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三章,商务大会
“找人去一趟报社,喊张清过来见我。”张清就是报社的负责人,李问正好有些事吩咐张清。以前有空他还会去一趟报社那边,现在是根本就没有空,一些事情都是吩咐下去,让人过来见他。
外面还有想通过熟人和关系见他的商人,不过这个时候别说没空见这些商人,就是有时间,他也不好在大会之前私下见这些商人了。所以是至今为止,他尚未见过各地到来的商人,不过关于这些商人们的消息,他都让人去收集了来,手中握有一沓厚厚的资料。
“是,大人。”杜若衡知道张清是何人,他见过张清两面,两人是一见如故,聊的话都很投机。只是他们两个人都忙,实在是没什么时间邀约对方出来见上一面
出了门,杜若衡招了一个人过来,派人去找张清过来。
报社那边,张清一接到李大人派人来说要见他,连忙的就放下手上的事情去见他们大人。没让他等太,张清就到了,李问让人坐了下来,“我让人去找你过来,是有几样事吩咐你去做”
李问把张清找过来,是想让张清安排人过来参加商务大会,还有后面的招商大会,他说道,“你若是能安排出时间,最好就自己亲自带人过来。”这两个大会都是有点半官半民的性质,邀请的是各地的商人前来参与,地点和人员上的安排比较自由,所以他能让张清带人过来。
“有时间的,大人,我可以过来。”张清没想到大人是让他们来参加商务大会,他自然是无比的愿意的,这让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欣喜。
到时候关于大会的事情必然是要刊登到报纸上去的,李问说道,“这一次大会的信息就由你们自己去齐集,我这里就不给你们提供了。”
“行。”张清点头,这个没有问题。
说完了让张清带人来参加大会的事,李问今日让张清来,自然是不单单为了这么一件小事,他继续下去,“外面这么多人看咱们的报纸,其实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报纸报道都是真实的,有效的新闻消息。
想必你自己应该也是知道,想要写出好的文章,那必定是需要自己去亲身参与和体会……曰后人民日报肯定不会只限定在京城这里,我是希望报社能建到大成的各个角落去,那么我们就需要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才出来,不单单是武人手上的刀才是利器,文人手中的笔一样可以当做利器。”
报社如今的模式还是由下面安排的人去收集回来的消息,由报社的人员写出来的文章,刊登到报纸上去。
李问现在是希望这些人能走出来,亲身的去感受和体验,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出来,其实这就有点类似于后世的记者这个身份,这就需要报社里面的这些人员深入到民间去,才能体察到民情,写出关于民生的文章出来。
以前他们不能按照这个模式来操作,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报社里面的成员并不多。经过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观察,李问认同张清个人的能力,是觉得张清是一个可用之人。
在确定了这个人可用之后,他才真正的想用这个人办事。
他们所办的报纸关于国计民生的这一块的内容太少了,他当初办这一份报纸的初衷其实还是用来传递朝廷的消息和政令,能够下达地方,如今这一个简单的目的他们已经达到了,那就要发挥报纸更大的作用才是。
后世的报纸新闻一个很大的用处是“监督”和“督察”,如果他们通过在各地设立报社,就可以形成一张无形的网,把整个大成各地的消息都掌握在手中。
张清听明白了他们大人的意思,是他想的那样吗?
“所以,张清,你有没有这个信心?”李问知道张清是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是明白了他说的话的意思,微微一笑,他问道,“给我培养出一批这样的人出来,把报社扩大到京城之外,每一座城镇去,都建立起一个报社出来。”
“大人。”张清一把跪在了地上,后面的话自然是不用说,他肯定愿意,“能,我能!”
张清做梦都没想到他们大人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给予他去办,原本他只是占着年纪稍长些,才当了报社的负责人。
他连考了两次会试都没考上,他在科举这条路上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考中进士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他无颜回去家乡见家中的父母和妻儿,只能留在京城这里寻找机会,没想到遇到了张掌柜,介绍他去了报社写文章,后来遇到了他们大人
当初听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考中了状元,说真的,当时他的心情是非常的复杂的,即是可怜自己落第,又是羡慕别人高中。但是他没想到自己会遇到那一位传说中的李六元李大人,并且还在李大人的手下做事,如今被委以重任。
这一次,他一定要抓住机会,办一件大事!
等回头他就把家中的父母和妻儿接到京城来,让他们看一看他,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起来,没让你动不动就跪我。”李问被张清这么啪的一跪还愣住了,哭笑不得的让人赶紧起来。
“行吧,你今日先回去吧。记得过两日人带人过来,大会的地点和时间你应该都清楚,这些就不必我说了吧?到时候你过来找杜主事,他会给你们做详细的安排。”杜主事现在是李大人身边的高级秘书!
杜秘书:……
“是,大人,这些我都知道。”张清笑道。
李问挥挥手,让人赶紧走,张清行了一个礼,就出去了。
大会召开的地点选定在【客至】召开,主要这个时候京城各家酒楼都基本上已经客满,他们不可能让别人把入住的客人赶走了,把地方空出来让他们开会。商务大会原定的会议时间是三天,后面空出两天,就到了招商大会,前前后后起码是要七八天的时间。
【客至】是私家菜馆,首先那边是他们自己的地方,人员比较好安排和管理;二来这里的环境不错,地方大;三来是这里的保密性好,最后一点也可以为他们自家的菜馆打打广告,让更多外地来的商人知道京城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如今他们的菜馆在京城的权贵们之间已经被许多人所知。不过谁做生意会嫌客人多的?能有更多的人知道,和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自然是更好不过的了。好在虽然白羽不在京城,下面的掌柜和管事们都已经能独当一面。
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几个售票点都还在售票,最后一轮票卖完,几个售票点就宣布了停止销售。
八月二+号,由工商部主持的第一届商务大会正式召开。
大会是辰时中召开,既是早上的八点开始。从卯时开始,手中持有大会门票的商人们就可以在门口处登记入场,规定的是每个持票的商人的身边只能带不超过两个人一同入内。
经过登记,核实了手上的票据没问题的商人便可入内。
持票进门的商人一入内,就有负责的小廝接待,“您好,我们这里提供免费的朝食,请问您是否要前往大堂去用朝食?”
在大会召开的这段时间里面,由他们主办方提供早、中两顿简餐,入场后的商人可以先到规定的去用餐。为了避免食物的过度浪费,食物是采取自助的方式,领取食物的人吃多少拿多少,不得浪费。
这一点还是李问提出来的,毕竟大会一开就是一天,大家来得早,可能会有人不吃东西就过来,即便是吃了东西过来的,稍晚一些肚子也会饿了。他们主办方可以提供简单的餐食,但是前提是大家不能浪费。
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推行节约粮食的思想和观念,但是他希望从他们的大会结束之后,能够让更多的富贵商人能够有这个观念和想法。
“哦,你们还提供朝食啊,那去看看吧。”
一些还未用朝食的商人会选择前往去用餐,也有已经吃过东西才来的商人,就没有选择去用餐,而是到了茶室去喝茶等候大会的开始。
见到大长桌子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糕点点心,大堂内还有粥水和现煮的面条,到来的商人想吃什么的或是让仆人前往领取,或是自己可上前去领取。领路的小厮并没有跟随入内,而是转身回去继续领人进门的任务。
整个会场内做事的人员安排都井然有条,每个人负责自己分内的工作,到了别人该负责的部分,就把宾客交给下一个应该负责的人。会场内每一个口都安排了人员接待,不至于让到来的宾客们迷失方向,不知去往何处。这些事情都早已经安排的井井有条,整个会场内部都在正常的运行着。
在大堂里面有另外接待的小厮,一路领着前来的商人去领取吃食,安排位置。
这个时候大堂这里已经有些商人坐在这里用朝食了。
这些商人们相互之间有认识的,打了一个招呼之后,坐到同一桌去。
“这个糕点不知道是什么做的,软软黏黏的,里面咬起来还有脆脆的东西,味道不会太甜,吃起来也不腻。”待尝了一块糕点,就有开酒楼的老板好奇自己吃的糕点是什么材料做的。
他们这些老板们南来北往去行商,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但是不得不说这里的糕点点心,还是让他们尝出了不少的惊喜,甜口、咸口,蒸的、炸的,软的、硬的,都怡到好处,好些品种他们还没见过,更别说尝过了。
口味之多,兼顾了南北两地的商人不同的口味。
他们这些外地的商人到京城来,大多数的人都只知道一品楼,京城几家有名的酒楼,还不知道原来京城还藏了这么个地方。
现煮的面条口感劲道,汤底的味道鲜得他们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去,“这个汤是用什么煮的?味道又鲜又香。”真是太好喝了!还有这个面条的口感,一口咬下去是有弹性和嚼劲的,比他们以往吃过的面条都要好吃。
“这个饼子上面抹的是什么酱?皮穌脆,晈一口唇齿留香。”北地的商人喜欢吃面饼子,大多的人軎欢吃咸口和辣味,一口饼子一口胡辣汤,那味道简直了!
还有这个辣味,比以往他们吃的辣味都要足!
平时这些坐在一起的商人们都喜欢谈生意经,谈这一次的大会,只有这一次他们坐下来一个个都是谈论桌上的食物,大家对这些吃食都是赞不绝口,手下有酒楼馆子的商人恨不得把这些吃食的做法都偷学回去。
不过,这个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大堂内吃饭的商人们并不知道,在过去侧面的一个厢房里面,他们这么久以来通过各种关系去打听,想要见一面的李六元李大人就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一早李问就到这里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赵向毅,两个人坐在这里吃早饭。自然他们在这里就听到了外面的商人们在讨论桌上的吃食,李问一脸骄傲,“我就说嘛,我们客至的东西,绝对是吃过的都说好。”
这些糕点点心很多还是他提供的点子给师傅,当然他自己是不会做,不过一些点心的材料和做法,他还能说个大概,剩下的就是厨房的师傅负责琢磨了。不过不愧是他高价请来的师傅,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让他失望的。
平时他们两个人有空的时候,李问还是喜欢时不时跑到这里来尝点新鲜的吃食,顺便把一些想到的东西和厨房的师傅说一说,等下一次来的时候就有惊軎等着他了。倒是因为日益埋首于钻研各色美食的做法,厨房的两位大厨的厨艺是日渐上涨
“嗯。”赵向毅喜欢吃这个饼子,和胡辣汤,这两样东西都很合他的口味。
李问抬头看了一眼吃的停不下来的男人,伸手去揪了一点酱香饼吃,问道,“喜欢吃?”
“嗯。”好吃到没空说话,赵向毅是一口一块饼子。
今日赵向毅带了一队人过来,负责维持整个会场的秩序和安全。原本这种小事是不需要赵小将军亲自出马,但是谁让这件“小事”是他家少年负责的,赵向毅就二话不说的亲自带人过来了。
对此李问也没有拒绝,笑着就应下了。
茶室里煮茶的小壶是特别打造的,每个小壶配一个精巧的小座,茶水可以一边煮一边饮用。
没去大堂用朝食,在茶室喝茶的商人们亦是注意到了这一套煮茶的工具,还有桌上为他们准备的点心也不错,一些商人就是早上吃过朝食了,见到桌子上的点心还是没忍住捏了一块,尝了一口就停不下来了。
这个时候李问和赵向毅正在厢房里面用早膳,见到杜若衡过来,李问知道杜若衡没吃早膳,就让他坐下来一块用,顺便让人去把其余的人一起找来,“还有谁没吃早膳的,都轮流着过来先把早膳吃了。”
“好的,大人,我这就让人去通知大家过来。”
没多久他们这个厢房里面就坐满了整个商部的人员,这个时候赵向毅已经悄然出去了,把场地留给李问和他的人说话。趁着用膳的这个时间,李问和大家把流程和几个要点都沟通一遍,“这一次的大会是我们商部主持,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
在商会开始之前,这些商人们一个个都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吃到撑着肚子走的。到大家走的时候,桌子上基本都没有什么浪费的食物,基本上都被大家吃光了
厨房里准备的食物并未有剩下多少,到了后面大多都被领光了,只剩下一点粥和面条饼子,这些东西准备的多,剩下的就是他们这些在会场内做事的人员吃的了
待到众人离去之后,他们这些忙碌了一个早上的人才陆续的到大堂来用饭。不过给他们用饭的时间不多,大家吃完了就得赶紧去忙。
第二百一四章,大会
会议的召开是在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大堂里,里面摆放上百张的桌椅,足够让到来的宾客们都有个位置坐下,位置并没有特殊的安排,先到的先坐。不过自然是早到的就挑选好的位置,晚些的就只能坐在偏僻的角落去了。
今日能来到这里的大多是各地有名的商人,往往代表的就是一个家族的到来。同一个地区的商人们往往会组成商帮和商会,他们是一个代表着的是一个地方的商人。
在大会开始之前,李问花了大概三天左右看过了关于各地的商人和商帮的资料,对这些从各自来的商人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从辰时开始,到来参加会议的商人们就可以进入场内,基本上到大会开始之前,所有的宾客们都已经到齐了。会议是在辰时中开始,李问并没有太早到场,他是在会议开始的半刻钟前才出现,有人高声喊道,“李大人到。”
大家才见到出现在这里的李大人,他们都知道李大人年轻,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年轻,比他们家的儿子/孙子年纪都大不了多少。
“草民拜见李大人。”
“大家都快请起。”
见到这么黑压压的一帮人给他下跪,李问当时的心情还真的是有点难以言喻,这里面的人的年纪大多都是可以当他爹的年纪,还有的甚至是可以当他爷爷的年纪了。所以在这一点上,李问不得不吐槽这个时代民见官就要下跪的恶俗,动不动就要下跪,这几千年的奴性就是这么跪出来的。茻果
不过这会儿不是让他吐槽的时候。待到大家都起来之后,李问坐了下来,摆了摆手,说道,“请各位就坐。”
人群里发出稀稀疏疏的声响,全场并无什么人说话。
环视了一圈,见到所有的人都能有一个位置坐,这已经是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安排出来的场所了。到底这个地方还是太小了点,好在如今已经是八月了,天气不热,这么多人聚在一个小地方也不会觉得太憋闷。日后可能还是需要一个正式的礼堂来开这种大型的会议才是,希望下一次他们的商务大会召开的时候,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地方开会。
待到大家都坐下之后,李问才开始发言,表达了他的感谢,“首先很感谢在座的各位,千里迢迢赶到了京城来a”
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一次会议会有这么多人到来,他们发售的六百张票全部都售完,刚才他看了今日登记的名册,基本上人都来齐了,只差几个名额,所以今日还真的来了不少的人。
“想必在座的各位,不少人都有听说过本官,本官姓李,单名一个问字。今日本官得到皇上的批准,代表工商部召开第一届商务大会,邀请各地的商人前来参加会议。”李问特意强调了一句这次会议是经过皇上的批许,他们这一次的会议是正式的官方开展的会议。
这让这些到来的商人们听到,都在心里极为自豪,他们虽然没有机会见到天子,但是他们今日能见到传闻中的李六元李大人,这一位可是胆敢斩贪官的好官,是天子跟前的红人,如今还为他们这些商人们争取一条出路。
在李问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在商人们那里的声誉是极好,极为受到这些商人们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今曰这里多人的原因。
正式的开场白之后,就是进入正题之内了,李问继续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地有代表性的商人,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这一次工商部召开这一次的会议是做什么的,会讲到些什么内容。”
下面的商人们和旁边的人交头接耳,他们的确是很好奇这一次的朝廷召开的商务大会主要是做什么的。
“那么下面我说一说,这一次召开的会议,主要的主旨和主题。既然是商务大会,那必然就是与商业相关,与在座的各位商人息息相关的内容。这一次的会议的主旨,主要是讨论关于咱们大成国的商业的发展和未来,制定出一套发展的计划,所以,这是今日邀请在座的各位到来,是为了参与到这个话题的讨论里面来。”这是今日他邀请各位商人到此的原因,既然是与这群人息息相关的计划,那必然是要邀请与之相关的人员到场了。
他的年纪和阅历有限,所知道的关于商业的发展不过是一些纸上谈兵的东西,真正的是要让这些商人们参与其中,根据大成如今实际的情况制定出一套初步的商业规划和体系出来,用以知道他们日后的商业发展。
关于商业的发展,必然是离不开这些商人,只有让商人参与其中,才能是让大成的整一个商业真正的发展起来。
“下面我开始讲一讲,这一次为期三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些什么问题,请各位认真听一听。”李问的手边放了一份稿子,只是全程他都没有低头去看手上的稿子,这份稿子是他自己起草的,基本上要说的内容他都记在了脑海里。
“第一个,是关于商人身份的论战;第二个,是关于商业的定义和作用;第三个,是关于商业的发展与规划……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开展,以及讨论的问题。”
在会议召开之前,京城这里已经经过了一场关于商人身份的论战。
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士为首,为什么商人会排在最末?
从社会原因来说,是封建统治者要控制人口,使得地有人耕种,朝廷的赋税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土地的税收。那么大家都跑去经商了,那还有谁来种地?那必然就导致统治者要控制人口,商人具有太强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性,这与统治者的观念相违背的。所以自古以来,统治者就在打击和压制商人的地位,控制商业的发展,以免造成地方人口的流动和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