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1 / 2)

青衣人:“……”

“他们……他们会镜花水月之术么?”

青衣人胸口憋着一股气,说话嗓音都变了调,“他们见过千百年前的日升月落,知晓天地大劫的来龙去脉么?栖霞近几百年何其无趣,简直像一锅炖烂的米糊糊,讲个屁啊!”

“好啦,逗你玩的。”

郁小潭乐呵呵地望过去,眉眼弯弯道:“舍不得就说舍不得呗,绕那么多弯弯道道做什么,承认一下又不会少块肉。”

青衣人铁黑着脸,瞪了他一眼。

虽然被郁小潭气的不轻,但憋了一会儿后,青衣人还是忍不住道:“郁小潭,那“灵萃”……”

“你是想说,我是如何造成“灵萃”的吧?”

郁小潭道:“其实我也拿不准,只是季大哥说古籍里有这样的先例,我就琢磨着试试看,也没想到,当真成功了。”

青衣人沉默片刻,低声道:“没那么简单。”

“世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实灵萃需要的不仅仅是天才,还需要这些天才体内有着一脉相承的道韵,形成的异象也往往是同属幻象,如今日这般异彩纷呈的……我还真是闻所未闻。”

“是这样吗?”

青衣人一番话,把郁小潭的好奇心也提了起来:“可是孩子们才刚刚开始修行,哪来的一脉相承的道韵?”

“不好说。”青衣人眉头微皱,“我总觉得……与你每日烹饪的灵食有关。”

虽然不想承认,但青衣人发自内心地认为,郁小潭的厨艺比之厨仙已经不分轩轾。那已经是近乎于“道”的领域,哪怕随手做些最简单的吃食,也能给人以世间极致美味的享受。

每日食用这样的灵食,便如每日在玄妙道韵中沉浸,因为体内灵根尚未,道韵灵流无处可归,于是只能渗入肉/身,自内而外改善着孩子们的体魄经脉,如此日积月累,才能有如此成效。

换而言之,哪怕郁小潭没有刻意施为,他也早就算是孩子们在修行之道上的半个师父了。

说到这儿,青衣人的语气变得酸溜溜的:“当师父的感觉怎么样?”

“说实话,压力山大。”郁小潭瞄了他一眼,若有所思道,“怎么,你也想收徒?”

青衣人偏过头去:“呵,我才不做那么麻烦的事。”

“……别装了,你的表情已经出卖了你。”郁小潭哭笑不得,“你若真想收徒,我倒是有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