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孟嘉载着米秀秀回家。
一路上遇到了一拨又一拨热情的叔伯婶子。
听到米秀秀和程向阳两人成为正式的工农兵学员的消息,那叫一个欢欣鼓舞,赶紧找大队长和书记报信去。
这不得了呀。
能出工农兵学员,一出还俩,是整个大队的荣耀。
尤其是今年加了考试,镇里公社一层一层保密下来,在杜绝有人以权势压人这件事上颇有成效。
能通过的全凭真才实学,那就更了不得了。
赵中华接到消息时,正在田里忙活。
这个月份,草长得跟水稻差不多高了,为了保证第二波施肥起作用,那些跟水稻抢肥料的杂草必须得拔咯。
“真的??!!!”
赵中华弓着背,拔起又一株水茅草,明显不敢相信听到的话:“秀丫真考上了?”
“咱们大队真的拿下两个名额?”
咋听着,就这么不真实呢?
“真,比大珍珠还真!中华叔,咱要不要弄个奖励呀,或者回头拿大喇叭广播一下,让社员们跟着高兴高兴。”
“就是可惜了,就秀儿上了。如果另一个不是知青多好呀,说出去咱多光彩多有面儿,对不。”
赵中华哈哈大笑,笑他人心不足蛇吞象。
“咋地,让你们认字扫盲一个个都嫌烦,现在馋了是吧?”
青年撇嘴:“咱们天生擅长打鱼种地,那字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我这不是觉得遗憾嘛。”
“遗憾啥,知青咋了,户口落在咱大队那就是咱大队的人,两个咋地也比一个好!”
说出去别的生产队都要夸他办实事,严格执行上头的指令,真正做到了知青社员一家亲。
“是是是,知青也是咱们自己人,叔,你不干活了?”
“这时候我还干啥活啊,我得去通知其他人咱们大队有大学生了。”
赵中华把手里的草往田埂上一抛,腿随便在水里淌了淌,泥都没冲干净脚已经穿进胶鞋里,急匆匆地就往大队办公室走。
报信的青年跟在身后,边走边嘟囔。
很快,大队办的喇叭开始了,不到半小时,整个大队都得知了喜讯。
米家大房,二房的人全聚集到三房来,米秀秀两人推着车走进院子,迎接他们的是十几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