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文见发等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还没钉进去一根木头,手上却是已经磨出了水泡,疼的无法再干下去了,陶仲浑圆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让你们没事多动动脑子,脖子上长的那玩意是摆设吗?不知道戴上手套再干活吗?瞧瞧你们那娇气的样,还不如一个妇人呢。
去去去,别钉了,赶紧去扯布去吧,扯布总能扯好了吧,再扯不好,我看你们晚上都别睡了,就挡在桩子之间挡风用吧。”
说着,陶仲已经亲自上前,没有钉钉子,也没有扯布,而是用庞大的身躯,为一个老妇人挡住了迎面而来的冷风。
众人:“……”
好在,远处又跑过来几道身影,仔细望去,却是弘毅带着一众小乞儿跑了过来,主动要求帮忙。
见状,陶仲竟是忍不住红了眼睛,用衣袖不停地抹着眼泪道:“本大人就说在本大人治理下的百姓就没有不是赤子之心的,那可都是个顶个的好汉,热心肠,本大人是甚感欣慰啊!”
买了棺材前来的银柳儿的车夫闻言,没忍住嘀咕了句道。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分明是之前我们老板自己花钱给小乞儿修葺了破庙,给他们的爷爷治病,他们眼下不过是来报恩的罢了。”
陶仲:“……”
什么?风太大了,他可是什么都听不清楚的呢!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太阳还未落山,几间简易的棚子就已经搭建出来了,流民们暂时是有了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了。
不多时,前去送逝去的老者上山的大柱便也跟着几位同乡的村民们一起回来了,只是,不知道为何,银柳儿总觉得他有些心不在焉的,目光时不时地便看向远处,似是镇子的方向,似是已经发现了什么,又是要探索什么。
银柳儿见状,但见大柱已经进入了搭建好的棚子里,不见了身影,这才将目光从其身上收回。
县内仓库里的粮食暂时能维持一段时间,再者,这件事情既然是赈灾,那就并非一个县的事情,粮食的事情自然是不急的,但见暂时安顿好了这些流民,陶仲也微微安了心。
不过却也不敢放松警惕,晚上更是加派了人手守在镇子上的入口处,以免有的流民肆意乱闯。
好在,流民们食物和药物充足,这几日倒是也安分。
忙完了铺子里的事情之后,这日,银柳儿看了看老黄历,正好是习艺的吉日,一大早的,便从铺子里拿了诸多的东西回了村,并且告知了银羽霜和孟道人,请他们回村子里。