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1 / 2)

第035章

“今儿真高兴,咱们军营里还是头一回办这样的大喜事,这么热闹,咱们今儿也都沾沾喜气。”同他们一桌的将领们纷纷说道。

“喝。”

“来干一碗。”

大家的脸上都带着笑,端起了桌上的酒相互之间敬酒。

见到少年望着人多的那边,在这么一刻,赵向毅的心里仿佛是猜出了少年在想什么,伸手过去握住了少年放在膝盖上的手。手被男人握住,李问转过头来看向赵向毅,两个人的四目相视,他给了男人一个笑脸。

这个时候不用说什么,他们都明白。

今日他们作为证婚人,为这么多新人主持成亲仪式,见证了别人的结合,李问的心里其实还是很高兴的。见到别人能在这么多人的见证之下成亲,得到这么多人的祝福,他的心里虽然有所羡慕,但是此刻坐在他身边的,就是他所爱的男人,这个男人就在他的身边陪着他,没什么比两个人在一起更重要的了。

成亲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这个仪式不能说不重要,但是还没有重要到非举办不可。若是有朝一日他们能举办这样的仪式,光明正大的站在人前,那固然是好的。但是若是他们一直这样在一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李问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的,你自己的幸福只有你自己知道,而那个给你幸福的人一直在你的身边,陪伴着你,两个人在一起,则是比任何的一切都要更为重要。

夕阳日落,热闹的婚礼结束后,大营里面又恢复了平静。

不过这些大兵们还在谈论今日的事,见到别人娶得了媳妇,好多人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喜欢的姑娘都被别人抱走了,今日见到别人抱得了美人归,他们这一个个的心里都是羡慕嫉妒

啊。

“等下会老子一定要第一次冲在前面,抱个娘们回来!”有人恨恨的说道。

“对,咱们要冲到前头去。“

下一回他们都必须得抱个婆娘回来暖被窝,还有能给他们生几个小崽子就最好不过了,这些汉子们一谈起女人,发出阵阵的笑声,大家的心里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从军营那边回来,李问整个人都还处在兴奋之中,嘴里在哼着小曲儿。

这会儿他们并不是在六元府,而是在六元府隔壁的一座宅子里。赵小将军把六元府隔壁的一座宅子买了下来,在两座宅子中间相连的墙壁上开了一扇门,两边的院子连在了一起,以后赵小将军过六元府就不用翻墙,直接开了这扇门就能过去了。

今日赵小将军把人带到了他这边来,宅子里的一切布置都是按照少年的喜好布置的,难为他一个武将还能想到这么细致的东西上面来。这是他放在心尖上的人儿,自然是要认真的对待了。

“很高兴,嗯?”赵向毅听着少年在哼着小曲儿,他听过少年哼过几回,不知道是什么曲子,但是听着挺好听的。看得出来少年的高兴,从外回来到这会儿脸上都还带着笑。

“是啊,高兴啊,呵呵……”喝了酒后,脑子有些兴奋,整个人都飘飘然的,李问歪在赵向毅的肩膀上,靠着男人的肩膀,把全身的力量都压在男人的身上去。

赵向毅一手揽着少年的肩膀,让下面的人去准备热水过来,这宅子里面都是他的心腹,这宅子里面发生的一切事情,这些人都不会往外面说出去。

没一会儿,伺候的下人就把热水送了过来。

“要一起洗吗?”少年伸手进去撩着浴桶里的水,转头看向站在屏风外面的男人,嘴角噙着笑,问道。

面对少年的邀请,赵将军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个夜晚,喝了酒的少年在床上热情似火,赵将军半点都不客气的接受了少年的热情,恨不得把少年拆吃入腹中,两个人融为一体。

一场欢爱过后,李问累得连手指头都动不了,趴在男人的怀里。

赵向毅低头,吻了吻少年发红的眼角,一手搂着怀里的少年,一手在少年的后背上来回的抚摸。李问肌在男人的怀里,睁开朦胧的眼眸望着男人,两个人四目相对,赵向毅忍不住的低头去吻少年的额头、鼻尖,最后落到唇上。

“不来了。”李问伸手去推了推男人的下巴,拉开了两个人的距离,使用过度的嗓子还带着沙哑。赵向毅嗯了一声,知道少年的身体已经是到了极限,他也舍不得折腾少年,“我去喊人送些热水过来,你在床上等着。“

“嗯,你去吧。“李问应了一声。

赵向毅放开了少年,起了身,身上随意的披上一件亵衣,往门口走了过去。守在门外的奴才听到屋里的声音停歇了,早就让人备好了热水,听到主子的吩咐,赵奎这里就指挥着人把热水送进去。

送水进去的奴才低着头进去,低着头出来,不敢抬头乱看。

他才出去开门的这会,待他回来,床上的少年都已经趴在枕头上睡着了。

见到床上趴着睡着了的少年,赵向毅顿时哑然失笑。

不过这会儿赵向毅也舍不得把人弄醒了,动作轻柔的把少年抱进了浴桶里面,赵向毅跟着

坐进去,让少年靠在他的怀里,给少年清晰干净身体,才把人从水里抱了起来,放回到了床上

去。

从床角的暗柜里面摸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的是他从太医那里得来的药,捏了一条药墨放到少年的身体里面去。

少年不舒服的动了一下,眼见着少年就要醒来,赵向毅忙的轻轻的拍着少年的后背,放低了声音哄道,“乖,睡吧,我不动你了。“少年清醒的时候总是不肯上药,每每要给他上药都要费很大的劲儿,只有睡着了才不会闹。

若是在其他的事情上,赵向毅还不会勉强少年了,只是在这件事上,他怎么都不能让步,就算是少年不喜欢,但是为了少年的身体好,他只能哄着少年用药。

男子身后的那一处天生就不是用来承欢的地方,少年年纪还小,赵向毅不希望少年因此而亏损了身子,所以太医那里给的这个药必须是要用着。这个药的效果明显还不错,在用了药之后,少年的身体每次在欢爱后都恢复的很快,不会在第二日起来感到不适。这也是赵向毅为什么明知道少年不喜欢,还哄着少年用药的原因了。

他想要和少年在一起长长久久,若是他能活到一百岁的话,赵向毅希望少年能活到九十九。如果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走在前头,赵向毅希望这个人是他的少年,这样少年才不会因为他先走而伤心难过,他能为少年办好他的身后事后,再去找他的少年。

从前他心中无所求,而今有了少年之后,赵向毅所求的不过就是少年安好。他要守护好他的少年,哪怕是到两个人满头白发的时候,他的少年还是能像如今这般幸福快乐,少年的快乐,便是他的快乐欢喜,只有少年过的好了,他才能好。

“嗯……阿毅……”少年嘤咛了一声,喊了一声男人的名字,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就不

动了。

“乖,我在,你睡吧。”赵向毅应道。

见到人不动了,知道少年时睡着了,赵向毅的嘴角露出点点浅笑,低头亲了亲少年的额头,跟着闭上了眼睛,搭在少年腰上的手一直都没有收回来。

夜已深,屋里的人都睡下了。

黑夜一点一点的过去,街上打更的更夫收起了铜锣和梆子,打着哈欠往家里回去睡觉了。过了没多久,外面的天就要亮了,清晨的街上开始有了声音。

天一亮,窗外的鸟儿就开始叽叽喳喳的在鸣叫。

屋里的主子们还在睡觉,赵奎指挥着人把在院里的树上叫的鸟儿都抓了起来,拿到外头远一点的地方放飞了。没一会儿,外头的鸟叫声都没了,院子里又恢复了一片安静。

一夜无梦,这一觉睡到天大亮,李问才醒了过来。

赵向毅把这个宅子买下来之后,就在宅子里面弄了一个练武场出来,这会儿练武场正好能派上用场。

早上起来,两个人在练武场里面练了一会拳脚功夫。

“看招!”李问一拳直攻赵向毅的门面,赵向毅笑着往后一退,就避开了少年的拳。

李问的拳脚功夫是他四叔教的,都是他们赵家军的武术招式,赵向毅对少年的武功路子一清二楚,少年一动左脚,赵向毅就知道少年右脚想怎么动了。不过他陪少年练武就只是作陪的,若不然就少年的这点三脚猫功夫在他手下走不过一招就被他放倒了。

两个人在练武场上待了半个时辰。

出了一身汗,浑身舒服,两个人一同回去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桌子上已经摆上了朝食,两个人一起用了早膳,就一块出门了,今日两人都要进宫去见皇上,就一块进宫去了。

“太傅,太傅。”

他在皇上这里被前来的小太子逮住了,小太子往他身上爬,李问伸手兜住了小太子的屁股,把人抱了起来。

小太子鼓着腮帮子,瞪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问他,“太傅你怎么都不来陪暄儿玩了?暄儿天天都等着你来,你都不来看暄儿,哼!”

一副“本太子这是生气,是要人哄才能好的那种”。

口作者闲话:感谢冲鸭y对我的支持,么么哒!想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在连城读书上给我留言:)

第036章

看到小太子气鼓鼓像只小青蛙的模样,实在是太可爱了,李问忍得很辛苦才没有笑出声来

这会儿皇上在这里,他可不敢伸手去戳小太子气鼓鼓的脸。

见到皇上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一副只管看热闹不帮他的模样。李问在心里摸了摸鼻子,有点心虚的解释道,“臣最近……嗯,有点忙。”实则是从皇上回宫之后,他进宫就进得没有那么频繁,就算是进宫里来,在宫里停留的时间也不长,同皇上这里讲完了要事就会出宫去了

皇上不在京城的前段时间,因为他天天都往宫里跑,在宫里一呆就是半日,他自己那边的事情都堆积了在那里还未处理,所以这个忙也不是借口,是真的有事情在忙,所以这一忙起来,还真的就忘记小太子殿下这里了。

李问连忙的转移话题,说道,“臣……虽然是在忙别的事,臣的心里是没有忘记小殿下你的。”

果然听到他的话,小太子鼓起的腮帮子才放下来了,眼里带着点怀疑的看着他。

面对小太子的怀疑,李问继续哄小太子,“上回臣不是教了殿下数数,殿下你还记得怎么数吗?殿下要数对了,臣答应了送小殿下一辆小车子的,还记得不得?臣已经让人把小车子做好了,小殿下要数对了,臣就让人把小车子给殿下送进来。”的确小车子早已经让人做好了,只是他忘记了差人送到宫里来给小太子。

这么小的小孩,教他读那些诗词歌赋他根本就听不懂什么意思,所以还不如教他一些简单的算术。

他们家小崽子小的时候,他就是从简单的算术开始教小孩,所以他们家小崽子很小就会抠着手指头算术了,到了长大出门,起码出去买东西别人绝对骗不了他们家小崽子的钱。

现在给小太子当太傅,李问也思考过要从什么开始教起小太子,要如何教小太子。

这个时代的教育重文,其他的算术律法医学等等这些科目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和发展。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等等这些东西,读书人自幼就开始背四书五经,作诗词歌赋,写文章。他不是说文科没用,而是要让这个时代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文科以外,其他的算术医学等等这些学科都应该得到发展和利用。

现在他当了小太子的太傅,要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一位小太子就会是大成国下一任的君王,他这个太傅对太子的教育方式,一言一行的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所以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问决定了还是按照他所想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小太子,他希望能给大成培养出一位全方位各方面的知识都懂得和重视的未来储君。

直到给别人当了老师,李问才明白从前他的老师花在他身上的心血是多么的大,和对他这个学生的期盼是多么的大。而如今到他给小太子当老师,他亦会考虑到很多的东西,想着怎么样才能教好小太子,这不仅是要给皇上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他对要小太子负责,对大成国的未来负责。

九章算术的算术方式远没有后世的阿拉伯数字来得简单易学,所以李问教给小殿下的是后世才有的阿拉伯算术,以及十以内的一些简单的加减法。

“哦,数数,什么数数?也说给朕听一听。”杨绍慕听到他们说的数数,好奇的问道。

“殿下,你数给皇上听一听。”抱了小太子一会,他的手臂就累得有点受不住了,李问就把小太子放了下来。小太子跑他父皇的跟前去,抠着手指头算给他父皇听,完了后,转头去看他的太傅,问,“太傅,暄儿数的对吗?”

“嗯,对的,殿下真棒。”李问笑着点点头,夸道。

听到太傅夸他了,小太子有点害羞和不好意思,太傅夸他了,呵呵……

“哦,能写出来给朕看看吗?”杨绍慕显然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李问让小太子去写,小太子握着毛笔一笔一划的写出来,虽然写得有点歪歪斜斜,到底都是全写对了。

见皇上看向他,李问就明白皇上这是等着他给他解释。

“这是臣在一本古书上看到过的,觉得这样的算术方式新颖,并且是极为简单方便。”李问就只好找了一个借口,他总不能说这个算术方式是几千年以后从海外流传进来的吧。

但是现在的确是大成还未有,他把这个东西拿了出来,就要找一个这个东西怎么来的借口。这个东西不是他所创造出来的,他不能占了别人的成果。十个阿拉伯算术构建成算术的基础,后面不管多大的数字都能用这十个大拉伯算术组合起来,李问把这个组合规律和算术方式简单的给皇上讲一讲。

比起小太子年纪还小,理解能力差,杨绍慕是一听就听明白了,很快的就听出了这种算术方式的优点,“这要比打算珠快多了啊。”

“嗯,是啊。”李问点了点头,但是也不能否认打算珠不好,“这两个算术方式,各有各的优点。”

就连站在一旁的赵向毅,他都听懂了少年说的这些东西。

既然有这样好的算术方式,为何他们不推广下去,让更多的百姓都能学会用呢?作为皇帝的杨绍慕第一个就想到了利民上来,他问道,“李爱卿,若是把这种算术方式推广开来,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

“回皇上,若是能把此种算术方式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都知晓和学会,那自然是好的啊。”李问说道,“皇上您猜我教了小殿下几日,小殿下就学会了数数?”

他说道,“臣就教了小殿下三天,小殿下就学会了。”

“若是能把这种算术方式推广出去,许多的孩童就能学会了。”算术的用处有多大?不说用来设计原子弹这些,日常上面能用到的方面就非常的多,小到出门买个菜,大到桥梁地基的设计等等,算术都是能用得上的东西,李问把这个好处跟皇上说了一遍。

他见皇上一脸心动,就再接再厉,继续说道,“皇上,臣心里有个主意,不知道当讲不当

讲。”

“说吧。”杨绍慕摆摆手,让李问继续说下去。

“文能治国,武能平天下,医者能救死扶伤,这些都是从大的方面来考虑。要从小的方面来看,商人懂得做生意,绣娘懂得绣花做衣服,工者懂得制造桥梁屋宇……我们不能说这些人就无用了,若是没有商人和绣娘,我们身上的衣服从何而来?皇上您说是吧。”李问举了这么多的例子,其实就是为了后面的话。

“大成国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和能人……所以,臣建议在京城开办一座大学,请这些方面优秀的学者来当老实,除了教学生们诗书歌赋这些文科之外,还能教学生们天文地理,律法算术等等这些知识,让各家都能百花齐放,各家都有所成。只有各行各业都有许多十分优秀的人才,大成国的未来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

听了李问的这一番话后,杨绍慕有种醍蝴灌顶之感,“只有各行各业都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大成国的未来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皇帝细细的品味了李问说的这句话,大赞道,“好,好,好,李爱卿的这一番话点醒了朕啊。”

“李爱卿说的对,大成的确是需要各种这样的人才,大成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好。李爱卿你说的办大学,这个大学要如何办?你可有想法?”皇帝从未听过这样的大学,但是既然李问提出来,那他定然是想过这些方面,不如就先听听他的想法。

见皇上是感兴趣了,其实办大学的想法李问从先皇在的那会就有了,只是那个时候还不具备办学的条件,最主要的那会儿户部穷的叮当响,想做什么都拿不出银子来。而现在不一样了,户部所进的银子越来越多,户部有银子,他们想办什么事,最起码银子是有的了。

还是那么一句话,没钱是万万不能,而有钱是万事皆有可能。

所以这个办大学,不是没可能办起来,只要有银子的话,他们就可以把这个大学办起来。

他们在这里办大学,肯定不能像后世的大学那样办,但是很多的东西都是能从后世的大学里面借鉴过来,李问就把他的一些想法告诉皇上,还有生源从何而来,日后这些人能安排到哪里去做事,等等,这些事情他们都要考虑得到。

“嗯。”皇上听着李六元说,时不时的点点头,认同李六元的话。

可怜的小太子被他的太傅和亲爹抛在了一边,好不容易才逮到太傅进宫,又被他的父皇抢走了!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