六元身边站着的小儿行为举止有规有矩,心里对小儿稍感满意。

李问点头,说道,“吾弟五岁开始读书,今已读有《三字经》《论语》……”

高先生点了点头,看着小儿说道,“我现考你读过的书中几篇文章你若答对 了,我便是允你入书院读书。”先生并没有因为小儿是李六元的胞弟就免去了考核 ,还有些好奇李六元的胞弟读书如何。

小儿听到先生的话,说道,“好,还请先生提问。”

高先生从小儿读过的书中,挑了书中的几段文字,问小儿是何意,小儿都一一 的答上来了。先生象征性的问了几句,小儿答的尚可,并无错误,高先生点点头,

说道,“可。,,

这意思是收小儿入书院读书了。

“谢先生。”李问起了身,欣喜的对先生拱手说道。见小孩站着不动,李问转 而对他家小弟说道,“浩鹏,高先生同意了收你入书院读书,高先生以后就是你的 先生,还不快给先生行礼。”

“学生李浩鹏,见过先生。”李浩鹏听哥哥话,规规矩矩的对先生行了一个学

子礼。

“好,好。”高先生脸上带着笑,显然很满意这个新收的学生。

第六章 亲手养崽

夏夜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兄弟俩个躺在一张床上。

等明日他要到翰林院去报道,他们家小孩也要送去书院读书了。这个时候李问 像天下大多数的家长一样,担心小孩第一天去书院读书能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叨叨 絮絮叮嘱小孩,“你明日到书院去读书,要乖乖听先生的话,和书院里新的小朋友 们好好相处知道吗?”

“哥哥,小宝晓得的。”小孩两只手抓着两只脚在玩,听到哥哥的话,应道。

“不过你到书院去读书,如果有别的小孩欺负你,你不要老实地站着让别人欺 负。咱们不主动去挑事,但是也不能怕事。”李问担心他们家小孩到京城来读书, 会被别的小孩欺负了。

“哥哥,要有人敢打我,我就揍回他。”李浩鹏挥舞了一下小拳头,说道。以 前在书院读书,可没有人敢欺负他,要有人敢欺负他,他就打回去。

“……“李六元额前闪过几道黑线,说道,“哥哥不是让你去打架,咱是文明 人,打架是野蛮人的做法,咱们是文明人,不是野蛮人。”

“哥哥,什么是文明人,什么是野蛮人?”李小宝问道。

“文明人就是……”而后李问花了一番唇舌给他们家小孩解释什么叫文明人, 什么叫野蛮人,纠正小孩动不动就想着打架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咱们在明知自己打不过对方的情况下,就不要与对方硬碰硬,用拳头去打架 永远都是最愚蠢的办法,咱们要学会动用自己的脑子。”李六元这个好哥哥开始给 亲弟弟灌输腹黑学,遇到了问题要怎么处理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人要善良,但是不能太善良,太善良容易让人欺负。

一味的退让和忍让会让别人认为你软弱可欺,当强则强,当弱要弱,脑子有的 时候是个好东西,用拳头解决问题永远不如用脑子解决问题,打的人还痛的说不出 来的才叫痛。

与其担心小孩在书院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不如教会小孩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 候,如何去处理会更好。教会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永远都比跟在小孩的身边给他 擦屁股的好。

“嗯,哥哥说的对……”李浩鹏觉得他哥哥说的很有道理,张嘴打了一个哈欠 ,沉重的眼皮慢慢地阖上了。

李问又叨叨絮絮的说了好些话,想到小孩要天天晚上跑到他这里来睡觉也不行 ,他说道,“小宝啊,你今年都七岁了啊,不能老和哥哥一起睡觉,所以你在哥哥 这里睡完了今晚,从明晚开始,你得回去自个的屋里睡觉啊,可以不?”

小孩是年底十—月生的,所以月份小,说是七岁,其实还未满七岁。这个年纪 的小孩,要放在现代还是在上幼儿园的年纪,只是按照这个时代的人十五六岁就成 亲生子来算,六七岁的年纪就要能够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